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古语云:“上下同欲者胜。”做好对医务工作者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这项工作,既是凝聚人心、激励士气,提升医院软实力,促进医院和谐发展的基础工程,也是医院文化建设面临的核心课题。  相似文献   

2.
和谐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价值观体系陷入无序状态,这不仅对社会稳定与国家长治久安带来严重威胁,而且将阻碍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实现。回归和谐价值观的核心地位,不仅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诚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当今社会出现诚信缺失现象,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进行诚信文化建设,首先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诚信文化内涵,通过不断完善社会诚信监督体系进而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诚信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其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当代中国文化一元多样现状的内在要求,也理应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主旋律。文化的发展过程应该是一个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文化体系、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过程。要充分挖掘一切可利用的发展途径、发展形式实现二者的和谐、互动发展,以此来最大限度地凝聚思想共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在理性上而且在感性上被人们认同和接受,有效地发挥它在文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医院文化建设的关系,阐述了当代医院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遵循,探讨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医院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农村和农民中间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有利于塑造新时代的新型农民,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安全稳定;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育载体不明确,导致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和开展教育乏力;教育方法亟待创新,需要改善当前教育相对滞后的方式;教育对象缺乏针对性,需要精准地细化教育内容;教育认知的局限性,需要深刻认识教育的接受性。因此,培育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策略,一是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加强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建设;二是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充分发挥新型农民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三是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乡村;四是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层面,创新优化宣传教育载体。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文化价值观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的指导和约束。中国现代和谐社会的建设仍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多元文化价值观并存使得人们面临文化价值选择的困惑,社会发展也因此缺少正确文化价值观的引导。事实上,“和谐”就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对“和谐”内涵的反思和建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在对文化价值观进行释义的基础上,反思了文化价值观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探讨了和谐社会文化价值观建构的基本取向人的和谐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文化价值观建构的价值选择理性和谐。  相似文献   

8.
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30年主要是进行经济建设,第二个30年将主要是进行现代国家建设。核心价值观是现代国家建构的正当性根基。核心价值观属于观念、价值,马克思在建构唯物史观、革命、阶级斗争语境下曾反对用观念、价值论证历史发展和社会主义,但在当代中国改革、和谐、国家现代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下则要重视观念、价值的巨大能动作用。核心价值观的分层主张是核心价值观的构成部分,它使国家具有了自主性、独立性、有限性,是国家的现代性自觉。国家核心价值观是构建现代性国家的灵魂;社会核心价值观是构建现代性国家的根本;公民核心价值观是构建现代性国家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和谐师生关系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条件与保障。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和谐师生关系主要包括和谐的师生教学关系、伦理关系与交往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师生教学关系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谐师生伦理关系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谐师生交往关系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国学教育对构筑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学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内涵重在“启迪智慧、完善品格”,而和谐人格是大学生现实人格发展的目标模式。深化国学教育,创新高校教学、文化建设模式对促进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明确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采取有力措施在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2.
发挥构建和谐校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作用,建设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以生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以及把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3.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新时期我国价值哲学研究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深化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科学社会主义、唯物史观的研究,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和谐是我国“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社会建设与生态建设目标的高度概括,它与和谐社会中的和谐或社会和谐中的和谐虽然有联系,但它们不是同一个概念。如果把它视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那么,就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谐核心价值观反映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我国传统“天人合一”价值观精华的继承与超越,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本质特征。和谐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目标,面临着为发展经济而破坏生态环境的挑战,为此需要确立绿色发展理念和建立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谐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价值目标,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贫富分化的挑战,为此需要在政策上真正落实共享发展的理念;和谐作为公民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面临着人性异化的挑战,为此需要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合理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活动中积淀了自身的价值观念,居于中心位置,具有统摄其他价值观念的就是核心价值观。其特征表现为:唯一性、统领性和高度的概括抽象性。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象化在“五位一体”的建设上,具体展开就会生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经济建设表现为共同富裕、政治建设上表现为民主政治,文化建设表现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建设上表现为公平正义,生态建设上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逐步展开和延伸就会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次级体系和三级体系。  相似文献   

16.
高校如果不能清晰地提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致并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极有可能发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偏离。高校核心价值观反映了高校对自身存在意义、价值追求的理解和把握,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高校核心价值观是指在高校价值观念体系中处于核心、支配地位,统摄其他价值观念的核心价值目标和价值导向,是高校全体成员普遍接受认同的内涵为“习得、创新、发展,求真、求善、求美”的群体价值观。高校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是师生在教学塑造、制度保障、环境熏陶、网络导向、社会实践等各个生活环节中自主选择的复杂的立体式交互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在全社会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重要群体。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现实需要,是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体成长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着一定的现实挑战,如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渗透与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社会体制转型期的伦理道德失范,民族宗教与文化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新媒体的兴起与网络信息的泛滥等。鉴于此,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必须大力发掘少数民族育人资源,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培育渠道。  相似文献   

18.
价值现问题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能否顺利进行,价值观建设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观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作为主导价值观更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价值观念系统可大致分为核心价值观与外围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其精神内核.核心价值观有理想性、抽象性、终极性等基本属性.现代民族核心价值观建设,对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回归价值理性、构建社会和谐,以及促进民族国家的“和平崛起”与“和平统一”,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民族核心价值观建设,应遵循民族性、国际性和时代性原则,处理好它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中国近代革命实践以及世界其他民族主流价值观念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意识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有着客观的现实背景,其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社会主义事业实践的深厚土壤,它伴随着社会主义事业实践的曲折历程而产生;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效用的发挥与实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须紧扣并广泛深入实践去实施等。在此基础之上,还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科学发展观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以及这种统一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社会所表现出的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以人为本重塑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