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校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备受关注,但进展缓慢。文章从双因素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了高校绩效工资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高校教师实际绩效工资水平较低和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尚未建立。由此提出双因素理论给予的启示:关注教师绩效工资水平,避免教师产生不满情绪;构建包含有"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有效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机器换人"令人担忧.本文经理论推导发现,劳动力工资与"人机替代弹性"之间呈现"倒U型"特征,即随着人工智能替代劳动力的程度越来越高,劳动力工资水平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随后,本文基于工业机器人匹配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对于工业机器人密度较低的行业,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提高了劳动力工资水平;对于工业机器人密度较高的行业,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则降低了劳动力工资水平.但总体上来看,工业机器人并未造成劳动力工资的普遍下降,该结论与我国整体上工业机器人密度较低的现实相吻合."机器换人"现象在一些行业已经发生,因此需要科学预判、理性应对人工智能冲击,赋能劳动力转型,从而实现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3.
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在CES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理论分析模型来揭示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差异,采用CHNS数据并通过分位数回归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技术溢出效应下,工资水平受到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正向影响程度也较大,尤其是对中低等工资水平影响尤为突出,反之亦然;除此之外,工资还受其他因素比如职业、工作地域及性别、年龄等个体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起薪与农民工工资水平趋同的现象引发"脑体倒挂"、"读书无用论"的争议正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根据人力资本投资与预期收益理论和经济学劳动供求理论分析大学生起薪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我国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实现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考虑到很多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是通过合约或其他方式确定下来的新情况和城市工作的机会成本下,对双方锁定工资决定模型进行了引申.对修订模型的分析可知,"民工荒"和城市失业现象,会交替出现,呈现出震荡的特点.当城市打工工资低于以农村现行工资衡量的城市保留工资水平时会出现"民工荒"现象;当城市打工工资高于保留工资时,又会出现城市失业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统计数据计算了九十年代以来,北京市教育行业以及三级学校教师的资指数,并与全国教师的工资指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北京市教师的工资水平要明显高于同期全国教师的工资水平。现阶段,北京市教师工资的整体水平同样要低于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北京市三级学校内部,普通高等学校教师的工资水平提升较快,普通中学教师的工资保持在略高于北京市教师工资的平均水平上,而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相对比较低。  相似文献   

7.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建立计量模型,使用广西地级行政区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市场潜能、经济活动密度等因素与工资水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保持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广西地区的市场潜能、人力资源、财政支出变量对当地工资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经济活动密度、外国直接投资和接壤因素对工资水平有显著为负的影响,只有高于最低临界值时,经济活动密度和外国直接投资才对工资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鉴此,广西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路网密度和通达度,缩短区际通达时间和距离,进一步消除地区之间的贸易壁垒,加强区际贸易和区际经济合作,促进市场潜能的提高;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充分发挥政府支出对投资的引导作用,努力争取中央加大对广西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经济活动和人口的空间集聚,扩大开放,优化投资环境,使经济密度和外国直接投资突破最低临界值。  相似文献   

8.
一、工资基金说及其错误工资基金说是研究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水平决定因素的一种庸俗理论。它认为,工资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下列两个比例关系,即取决于人口与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和人口与工资基金之间的比例关系。它认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资本额包括作为支付工资的资本额(工资基金或称劳动基金)是固定不变的,工人所能得到的工资受工资基金的限制。只有工资基金对工人人口的比率(工资基金/工人人口)提高了,工资才能上涨,反之,工资就会下降。由于这种理论把工资基金看作是固定不变的量,因此工资基金对人口的比率的变动,以及随之而来的工资水平的变动,都将取决于工人人口的变动,其结论是:工人工资的低微是人口过多的结果,是自然界不能为日益增多的人口提供大量生活资料的结果。工人要提高  相似文献   

