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翼城琴剧来源于翼城琴书.通过田野考察笔者发现目前翼城琴剧团的演出不只是唱琴剧,还唱蒲剧和眉户戏.这种商业化运作导致的表演形式、传播与传承模式的变迁,体现出传统民间戏曲音乐正在被逐步解构与重构.本文通过考察传统琴剧艺人在改制中的生活现状以及他们拥有的传统音乐文化生活是如何变迁的,针对琴剧艺人的音乐表演与传承模式的变迁等问...  相似文献   

2.
徐州琴书属于我国曲艺中的琴书类,是全国三大琴书之一。随着现代社会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受西洋管乐等因素影响竞争,徐州琴书出现了从事徐州琴书相关活动的专业人员较少、受众群体较少等现状。本文以琴书作品《丹桂飘香》为例,结合发展与传承等方面进行讲述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刘小珉 《民族研究》2015,(2):41-54,124
本文基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卷调查"(CHES)2011年农村数据,探讨了中国部分民族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缩小农村收入分配差距,尤其是反贫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以农村最低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基本达到制度设计的初衷,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瞄准了需要救助的贫困群体,具有一定的反贫困效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这些地区农村的收入差距;同时,也还存在诸如保障水平偏低以及所谓"人情保"、"腐败保"等问题。适当提高中央财政对民族地区低保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对低保制度实施过程的监督力度,将低保救助与就业援助相结合等,应当成为完善民族地区农村低保制度、提高低保制度运行效率、更好地发挥其反贫困效应的重要政策选项。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武陵地区是人类起源地之一。早在10万年前的石器时代,神奇的武陵山脉就聚居着"石门人"和"桑植人"等远古人类。先秦时期,武陵地区为濮人、巴人、楚人和越人等部族融合之地。此后千百年,历朝历代土家、苗家、侗家和"民家"祖先都在此留下了底蕴深厚的文化宝藏,形成了长达千里的"武陵山文化沉积带"。  相似文献   

5.
张双志 《中国藏学》2003,2(4):46-53
南京国民政府的民族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孙中山先生的对内民族主义思想,提出了"五族联邦制"的构想,并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当时蒙藏等边疆民族地区情况,采取"柔性政策之羁縻",从政治、经济、文教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由于南京国民政府的阶级本质所限,其对外不敢旗帜鲜明地反对帝国主义,所以对内也违背了"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山东"全能神教"(1)的实地调研,以这一个邪教组织为例,分析和总结了邪教的一些特点和产生的部分原因。这两个组织在信仰上具有排他性和反社会性的特点,在组织上具有神秘性和层级性的特点,在活动仪式上具有灵活性与娱乐性的特点,促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则涉及社会转型期部分农村地区的社会失范问题、精神空虚与农村娱乐形式单一问题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客家民间信仰与地域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1月23日至26日在赣南师范学院黄金校区举行.来自韩国、日本,美国、巴西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山东等地的海内外专家学者近百人出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81篇.会议就客家民间信仰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客家神明信仰的实证研究、客家风水文化、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域社会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达成了许多共识,也提出了不少新问题.  相似文献   

8.
1959年,是我国国民經济繼續跃进并获得新的巨大成就的一年。在总路綫的光輝照耀下,在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各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設事业,得到了空前末有的高速度的發展。这些地区的“一穷二白、更穷更白”的面貌,發生了和正在發生着急遽的变化。为了支援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設,1959年,山东、河南、湖南,安徽、江苏和浙江等內地省分,曾有計划地动員了大批青年前往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各省、自治区以及黑龙江、  相似文献   

9.
<蒙古源流>中有段记载,明代蒙古族鄂尔多斯部的库图克台彻展洪台吉引兵图伯特(吐蕃),曾到达"锡里木济三河交汇之地",但锡里木济三河交汇之地究竞在何处,一直没有具体的考证结论.而此地作为藏族地区,在藏传佛教传入蒙古的过程中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查明这个地区的地望,对于研究藏族历史、蒙古族历史以及蒙藏关系史等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从历史文献资料入手,对"锡里木济三河交汇之地"的地望作了初步的考查,认为"锡里木济三河交汇之地"当在今天青海省大通县境内,即宝库、黑林和东峡三河交汇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2013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刚刚圆满闭幕的党的十八大,昭示着中华民族将在新的一年里踏上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也昭示着我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将迎来新的希望和机遇。翻开历史,我们会发现,每一次党的历史性重要会议,都深刻地影响了民族地区的发展进程,深刻地改变了民族地区的面貌。同样的,党的十八大不但极大地振奋了全党全国人民攻坚克难、夺取更大胜利的决心和勇气,也极大地激发了我省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信心和热情。我们相信,此时此刻,作为民族地区当家人和发展引领者的州市、县领导,面对极为难得的新机遇,面对更加艰巨与复杂的新形势,都在缜密地思考着如何抢抓新机遇,推进民族地区的团结、和谐与进步,实现历史新跨越,都在周密盘算着如何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化作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巨大动能。取他山之石以攻玉。我省民族地区在自然禀赋、经济结构、文化风俗等方面具有与一般地区显著不同的特点,但是就其自身而言,即使是不同地域的民族地区,又由于自然、历史和民族等方面的因素而形成经济同质、社会发育程度相近、发展路径相似的特点,这也为不同区域的民族地区探索新时期的共同繁荣和发展之路,少走弯路、不走歧路、多抄近路,尽快实现民族地区的新跨越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尤其是通过总结和交流各自区域的情况、发展经验,能为其他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参照和借鉴,从而使局部地区改革与发展的涓涓细流,汇合成实现全省民族地区新跨越的滚滚洪流。为了给民族地区和从事民族工作的领导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们提供一个切磋工作得失、交流实践经验的平台和载体,我刊从本期起开辟"党政·论坛"栏目。作为民族部门的工作者,我们衷心地期待奋斗在民族地区州市县和从事民族工作的领导同志们,能够在百忙中抽出一点宝贵的时间,把自己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丰富实践,对民族地区改革与促进民族团结的真知灼见,变成"党政·论坛"的金石之言,变成我省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强大合力。来吧!让我们在这里共同吹响湖南民族地区新跨越的集结号吧!  相似文献   

