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红楼梦》翻译与民族文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卫强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
文学名著的译介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译介名著《红楼梦》时,中国译者杨宪益和英国译者霍克斯受各自文化的立场、地位和态度的影响,分别采用了韦努蒂所提出的"异化"和"归化"策略,使得其中的宗教、民俗、地域等中国民族文化有着不同的命运。中国翻译工作者应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侧重于便于传播中国文化的"异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3.
吴艳玲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29(6)
考察吴藻的文学创作,明显可以辨析出<红楼梦>的影响,有的是直接的表层的,如作品结构、语言、意象等,与艺术形式相关;有的是间接的深层的,如自传意识、女性意识、爱情意识等,与作品思想内涵关系密切.吴藻与<红楼梦>文学世界有相似的人生图景,这在<红楼梦>与她的文学创作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4.
王小盾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行路难》是一支产生于汉代、流行于南北朝的歌调 ,经历了由乐府挽歌、民间歌谣而演变为说唱曲的发展过程。文章拟通过对其渊源和流变的考察 ,揭示魏晋南北朝说唱艺术的表演方式、音乐渊源及其在唐代音乐文学活动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博大精深非其他小说可比。本文研究了《红楼梦》中描写的海棠的种类,大观园家居生活、休闲娱乐和神秘隐喻方面蕴含的海棠花文化,并对海棠诗社六首咏白海棠诗的艺术特色进行了剖析,通过统计全书海棠出现的频率评说后四十回之真伪。 相似文献
6.
张再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5):12-19
《红楼梦》是一部堪称中国传统文化《圣经》的伟大的文学巨著。首先,《红楼梦》是对中国传统二十四史的彻底颠覆,并大破大立地为我们开辟出有别于善恶二分谱系的一种以男女情爱为核心的人类历史第三谱系;其次,随着对这一人类第三谱系肯定,《红楼梦》使长期作为"第二性"的女性在人类历史中重新登场,并前所未有地揭露了现实中女性无比深重的历史悲剧;最终,更重要的是,《红楼梦》不仅把现行话语的统治视为女性悲剧的最为深刻原因,而且同时对人类话语进行了一种生命发生学意义的还原,而使一种有别于知识性话语的更为始源的"情的话语"这一泰初之言得以彰显,把对"情的上帝"的皈依这一新的救赎之途提到人类文化的议事日程。这使《红楼梦》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文学领域,而最终与人类终极关怀的宗教精神相通,其不啻可视为是与《旧约全书》并肩的又一部伟大的《圣经》。 相似文献
7.
刘再复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2):5-18
本篇侧重论述《红楼梦》与中国哲学的关系,《红楼梦》哲学是“无”的哲学,是“心”的哲学(形象性的心学),其最高的哲学境界是“无立足境,是方干净”,其哲学视角是“天眼”、“道眼”式的大观视角。其哲学方式是好与了、观与止、色与空、阴与阳、真与假、是与非相通为一的“不二法门”。《红楼梦》作为异端性诗化的心学,与儒、道、释相关而自成一格局。 相似文献
8.
《南都学坛》2019,(4):46-51
《水浒传》作为累积型的小说创作,是由不同地域的书会才人在不同时期所创作的具有表演性质的话本、唱本聚拢而成;在其话本、唱本的阶段具有很强的表演性;水浒故事能够经过长时期的演绎与演进,终于成就这样一本大书,一定有其内在的精神力量与核心理念,那就是忠义。《水浒传》文本体现的表演性质和说唱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水浒传》文本中处处表现出的说书口吻与说话色彩;二是《水浒传》文本中虽然历经多重删削但仍大量存在的韵语骈文,主要是对山川景色、人物装扮、事物情理等,进行描摹、刻画、抒情;三是《水浒传》文本中出现的不少的"隐语""偈语"。当然,今天我们看到的《水浒传》除仍然带有鲜明的说唱色彩外,还存在着一定的结构罅隙与情节矛盾。 相似文献
9.
