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碳排放问题成为环境治理保护的重点处理问题,各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就减少碳排放纷纷做出积极的努力。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向世界承诺碳减排,故产业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作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我国1999-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测算,构建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产业结构对我国碳排放量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排放总量呈现波动性上升趋势,同时产业结构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并基于实证结论,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简要政策建议,包括低碳技术开发和使用可再生清洁能源等,以更好地推动我国的碳减排。  相似文献   

2.
中国低碳法律体系是指由现行七个法律部门中以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主旨的法律规范形成的有机统一整体,目前尚处于初步形成阶段而亟待完善。其完善思路应基于立法规律及客观实践,坚持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相结合;其完善内容既包括从低碳法律体系架构理性设计的视角出发着重填补空白——完善低碳消费立法、低碳法律监督体系,也包括从低碳法律体系架构经验观察的视角出发着重适时调整——完善低碳国际合作立法、低碳技术立法;应针对现行低碳法律架构中的核心体系、支撑体系、外围体系,通过制定新法、修改旧法、整合渗透及立法协同四种途径分层次实现法律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采用基于方向距离函数的非参数方法,从节能低碳的视角测算了我国2007-2013年36个工业行业的效率,并分析了效率的时序特性和行业异质性.研究发现,除2008年略低外,各年工业行业效率均值大致相同,后5年略有上升,但不明显;能耗较高的行业效率值与能耗较低的行业效率值有明显差异,但碳排放量大的行业与碳排放量小的行业效率差异不明显;大部分行业效率水平不高,尤其高能耗行业,节能降碳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4.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应树立低碳经济观念,制定低碳政策,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加强制度创新。碳排放权应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惊醒核算,其计量包括初始计量、持有期间损益确认、期末计量、期未处置、减值处量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全球气候变暖,减排势在必行。个人碳排放虽然在我国碳排放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但鉴于耗散结构的作用和间接排放的影响,个人减排对我国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关键意义。在低碳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应厘清碳中和理念的内涵,在借鉴国外碳中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我国个人碳排放的法律规制路径,逐步建立包含信息披露、补贴和标准制度在内的碳中和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6.
英国等国家以专门的应对气候变化法为核心构建低碳法律制度体系的做法,对我国低碳法制建设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我国现行能源、环境法律制度并不足以有效推动低碳发展。我国构建低碳法律制度体系的最优路径是制定专门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其中要设置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碳定价、碳排放标准、立法后评价等制度,在立法技术上要注意温室气体排放与其他环境问题的协同化解,并且要注意降低企业的守法难度和成本。我国构建低碳法律制度体系的次优路径是修改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法》,在其中增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刘婧  姚中杰  尹建中 《东岳论丛》2015,36(2):130-134
以总量控制为主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已在全球二氧化碳减排行动中产生显著效果。但作为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的碳排放大国,中国选择以降低碳排放强度为目标建立产业间碳交易市场,逐步控制以至降低排放总量,既符合碳排放的国际公平、历史公平原则,更是当前或今后一个时期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通过对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碳排放强度的测算,设计了二、三产业不同企业间基于碳排放强度的交易机制理论模型。按照一二产业购入、三产售出碳指标的交易原则,得出在碳交易前后均衡产出、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变化数据。结果显示,各产业碳排放强度均显著下降;高排放企业的产能受到抑制;政府的管理途径增加。  相似文献   

8.
应对气候变化: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进一步加剧,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承担的减排压力相当大。国际节能减排措施主要有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本文在介绍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的国外实践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两者的特点,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不同时期我国应采取不同的减排手段:在短期我国宜先开征碳税,促进企业技术更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但长远来看,碳排放权交易措施应成为调控主导。  相似文献   

9.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目前已经成为公认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欧盟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多国家参与的碳交易体系,其双层治理结构为我国建立一套系统的碳交易治理体制提供了借鉴.由于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碳排放总量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因此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在全国范围内按照碳排放量划分不同的区域,在中央和地方实行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碳排放权交易治理体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碳排放测算模型,将碳排放量作为非期望性产出纳入全要素分析框架,基于超效率DEA模型,以上海市制造业面板数据为依据进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并进行收敛性检验以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不存在显著的绝对收敛,但存在较为明显的条件收敛,并在不同类属制造业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从主要影响因素来看,行业集中度、创新度和规模度对大多数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相对显著的影响,而行业外向度不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GNP统计指标局限性的再研究马廷玉我国从1990年起用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P)代替旧的MPS核算体系,逐步建立新的国家和省级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过去MPS核算体系相比较,SNP体系最显著特点是在统计上把国民生产总值(GNP)作为一项重要统计...  相似文献   