9.
选择合适的岗位,确定合理的工资水平,是毕业生求职就业的重要一步。为给用人双方合理确定工资水平提供参考,促进毕业生就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日前对2009年毕业且工作半年以内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公平工资—努力”为核心的效率工资理论,对企业内部“公平—效率工资”决定进行了模型分析,特别考察了跨国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生产率可由高于市场出清水平的效率工资予以保障,公平性可由遵循均等化投入产出比的总体工资—努力函数关系予以保障,企业公平—效率工资出现在努力与工资水平之比与员工总体工资—努力函数的唯一切点上,且此公平—效率工资为企业最佳工资水平。研究证实,企业工资决定中对效率与公平的兼顾可以通过公平—效率工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沉淀成本和不确定性角度探讨市场不完全条件下教师工资的决定问题,摆脱新古典确定性条件下市场供求工资决定理论.由于教师面临人力资本沉淀和未来不确定性,所以,仅仅依靠市场供求难以起到激励作用.特别是需要考虑教师人力资本沉淀投资时的期权价值,从而需要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否则,因不考虑期权价值形成的工资水平偏低,导致教师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难以进行知识创新.因此,如何考虑不确定性条件下教师工资水平的决定,是进行教师人力资本投资激励的最基本的价格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服务化是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综合利用一系列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实证分析我国制造业服务化在影响微观企业实际工资水平中的作用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企业服务化过程中带来的集约效应与扩展效应可以直接提升企业的实际工资水平;(2)服务化短时间内可以通过提升生产率、降低产品价格(加成率)的方式强化出口企业“薄利多销”的优势,进而提升实际工资水平,但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却不明显;(3)不同领域的服务投入对企业工资水平所带来的影响差异很大,其影响力度由高到低排序为分销、交通、金融、信息。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工资过低可能诱发倾销。这种可能性的实质在于凝结在产品中的劳务在不同市场以不同价格出售。劳动力价格歧视的生成,客观上必须存在宏观工资水平或(和)微观工资水平被低估的现象。要改变我国的农民工劳动力价格被低估的现象,宏观上必须及时客观地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以反映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市场化水平;微观上必须加强对企业执行法规情况的检察,对其违法行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只有当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已全部由工业部门吸收之后,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才能提高。我国当前“三农”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建国初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化产生的阻滞作用。借鉴西方该理论对解决我国当前“三农”问题是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劳动力市场与工资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工业革命使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需求是巨大的。而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众所周知,劳动力市场供需的变化对工资水平具有直接的影响。李嘉图曾认为,工人的工资决定于劳动者维持其自身与家庭所需的食物、必需品和享用品的价格,是一种生存工资。本文论证了为什么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劳动力市场的巨大需求没有引起工资水平的上升,而只是处于李嘉图所说的生存工资水平上。  相似文献   

16.
1949年4月至1950年底,太原公营工业企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提高"为中心,进行了三次工资调整。首次调资灵活运用"原职原薪"政策,以"小米"折实发放工资;第二次调资将"餏"作为折实单位,并对职工工资等级进行了民主评定;第三次调资重点提高了技术人员的工资水平。三次工资调整初步践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为全国性的工资改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一些地方出现的"民工荒",人们纷纷从农民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工资水平,政治环境等角度出发给予了关注.笔者认为,农民工职业技术、技能等的缺乏也是引发"民工荒"现象的不可忽略的因素,其原因在于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较低.本文重点分析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较低的深刻历史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相对就业水平以及劳动者收益的代理变量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发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短期内大幅提高了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与企业要素投入中的资本劳动比,扭转了该法实施之前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趋势。经历调整期的波动之后,工资、资本劳动比的变化率又回归至正常水平,但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上升。《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工资水平的上涨,抵消该法对劳动者相对就业水平的不利影响,为劳动者带来正向的收益效应。  相似文献   

19.
王仁贵 《今日南国》2009,(11):33-33
2000年,我国行业最高人均工资水平是行业最低人均工资水平的2.63倍,到2005年,这一比例已增至488倍。而国际上公认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合理水平在3倍左右,超过3倍则需要加以调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数量逐渐增多,其工资水平与工资权益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小时工资显著地比汉族流动人口低4. 07%,但随着工资分位的提高,流动人口工资水平的民族差异表现出明显缩小的趋势,在工资分布的顶端甚至不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基于Oaxaca-Blinder分解和Melly分解的结果进一步显示,少数民族和汉族流动人口工资水平差异的62. 31%可以通过个人禀赋特征的民族间差异进行解释;并且随着工资分位的提高,个人禀赋的可解释比例也逐渐上升。因此,从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资水平和保障其工资权益的角度出发,首先,需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劳动执法力度,切实保障他们的正当工资权益;其次,着力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缩小他们与汉族流动人口之间的工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