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墨子其人和兼爱思想产生的背景出发,阐述了兼爱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及墨子为实现兼爱思想而提出的措施:非攻、尚贤、尚同。最后对墨子的兼爱思想从古代战国时期,现代“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兼爱思想的局限性进行了简略评述。  相似文献   

2.
墨家的"兼爱"思想,既追求社会的正义,也关注个体的权益."兼以易别",以"非儒"的方式表达了一种平等思想,衍生出所有权保护意识及权利秩序观念.首先,墨子将天下乱阶之原因归结为"不相爱",深刻地揭示了侵权与犯罪的根源,并强调客观结果与主观动机的统一.其次,墨家所讲的"兼相爱,交相利",迥异于"耻言利"的儒家思想,强调"爱利一体",提倡"交利"的平等权意识,包含了尊重人的财产权和生存权之意,又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发展生产以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愿望.最后,作为"兼爱"的消极言说方式,"非攻"以从个人基本权利到国家主权的论证方式,反对侵犯个人权利和国家主权,并揭示两者的同质性,进而勾勒出"自然法"统摄下的从个人权利到国家主权的权利秩序理论.  相似文献   

3.
浅论墨子思想的人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墨子提出的“兼爱”、“非攻”、“非乐”等主张 ,真正代表了劳苦大众的根本利益 ,反映了百姓的愿望和要求。墨子的这一思想是有利于社会民生的 ,是具有极大的人民性和广泛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兼爱、交利思想是墨子社会思想的核心,是他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办法。这一思想落到实处就是个人、家族、国家之间不分彼此。赞同这一主张的应该是那些弱势人群、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地位低下者和相对缺少知识的人。墨子的兼爱,是完全无差等的爱;在继续维持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等级社会的前提下,要求人们做到这一点,墨子学说的空想性质就体现出来了。其后学要实行他的学说,就不得不从根本上更改其思想,从而使得自己处于无法解决的矛盾之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墨子“兼相爱”与“交相利”思想的讨论 ,阐明墨子在社会大动荡时期 ,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言人 ,有对社会稳定的企盼 (兼爱 )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欲望 (贵利 )的双重要求。“相爱”不过是“相利”的手段 ,“兼相爱”的实质是“交相利” ,所以其兼爱的精神境界并非是很高尚的  相似文献   

6.
墨子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非攻、节用”等思想 ,构成了墨家学说的核心。墨子认为“天”是现实社会的最高统治者 ,人必须顺天意才能得天之赏 ,才能达到兴天下之利 ,除天下之害的目的。墨子的宗教思想虽然具有很强的现实功利性 ,也并非墨家学说的主体 ,但却是为其主体学说服务的。探讨其宗教思想价值 ,是研究墨子学说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墨子的美学思想属于伦理美学的范畴,而非形式主义.墨子的兼爱思想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因为,爱本身就是一种审美经验,而爱的经验和其他审美经验带给人的情感体验也是相同的:人在爱之中体会幸福,就是对美的人生的体悟;爱使得和谐的人际关系得以形成,可以说,是爱缔造了美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论墨子的“兼爱”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墨子的“兼爱”思想是春秋战国之际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对西周以来旧宗法道德的否定。墨子把道德问题视为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及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关键。他所主张的“兼爱”是一种不分亲疏、不论贵贱、爱人如己、一视同仁的无差别的爱。孔子的“仁学”和墨子的“兼爱”说以其对人类在精神上平等的认识,完成了人类对自身及对相互关系认识上的一次新的精神觉醒。  相似文献   