12.
碳排放交易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力措施之一,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国际两大碳排放交易市场(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和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以其各自独特的运作模式成为全球减排温室气体的典范。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应在碳排放交易模式、节能配额制度以及惩罚措施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东岳论丛》2016,(2):156-164
在气候变化的治理中,行政主体的行政活动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碳排放的过程,离开了行政主体本身的低碳化,低碳社会不可能建成。因此极有必要基于低碳化的标准对行政主体的碳排放活动加以规制。从行政组织法的角度,促进行政主体的低碳化应当从机构要素、人员要素和物质保障要素三个层面加以规制,使其内部诸要素上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符合节能减排的低碳标准。  相似文献   

14.
新材料产业的阶段演进与低碳经济的耦合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耦合互动机理来看,新材料产业与低碳经济的演进实际上就是一个双向互动、耦合发展的过程。从耦合演进路径来看,新材料产业主要以技术创新优势“立体式”参与低碳经济发展,以生产的低碳化与流通的低碳化环节支撑低碳经济发展,以低碳型产业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基于低碳经济模式,建议结合新材料产业细分特性,构建与低碳经济良性耦合和互动发展的产业体系;整合新材料领域相关资源,建立富有活力的新材料产学研联盟发展创新体系;做好产业进入壁垒分析,认真对待走向低碳经济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投资风险;加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体系研究,通过碳排放权管理实现新材料发展经济环境双赢。  相似文献   

15.
俞海山 《江汉论坛》2012,(10):33-36
我国是二氧化碳排放大国,也是商品出口大国,发达国家开征碳关税会对我国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我国应对碳关税,需要政府、企业两个主体共同努力。政府应当积极参与多边环境谈判,在国内率先征收碳税,鼓励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鼓励低碳产业发展和限制高碳产业发展。企业应当积极采用低碳技术以降低碳排放量,实施出口地区多元化策略以规避发达国家的碳关税,降低生产成本以抵消碳关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环境资源是一种特别的资源形式,我国目前关于环境资源会计的核算还很不规范.本文首先对环境资源进行了重新的认识,然后从两个不同视角阐述了加强环境资源核算的重要意义,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环境资源会计核算的账户体系,接着从三个维度描述了目前我国环境资源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资源会计核算的措施,最后指出构建我国的环境资源会计核算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由于产业结构变动和低碳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对低碳目标的实现和低碳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基于中国1989-2008年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影响的线性回归模型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低碳经济目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类型直接影响二氧化碳排放量,即第二产业与碳排放量呈现正相关,而第三产业发展能够降低碳排放量。发展低碳经济,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8.
《东岳论丛》2017,(5):111-117
碳排放权交易是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出现的市场化减排手段,一国通过设定排放上限,以较低的减排成本实现其减排目标。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连接已经成为国际碳市场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其重要性,纷纷与其他市场建立起交易体系和信用体系的国际连接。成功的市场连接会带来高于成本的预期收益,可以更低的减排成本实现减排目标。中国已经开展了7个省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旨在2017年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如何有效地推动试点间的相互连接,进而推动全国碳市场的形成,构建与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连接的能力,是当前中国碳市场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低碳出口是一国出口贸易与低碳经济主流趋势相融合的产物。作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和温室气体排放国,完成低碳出口转型是中国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抉择。在路径选择上,中国应从宏观经济、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层面,探索低碳出口"点—线—面"有机结合的路径模式。同时在制度安排层面,稳步纳入碳约束措施,倒逼国内出口产业完成低碳发展转型,培育出口企业的低碳竞争力。在制度工具的选择上,探索实行碳排放交易这类基于市场的减排选项,实现与国际实践的接轨。  相似文献   

20.
低碳经济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时代背景下,农业生产导致的碳排放量及引发的环境问题已不容世人所忽视.目前,我国对低碳农业的探索正处于起步阶段,以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和农业增汇减碳为目标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将成为现代农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就此,以高碳型农业较为发达的广东省为案例,从低碳经济视角分析当前农业发展现状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影响农业低碳发展的主要因素;并由此探讨发展低碳农业的主要路径选择,以推进我国农业发展逐步实行低碳生产,从而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