张放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66-72
《红楼梦》借“假语村言”“幻形入世”的手法,在小说中潜藏了康熙朝储位斗争中因叛逆性格沦为牺牲品的太子胤扔的悲剧故事,曲折表达了失去自由的禁锢生活的血泪真情,同时反映了作者对封建专制的深刻怀疑。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文化研究的文献集成和学理建树——胡文彬先生《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论稿》评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郑铁生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101-108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论稿》理论体系的一大特色,就是《红楼梦》文化文献集成和学理建树的相结合。另一个特色是对《红楼梦》文化范畴的张力与文学的关系的系统全面的研究。依据对范畴性质的意义的认知,从历史文化语境、文化思维意识和传统文化艺术三个的角度概括文化张力对文学影响的差异。《论稿》中关于《红楼梦》文化范畴对文学的叙事功能的多方面阐释,构成了《论稿》理论体系最重要的内容。该书的文化子范畴,涉及到了历史、习俗、意识、艺术、园林、服饰的方方面面。其囊括的文化范畴之广、之全,不仅是目前《红楼梦》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而且更重要是作者着眼于文化范畴的多样性,去涵盖《红楼梦》文化的个性。胡先生的研究成果对实现《红楼梦》研究第三次转型具有重要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纪德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2-86
《水浒传》与民间说唱词话的关系甚为密切,明人的文献记载已披露了“水浒词话”存在的信息,而《水浒传》文本中诗词韵语等的因袭、重复以及人物、情节描写的程式化等,则充分证明了《水浒传》确实得到过民间说唱词话的孕育,其前身应该就是一部“词话”。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中的成语丰富多样,共有1 429条,文章从《红楼梦》中成语的雅俗色彩的文化透视、感情色彩的文化透视、最早使用的新成语的文化透视、与佛教有关的成语的文化透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理解《红楼梦》人物性格特点,了解当时丰富的口语、书面语成语,窥见佛教在当时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卷本《红楼梦》以及依据此本进一步编写的《红楼梦辞典》中,有些词语的注释,特别是对一些方言口语的注释,是片面的,不完整的,甚至是欠妥的:一是释词时有些词语没有语言意义,只有言语意义;二是忽略了方言记音的特点,释词时望字生义;三是把一个统一完整的方言词语拆开来解释;四是未对词语的使用地域作全面老察,简单地划定词语的地域归属,确定方言词语;五是释义时用词不准确,意义含糊、片面。 相似文献
14.
经典《红楼梦》与《红楼梦》的经典化,是通过基础性平台建设、专门性研究以及现代性传播来实现的,它既涉及原著的作者、最初的评者,也涉及广泛的读者和传播者以及专门的研究者.《红楼梦》的经典性是通过该著在后世的广泛阅读和传播、不断深入研究和反思的过程得以证明,而不断证明其经典性的过程,也就是其经典化的过程.经典《红楼梦》及其研... 相似文献
15.
16.
方明星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95-100
曹雪芹与金庸虽然隔着两百年的时空,但是在创作个性的主体选择与响应民族文化的呼唤上,却若合符节。从反映的文化层次上,《红楼梦》与《鹿鼎记》居于中国文化系统的两极,正好构成了循环的中国文化背景。作为作家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中国文化进行的反思与批判,《红楼梦》有对文化凤凰涅槃的绝望的期待,《鹿鼎记》则沉潜到历史中寻找文化持续更新的动力。虽然曹雪芹与金庸对于文化的层级、文化的角度表现有别,但他们的基本写作立场依然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思"传统。基于独特的创作个性与独立的思想判断,他们对中国文化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新的构形,并创作出了能作为民族文化镜子的伟大作品。 相似文献
17.
王思豪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1-13
赋与小说在形态与体格上是貌似大相径庭、实则一脉相承的两种文类,二者在《红楼梦》的时代形成“参体同构”。《红楼梦》不仅援赋作入小说,秉持“远师《楚辞》而近学六朝”的赋学观念,存“隐曲之笔”;更是援引赋法入小说,以“七体”结构小说第五回,以“曲终奏雅”结构小说全篇。反过来,诸篇《红楼梦赋》又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首次以“赋”体完整组织、重写小说,以“赋法”构筑一个新的大观园世界。“赋—说”同构的文体形态分别在小说文本叙事与赋文本敷陈中得以实现。《红楼梦》与《红楼梦赋》二者的成功“互参”,是辞赋与小说试图以“赋法”同构的一个典型范例,在文体史、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梁归智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5):1-4
《红楼梦》是一个能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本旨 ,寄托中华文化之精魂的文本。《红楼梦》走向世界与世界走向《红楼梦》是一个充满辩证性和悖论性机趣的话题。“人间红学”与专业研究者、翻译者等的相对专门性的工作应该有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沈炜艳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3):181-18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更是两种文化移植的过程。本文旨在从文化视角研究《红楼梦》中委婉语的翻译,讨论在翻译中如何采用直译、音译及直译加注、代换、意译、增译等方法把原语文化完整地传递给译语读者。 相似文献
20.
陶徽希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8-31
在中国文学史上,《红楼梦》作为古典文学的终点,《狂人日记》作为现代文学的开端,两者之间具有重要的文化承继关系。首先,《红楼梦》伤时骂世,《狂人日记》感时忧国,传承了中国文化的士人精神。其次,《红楼梦》第一次把"情"提高到形而上学的水平,以"女儿"作为理想世界的中心,对传统文化发起天翻地覆的革命;《狂人日记》则弃绝传统文化,渴望以"新文化"战胜"旧文化",把"孩子"看作"新文化"的希望。最后,《红楼梦》与《狂人日记》的主人公徘徊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前者进行精神探索,后者开始勇猛呐喊,孤独与分裂是他们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