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经济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把德育真正放在首位,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的原则,加强校园文明建设,坚持身教和言传相结合的原则,是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医学德育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但受历史和现实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德育教育还存在一些弊病和不足:高等医学院校的校园德育文化资源建设亟需加强;医学伦理教育资源存在局限;对医学生主观能动资源不够重视;医学德育外在环境资源受到破坏等。可通过加强和推进高等医学院校德育教育,发挥医学院校隐性资源的优势作用、改善教育资源硬条件、挖掘医学生内在驱动资源优势、注重医学社会需求性资源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挖掘和利用高等医学院校的德育资源,提高医学院校德育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在高校德育中的现实价值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儒家重视德育思想有助于坚持德育首要地位;儒家塑造理想人格思想有助于坚持培养“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标;儒家“仁爱”思想有助于坚持德育原则;儒家众多道德条目有助于道德教育的具体化;儒家的品德教育方法有助于德育方法的完善;儒家严明律己道德修养思想有助于搞好学生的自我教育;儒家身教示范思想有助于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
李叔同先生作为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的先驱,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艺苑拓荒,以美淑世,美育促进德育;人格感化,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多才多艺,学行兼顾,教师须渊博而专精等三个方面。深入探讨李叔同先生的艺术教育思想,对加强和完善当代素质教育不无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道德示范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道德示范是由未成年人心理和生理特征,身教的优势,德育的实践性,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目标等决定的。践行道德示范必须树立家长、教师、领导干部、公众人物等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净明道对言教和身教的对比分析及人们践履人伦忠孝道德的需要,对其提出的身教重于言教、以神道设教的道德教育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传统医学教育,培养医学人才,医学院校自身发展三个层面论述,得出德育在医学教育中应占有崇高的地位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要做好班主任工作,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要做到身教就要求班主任从人格、知识、情感、言行等方面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班主任只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伴之以生动透彻的说理教育,才能产生感染、陶冶学生的情感力量,才能对学生施以良好的身教影响。  相似文献   

9.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为教师,首先是“传道”,然后才是“授业解惑”。  相似文献   

10.
高校讲坛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效果如何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当前,高校德育在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割断了知识与行为的联系,导致了学生知、行分离,言、行脱节的现象.因此,由传统的讲坛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变成为高校德育走向实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德育、德育课程和高校德育课程建设的内涵,探讨了高校德育课程建设应追求的目标,提出必须完善高校德育课程结构,构建"德育显性课程"和"德育隐性课程"相统一,"知"、"信"、"行"为一体的高校德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德育、德育课程和高校德育课程建设的内涵,探讨了高校德育课程建设应追求的目标,提出必须完善高校德育课程结构,构建"德育显性课程"和"德育隐性课程"相统一,"知"、"信"、"行"为一体的高校德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校史教育具有很强的德育功能,对于医德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医学院校要深入挖掘利用校史教育资源,创新医德培养平台,充实校史教育队伍,探索医德培养模式,营造医德育人环境,切实提升医德培养实效。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德育”的相关概念;目前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现有的提升德育教学实效性的模式与路径;提出了“知·辅·行”系统综合型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关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方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养成教育法、综合教育法、身教示范法和情感教育法等德育方法,就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在其运动过程都有其规律性,德育过程同样具有规律。本文仅此谈点认识。一、从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内部结构看,德育过程是培养知、情、意、信、行统一的过程。我们知道,人的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根据德育的特点,要使学生能形成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必须使学生达到知、情、意、信、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整合知情意行 提高德育实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形势下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同时德育中存在着知情意行的严重偏失.应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规律,采取有效措施,把新形势下德育中的知情意行重新整合,从而提高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回溯中国现代德育美育元研究的发生历程,美育思维是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发展动力.以近现代历史语境下德育美育关系的理论梳理为基点,分别论析德育与美育在美学意义上的若干同构性,美育思维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实践要义和应用价值,高校德育美育思维在文化传承方面的意义.高校德育视阈下的美育思维具备了理论上的必然性和实践上的适行性,与此同时,二者间的审美同构性和文化复归性必将更好达成高校德育的完整化多边实现.  相似文献   

19.
情境化德育教学理论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当前德育教学知、情、意、行脱节的问题,从解决德育的接受机制和提高德育效果入手,以受教育者的个体道德实践为依据,尊重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价值引导和观念创新,提出情境化教学以及实施情境化教学和对情境化德育教学评价的理论问题,为下一步情境化德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大学生道德教育科学化有效化途径之社会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折时期的大学道德教育 ,应当抓住时代特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 ,以现代化的德育思想为指导 ,以促进道德主体的人格提升为目的 ,建构以核心价值观及健全道德人格培育等为重点的德育内容体系 ,溶知、情、意、理、行于一体 ,借助多学科之智慧 ,多领域之参与 ,努力为沉闷的德育实践注入一些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