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韦朝烈  黄炳境 《探求》2011,(6):62-70
城市社会管理离不开居民的社区参与。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业主居民"通过业委会与居委会两个载体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差异性及其原因来探寻当前中国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不足的根本原因。研究发现,业主居民通过业委会参与社区重要公共事务的自治;通过居委会参与社区公共事务不仅积极性不高而且具有"假性参与"的特征。导致上述参与差异性的根本原因是业委会比居委会更能代表和维护业主居民的利益。研究指出:中国城市社区参与不足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居民参与意识差,而在于参与期望与自治权缺失之间的矛盾,社区居民自治的关键在于把自治权力还给社区居民及其组织。  相似文献   

2.
李辉 《社会》2008,28(1):97-97
本文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城市社区选举中为什么会出现积极分子?这个群体有什么结构性的特征?他们在社区中的行动逻辑是什么?通过参与观察、半结构访谈和文本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以楼组长群体为核心的社区积极分子主要追求的是社会报酬,社会报酬的获得程度决定其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追求社会报酬的积极分子网络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一种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社区选举:在政治冷漠与高投票率之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易寒 《社会》2008,28(3):180-204
本文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选民普遍冷漠的情况下,居委会换届选举依然实现了非常高的投票率?通过对上海市2006年社区选举的考察,我们发现高投票率与一人多票是分不开的。一方面,家庭而非个人是最基本的投票单位,通常一个家庭只有一名成员亲自投票;另一方面,无限制的委托投票赋予了社区积极分子事实上的“复票权”。这种局面实际上是政府、党总支/居委会、积极分子和选民共谋的结果。与村民自治相比,城市社区选举之所以缺乏活力,关键在于村委会选举以分配性利益为基础,需要选出“当家人”;而居委会选举以维持性利益为基础,只要选出“守夜人”。居民的政治冷漠实际上是由社区的利益结构所决定的,而社区选举的制度安排又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冷漠。  相似文献   

4.
转型时期居委会的社区权力及声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闵学勤 《社会》2009,29(6):22-38
在中国城市社会变迁的转型时期,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权力与声望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对南京BX区61个社区居民的随机抽样调查及分析表明:居委会目前的社区权力结构中仍以政府赋予的行政权为主,而在社区居民对其期待颇多的自治权、协管与监督权、突发事件处理权等的运用方面,居委会并未拥有足够的资源存量;社区其他营利及非营利组织在直接参与社区服务和管理的过程中多少瓜分了居委会的权力,从而影响了居委会的声望,并且随着社区居民群体在经济、社会及文化层面的进一步分化,居委会在不同社区成员中的权力与声望呈现差异化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居委会作为街道办事处“派出机构”的角色在客观上已经凌驾于“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定位之上。相应地,居委会工作人员在长期担当政府代理人角色的路径依赖之下,主观上已经把与社区发展息息相关的日常政务工作建构为社区内部事务。因此,社区建设的实质是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的建设,它需要国家力量给基层社会的自我运作让渡出一定的空间,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性的基本前提是政府职能部门的基层管理和服务工作一定要到位,创造性的制度变革是顺应不同性质组织功能的要求,构建“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政府)-社区管理委员会(社会联合体)-社区工作者(专业服务组织)-社区居委会(自治性组织)”的社区治理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6.
社区组织与社区居民自治意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的数据资料均取自于“社区居民自治研究”。该课题是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与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YMCA)共同合作的研究项目。本文即就抽样调查的部分结果,对社区自治组织的活动及社区居民的自治意愿作初步的分析。社区组织调查分析居民雪员会目前在社区中从事社区工作最主要的基层组织无疑就是居民委员会。根据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因此居委会是社区居民群众自己的组织。这次调查表明,居委会与社区居民群众的关系确…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区建设:问题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的真正本质是社区精神。人们通过参与社区生活,形成对自己生活和工作社区的认同。中国社会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和人文生态环境,它的社区发展和社会结构与西方有着明显区别,中国的社会组织没有得到充分发育,政府在社区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社区建设应该培育居民的共同体意识,并针对特定的社会问题(诸如无家可归、失业下岗、家庭照顾、贫困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促进社区参与,培育社区意识,增强社区社会资本,成为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与目标。当前社区建设面临着居民社区参与不足、社区缺乏组织性、社区活动流于形式以及社区归属感淡薄等问题。开发社区人力资源必须从增权视阈出发,发挥社区居民思维上的主体性及其在实践中的参与性。  相似文献   