11.
乾隆末年《盛京通志》记载了当时辽东地区社会风俗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为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减弱、中国传统文化特征日益增强.目前学界的相关研究,往往将其笼统地归因于陆续出关的汉族移民对辽东地区的开发和影响,所用资料为辽东方志、笔记等资料中有关出关"民人"的相关记载,而忽略了这背后还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庞大群体.事实上,除了纳入府州...  相似文献   

12.
2012年3月4日的全国"两会"上,我又一次见到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的人民艺术家韩美林。宣传政协委员,我必须要写韩美林;宣传委员画家,我必须要写韩美林;宣传山东好汉,我也必须要写韩美林;因为我虽然称不上是好汉,但我祖籍山东招远,也算是韩美林的山东老乡。好汉韩美林我们山东老家有句对"好汉"的定义: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有骨气,就是好汉。就是顶天立地的男人!  相似文献   

13.
经堂教育     
经堂教育经堂教育亦称寺院教育、回文大学。中国历史上回、东乡、撒拉等民族地区在清真寺附设传习伊斯兰教经典、培养宗教人材的学校和教育制度。明嘉靖年间(1522—1566)陕西Z胃南人胡登洲在家乡创建。后扩及到河南、山东、云南、七·肃、北京、宁夏等地。系明...  相似文献   

14.
云南滇西少数民族地区广泛流行以明朝大将王骥为崇拜对象的"三崇"信仰,其中又以云龙白族地区和腾冲傈僳族地区最为典型。王骥是明朝"三征麓川"的功臣,在此基础上两地民族分别对王骥的形象进行了本土化的阐释、加工和神化,使王骥从历史人物向宗教形象转变。与此同时,两地民族又发展出了不尽相同的宗教仪式,通过宗教仪式的展演来表达对王骥的崇拜。在历史、神话与仪式的共同建构下,形成了两地民族既有文化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特色的"三崇信仰"。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北方民族地区多元经济的加快发展,对以"技术型、管理型和服务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出现了"技术性人才短缺、管理型人才不足、服务型人才匮乏"的现象,"三型"人才短缺已成为影响北方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软肋;造成"三型"人才短缺的原因,有居地环境不佳、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以及专业设置不合理等诸多因素;通过创新教育形式,拓宽教育渠道,强化基础教育,无疑是破解"三型"人才短缺难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泰山皮影作为山东皮影的代表之一,以当地的民俗文化为背景,在造型、内容、表演形式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魅力.本文首先通过对山东皮影发展渊源的简述,对泰山皮影所表现出的艺术风格进行了解,体会作为泰山文化载体之一的泰山皮影,是如何将地民俗文化特色进行生动体现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东北民族地区因劳动力外出务工出现的大量"空巢家庭"现象的分析,全面阐述了其对乡村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农村家庭的传统分工模式、民族文化传承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对如何理解和看待民族地区出现的"空巢家庭"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西藏人地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西藏人民的不断努力下,西藏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区综合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地处高原边疆、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等特点也给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这种背景下,如何实现地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就成为诸如西藏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发展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而人地关系协调演进的定量识别则是解决该重大课题的前提条件.文章在参考同类研究的大量成果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人地关系"中反映"人的活动程度"和"地的承载能力"的评价指标及人地关系协调演进的评判标准,运用数学模型定量测度了西藏自治区2004~2008年区域人地关系的协调演进状况.结果表明,近5年来,西藏自治区的人地关系从中度失调衰退逐渐走向良好协调发展,且有向优质协调发展过渡的趋势.人地关系的这种变化趋势既符合国家对西藏发展的要求,又符合西藏自身发展的目标,对西藏自治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上面论述了兀求的战局概况,现在论及他的政局情况.术兀在政治上,可以说,是一位治理内政,长于吏道的杰出政治家.在女真贵族攻占了中原地区之后,金朝的最高统治集团,自然要研究如何对这一地区的人民进行压榨和奴役,如何使金政权在这个地区的统治巩固下来,金政府这一时期的基本路线,是以和议佐攻战,以僭逆诱判党.这项国策,自灭掉北宋政权,建立张邦昌做楚皇帝之日就开始了.1128年腊月,当时做济南府的知府刘豫投降了金朝.1130年重阳节,女真统治者们建立了刘豫"大齐"的傀儡政权,作为中原地区的统治中心.当时,金王朝占领的山东、河南之地人民,因久遭兵革,日益穷困.名为古法的什一税民,早已名存实亡.刘豫执行的什一税民,"其实  相似文献   

20.
本文借助文献史料,对徐人早期活动地域进行了考辨,认为徐人的先辈们在早主要活动在今山东曲阜及其以东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