9.
“兼爱”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和精华。其学说注重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当今中国正处于复杂的历史变革时期,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由于收入分配差别而引起的贫富差距过大;对物的过分依赖而导致的人际关系脆弱;社会信用的缺失;群体性对抗事件的频率加大等。重新发掘墨子“兼爱”思想的价值,对于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人的问题一直是社会转型时期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该核心问题的关键在于公民性品格的培育。从社会学角度而言,公民性品格培育之要义,为公共价值和行为方式的认同和选择。在濡养国人公民性品格的思想资源中,墨子思想可谓是最佳资源之一。其根据在于,国民人格多是遵循儒家的君子之道,即儒家君子人格是公民性品格塑造的基础。而墨子兼爱与儒家仁爱的差异恰恰是两者能够形成互补的前提;两者的共通性使得墨子思想能够比较顺利地进入国人人格内部,实现融合与对话。儒墨的差异性和共通性决定了墨子思想能够与儒家思想形成对接,最终对国民公民性品格塑造形成补益。  相似文献   

11.
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思想启蒙时期,墨家主张的以“兼爱”为核心的民本思想代表了封建时代广大平民、小生产者的利益,以“非攻”为核心的和平发展思想,代表了广大民众的基本利益诉求;在当今时代,墨家的“兼爱、非攻”主张对于构建现代社会的政治文明、社会民主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同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由我国提出的倡导国际间的和平共处、构建“和谐世界”的伟大构想也具有极强的思想指导性。  相似文献   

12.
墨子“兼爱”伦理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的“兼爱”思想是一种人类整体之爱、无差别之爱,具体表现为一种爱无差等的伦理精神,而这种爱无差等的伦理精神分别通过“爱人如己”的人际伦理原则和“非攻”的社会政治伦理原则得到鲜明表达。“兼爱”的伦理思想虽然在墨子时代未能如墨子所愿发挥出其预想的作用,但在当代社会仍有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梁启超以与西方思想理论相参照为方法,客观、系统地详细地分析了墨学产生的社会根源,墨学的体系,墨学在学术思想史上的地位,墨学与先秦其他诸子的学说的异同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等,揭示出了墨学的普遍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墨子所强调的十项思想主张“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中,“兼爱”是最根本、最核心的一项,而其他九项则是“兼爱”的深化与拓展。墨子所倡导的“兼爱”是指关怀每一个人而不论他是否与自己有血缘亲属关系,也就是指一种不分亲疏、不论贵贱、爱人如己、一视同仁的普遍的爱。这是一种与“交利”、“非攻”、“正义”、“自爱”、“天爱”统一的爱。墨子希望通过“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兼爱”精神来构建爱的秩序,以求达到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梳理墨子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其军事辩证法思想建立在"兼爱"、"义利"的朴素唯物主义的人际关系、人的物质交往之辩证认知的基础之上,从"兼相爱,交相利"的辩证认知出发,区分了军事战争的"正义"与否,提出了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国与国趋向"各自有利"的建设观,揭示了关系到战争胜负的一般规律,提倡与天道(自然客观规律)、与地利(国与国交相利)和谐发展、不可违背协同相处原则,并且要使人人"兼爱"的理想社会逐步建立并且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墨子"非攻"思想伦理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认为“攻”是侵略战争,它在动机上“亏人自利”,在手段上攻杀无度,在后果方面“上不利天、中不利鬼、下不利人”。因而“攻”是不义之举,与其所推崇的“兼相爱,交相利”的伦理之义相悖。所以,墨子主张“非攻”以除“天下之害”,从而达到相爱、相生、义利天下的道德境界,并通过对“诛”与“攻”的“义”之辨析,阐述了“诛无道”的社会正义旨归。这一思想对处理当今社会冲突与解决国际争端无疑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墨子的兼爱观念是在春秋战国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是对儒家的等差之爱——仁爱的批判,从动机层面看是高尚的。但兼爱观念却难以付诸实践,原因是:首先,它有悖于人性自利的自然事实,是道德高要求,不符合人之常情;其次,资源有限的事实要求确立分配的优先秩序,战争年代尤其如此,但兼爱却不能提供这种秩序;再次,即使物质充裕,实践兼爱原则也缺乏效率;最后,兼爱理想国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贤明高尚的君主,缺乏制度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墨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作为下层民众的代言人,用丰富的思想构建了一个“和平济世”的理想社会。挖掘墨子思想,寻找与当今社会主义建设的结合点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巨大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