9.
控制还是聚合?——对当前社区建设的几点反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开放催生了“社区”这一新鲜事物。本文分别对社区与居委会、社区与单位作了区分 ,进而分析了我们为什么需要社区 ;本文认为 ,关键在于社区是一个带自然生长和发展性质的社会生活体系 ,可以帮助生活于其中的居民解决共同性问题 ,满足共同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社区居委会作为矛盾纠纷调解的基层组织,经过实践,总结出了许多比较典型的舆情疏导方法。社区居委会针对社区内存在的政府与居民、物业与居民、居民之间、居民家庭内部和居民与其他组织的矛盾纠纷,巧妙运用舆情疏导的具体方法,对于维护社区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社区居委会作为矛盾纠纷调解的基层组织,经过实践,总结出了许多比较典型的舆情疏导方法。社区居委会针对社区内存在的政府与居民、物业与居民、居民之间、居民家庭内部和居民与其他组织的矛盾纠纷,巧妙运用舆情疏导的具体方法,对于维护社区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社区合作治理何以可能的问题,国家—社会关系范式一直处于主导性地位。该范式倾向于从宏观结构层面分析国家、社会元素在社区治理场域中的二元性(张力)逻辑:一方面强调社区“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属性,另一方面强调社区“作为社会自治单元”的性质,二者共同体现了对“社区”的方法论关怀,而忽视了“社区”的本质意涵(本原性意义),因而缺乏对社区治理的深层机理加以分析。本文从“嵌入性”思想和治理理论的核心观点出发,构建了社区治理机制创新的新型分析框架,即“嵌入性治理”视角的提出,意味着“社区嵌入社会”是国家(基层地方政府)、居委会(准行政代理)、专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力量)、社区大众等多元主体进行社区合作治理的内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嵌入性治理”可以被视为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机制创新的一种本土化分析理路。  相似文献   

13.
黄炳境  韦朝烈 《探求》2013,(2):79-83,103
社区居民参与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和长久动力,然而当前中国社区建设普遍面临居民参与不足的问题。社区居民参与不足,是由于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传统的社会动员模式的弊端、社区功能定位的错位、社区参与的制度供给不足、居民的社区意识淡薄、社区居民参与的回应度及效率过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提升社区居民参与的水平和成效,需要针对上述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建立健全舆情疏导机制,将民间纠纷和基层矛盾解决在社区,已经成为新时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条基本思路。本文在此背景下以社区居委会舆情疏导机制为研究视角,结合学理与社会实践,对其功能与结构进行了初步论证。  相似文献   

15.
吴凯 《探求》2009,(6):26-31
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是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有益尝试,也是实现社区自治的理性选择。通过分析广州市湛露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的理性选择和多元博弈,试图表明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居委直接选中所处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是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有益尝试,也是实现社区自治的理性选择.通过分析广州市湛露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的理性选择和多元博弈,试图表明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居委直接选中所处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威海市居委会建设在办公用房、工作人员待遇等方面都解决得较好,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也较合理。但是从社区建设要求居民委员会作为城市居民的自治性组织,代表辖区居民的共同利益,广泛联系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增进居民互动的角度看,尚存在一定问题:居委会的设置不适应城市发展要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居委会设立明显滞后于城市的发展。许多生活小区,大量居民已经进住,居委会却迟迟没有设立,或者虽然设立了,却迟迟未能配备工作人员。解决办公用房。据了解,仅城区范围内近几年形成的生活小区没有设置居委会组织的…  相似文献   

18.
黄荣贵  桂勇 《社会》2011,31(6):1-21
“社会资本的后果”是社会资本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现有研究倾向于认为,中国城市社区中的集体性社会资本对社区参与具有积极的影响。本文认为,由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参与都具有多个维度,两者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基于2006-2007年在上海收集的调查数据,本研究使用多层次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了集体性社会资本对三种类型的社区参与(抗议型、体制化与公共型参与)的影响。统计结果证实了社会资本与社区参与之间复杂的联系。此外,对多层次模型的方差成份分析发现,社区社会资本可以解释60%或更多的社区间的差异。这说明,社区参与的影响因素不仅取决于居民的个人特征,还取决于居民所在的社区特征。  相似文献   

19.
论社区居委会矛盾纠纷的舆情疏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社区内的矛盾纠纷日趋复杂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矛盾纠纷的调解作了深人研究。舆情疏导是社区居委会矛盾纠纷调解的重要方式,是社区居委会把社区居民的现实舆情作为矛盾纠纷调解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科学的、有针对性的疏导方法来化解矛盾,从而最大限度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社区针对矛盾纠纷的舆情疏导具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贺芒  杨童节 《创新》2021,15(4):1-11
提升社区居民参与水平和质量是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与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为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有必要研究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行为动力.理性选择理论认为,社区居民的参与动力主要是资源获取与价值追求,文章据此将城市社区居民参与分成四种类型:主动依附型参与、被动依附型参与、主动独立型参与、被动独立型参与.文章通过分析C市3个社区的实例,认为主动独立型参与效果最好,能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并提出应以扩大居民参与的收益、降低居民参与的成本以及规范居民参与的过程等方式促进其他参与类型向主动独立型参与转变,实现社区治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