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宗禾 《社区》2010,(24):25-26
家庭情感电视剧大受欢迎,题材越来越现实的热播剧,仿佛都是身边乃至自身婚姻生活的写照。 这些家庭热播剧也告诉我们很多家庭生活的不二法门,弄明白了,你就是最聪明的人!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在当下社会中引发的文化思潮使得处于国际后现代文化背景之中的当代中国电视剧呈现出了特有的艺术美学表征以及独有的审美特征.而北方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热播恰恰体现了当下的中国影视审美仍是以保护主流意识和弘扬主旋律为主的,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后现代所极力解构的审美诉求.这些审美特征包括题材中充分表现"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镜语表达中时刻渗透"大巧若拙"的美学思想以及在整部作品中着重表现的民俗性审美等.这些审美特征使农村题材电视剧在日益娱乐化、平面化、大众化的影视观赏语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美学地位.  相似文献   

3.
苏小马 《社区》2011,(10):18-19
现在荧屏中热播的婚姻题材电视剧,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非凡,收视率一路飘红,更有经典名剧被誉为80后的婚姻教科书。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不妨从这些电视剧中学学婚姻保鲜的秘笈。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在2007年的荧屏上军旅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观众见到了各具风采的军人形象,你喜欢哪一类型的荧屏经典军人角色,扮演这些角色的演员能否在您的记忆里挥之不去呢?  相似文献   

5.
《社区》2011,(15):18-19
现在荧屏中热播的婚姻题材电视剧,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非凡,收视率一路飘红,更有经典名剧被誉为80后的婚姻教科书。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不妨从这些电视剧中学学娼姻保鲜的秘笈。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地域题材电视剧的研究,由于文本偏少而基本处于搁置阶段,山西题材电视剧以其起步早、质量高从而使研究有了可行性。以文化学为类型建构依据,将山西题材电视剧分为晋商题材、抗战题材、农村题材、先进人物和其他题材五个系列,以求对山西乃至中国地域题材电视剧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穿越”剧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一种影视剧形式,是对穿越时空这一类型题材电视剧的简称。“穿越”剧作为一种新型影视剧种,当前在各大卫视热播,探究其起源、形式与内容、热映的原因,了解“穿越”剧的前世今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新天地》2007,(1)
在电视节目努力吸引您眼球的时候,突然一个穿帮镜头令你哈哈大笑,人物事件安错了时空?某些低级穿帮台词(镜头)就这么让你哭笑不得。不久前,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垂直打击》一播出就被军事迷们逮到一堆穿帮之处。最可笑的是剧中表现“斩首行动”的绝密文  相似文献   

9.
在电视剧资源同质化、热播剧资源有限、同步多频道播出的现实条件下,省级卫视热播剧的整合营销传播竞争升级势在必行.从首映礼和主创人员访谈等传统方式,发展到依托热播剧电视剧度身打造专题栏目,再到吸引不同观众的多版本预告片,为扩大影响的跨频道宣传,直至多媒体整合推广,省级卫视的整合营销传播的理念和手法不断翻新.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以来,军事题材电视剧发展迅速,占据了电视屏幕的半壁江山。但是大多数军事剧创作思维模式陈旧,审美观念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对于逐渐成长起来的80、90后不具什么吸引力。青年导演、编剧刘猛的作品《我是特种兵》系列让人眼前一亮,如同当年的《黄土地》一样,掀起了电视艺术审美的高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特种兵题材影视剧近几年获得了观众的青睐,这源于一系列影片中蕴含的新时代英雄观。特种兵题材影视剧新时代英雄观的塑造中,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当下观众心理的需求。我国英雄题材影视剧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艺术性和价值性层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有利于新时代英雄形象的塑造,特种兵题材影视剧逐渐成了塑造英雄形象的最重要手段。特种兵题材影视剧从个性塑造到群体刻画,都充分展示了中国特种兵的精神内涵,起到了价值引导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类型角度而言,当前很多展现平民生活理念的影视剧落入了"类型剧"的俗套;从女性主义的立场来看,一些涉及"婚外恋"的影视剧与其说是"劝世寓言",不如说是"欲望叙事";从"视觉产品"的角度看,很多文化题材影视剧基本被当成了"文化怀旧"产品,在强化了它们的"情感抚慰"功能的同时也失落了对传统文化应有的客观立场.  相似文献   

13.
娱乐题材的偶像剧在韩国电视剧界近年来可谓层出不穷,但这类题材的电视剧中真正具有创新意味,且又大受欢迎则少之又少,《妒嫉》是其中的经典。从韩剧《妒嫉》题材创新、文化反思及创造尺度精准三个方面分析该剧的特色,以展现韩国影视界通过不断创新来制作精品电视剧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妇女由于文化普遍较低,在对众多媒体传播形式的接受选择中最喜欢观看电视剧,故而电视剧对她们的素质的影响相当大,近年来由于适合她们观赏特点的优质电视剧数量少,致使针对她们需求的劣质电视剧高比例地侵占了她们观看电视剧的时间,这对她们素质的提高产生了不小的负面作用。我国应该充分利用存量已较多的电视剧编导演等人才资源,认真学习在演出市场上得到民族妇女欢迎的民间剧团的成功经验,制作更多她们乐意观赏的优质电视剧,自然地将劣质电视剧挤出她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韩国电视剧在儒家文化圈,特别是在中国传媒市场上呈现强劲趋势,给韩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带动了众多相关产业,甚至扭转了其他国家对韩民族的文化偏见。探讨韩剧如何火爆,对中国电视剧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电视剧活动包括电视剧创作实践和电视剧研究两个部分的内容.在当代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前者的繁荣和后者的滞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就电视剧研究而言,电视剧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逻辑分类是其基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少红是第五代导演中的杰出代表,她自觉地把女性悲剧意识融入自己的影视创作之中,不仅弥补了以往众多影视文本中女性悲剧意识的缺失,而且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语境下的多种类型的女性悲剧形象.她以独特的影视叙事风格从性格、爱情、生育以及生存状态等方面分析造成女性悲剧的原因,表达了她自觉而深沉的女性意识,体现了她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和多重思考.她所执导的影视剧不仅具有感人的艺术效果,而且具有深刻的悲剧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的商贾题材电视剧中,晋商题材电视剧尤为引人注目。而《走西口》的成功,是制作组有明确的目标策划、了解受众要求,正确把握规模、统筹安排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这对于山西题材电视剧创作能出现更多的精品指出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论小说的影视改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说与影视剧在“叙事”的层面上存在着天然的美学上的可通约性 ,由此构成了小说的影视改编的艺术发生学根据。但是 ,作为两种特性不同的艺术 ,小说与影视剧更存在着美学上的不可通约性 ,由此在小说的影视改编中对“改编什么”和“如何改编”作出了限定 ,建立了改编的美学原则。本文从文艺美学和社会学结合的角度 ,针对近年来小说的影视改编的现实 ,对于两者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各自独立又相互缠绕的关系作出了阐述和剖析  相似文献   

20.
故事性表达成为当前电视节目存在的常态。探其原因,首先是观众借助故事更方便获取和传播信息,还有基于好奇心、优越感之上的兴趣和心理期待;其次是节目生产者熟识故事模式,坚信光明的市场前景,对利润回报信心十足;再次是电视管理者借助故事建构意识形态,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需要;最后是电视媒介传播的偏向性。但当故事与电视的结合难以同时满足或协调四者的要求时,故事的真实性就容易与观众的期待或感知产生错位与冲突,违背叙事契约,有意或无意混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影响电视文化的健康发展,危害电视文化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