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系《红楼梦》文本、脂批和明清中长篇小说创作与批评的大环境,从脂批中的“幻笔”去分析“钗黛合一”是其关键所在。“幻笔”是指《红楼梦》在叙述过程中,从选材到情节设置,总是迂回曲折,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能够紧紧吸引读者的创作技巧。于宝钗和黛玉而言,则是指在小说情节发展进程中,二人由性格上的对立到心理情感需求上的和好,再到相契相知的起伏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正像世界上所有的文学大家都创造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象一样 ,泰戈尔也不例外。泰戈尔短篇小说中出现的“恒河”、“童婚”、“寡妇殉葬”、“种姓”、“奶牛”等意象及诸多的“僧侣”意象所体现出来的浓郁的“印度性”和印度意味 ,不仅令中国读者耳目一新 ,且难以忘怀。鉴于他的短篇小说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和他的诗人气质 ,作品中往往多“仿象”、“喻象”和“兴象” ,则很少“抽象”。泰戈尔短篇小说中的审美意象之所以令人着迷 ,主要在于它具备了这样四个审美特征 :1 绘画美和音乐美的完满结合 ;2 强烈的抒情色调的诗意笼罩 ;3 浓郁的宗教意蕴和人性意味 ;4 令人目不暇接的奇思妙想  相似文献   

3.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作家、社会主义文学创始人和奠基人、卓越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高尔基在《一个读者的札记》(原稿之标题是《谈人与文学》,后来又改为《谈人》)和《俄国文学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文学》等文学论著中,曾经多次提到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关于人和文学的问题。高尔基说:“使我感到兴趣的,是年轻的文学怎样处理一切戏剧、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主人公的问题,怎样处理‘生活的主人’——人的问题”。高尔基对于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怎样处理“人的问题”的提出,首先是建立在他对人类文学经验的全面总结的基础上。高尔基不仅总结了俄国和欧洲古典文学  相似文献   

4.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以“短篇小说之王”蜚声世界文坛.他的脍炙人口的名篇《项链》则是“短篇小说之王”王冠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项链》一八八四年发表在《高卢人日报》上.小说以女主人公玛蒂尔特想项链、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等情节发展的基本线索构造全篇.所以作品本身就是凭作者匠心组合的,珠玑相连的“一串项链”.  相似文献   

5.
赛珍珠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籍女作家,虽然遭受到不少的批评,却也获得世人称赞。在她的众多短篇小说里,精湛的情节设置、巧妙的称谓、生动的词汇表述都使其小说可读性更强、文化意义更深远。通过对其短篇小说写作特色的分析读者不仅发现赛珍珠把中国真实客观地介绍给西方读者,而且体会到拥有中西双重文化背景的赛珍珠对中国人的热爱和同情。  相似文献   

6.
自从鲁迅的《狂人日记》问世后,已经有许多对这篇短篇小说的比较研究。斯威夫特的《一个温和的建议》以十分辛辣的讽刺,揭露英国当局“吃人”的嘴脸,其一本正经背后的荒谬和鲁迅先生《狂人日记》主人公满嘴胡言背后的真实,在表现同样的主题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位作家的艺术追求反映了各自的文化传统,殊途同归,都很好地体现了“救救孩子”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泰戈尔短篇小说的诗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戈尔短篇小说独特的风格中最为鲜明的东西就是其中的诗化特征。本文全面阐述这一特征,并提出印度诗学中的“味论”加以说明。从而证明泰戈尔的短篇小说不仅在语言和激情方面而且在创作准则和理论基础上都与诗歌攸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海明威《等待的一天》的主题和艺术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等待的一天》为例 ,剖析了海明威的“冰山原则”的写作风格、语言特色和主题坐标 ,阐明了海明威在其短篇小说中以简练的文字、消解了的情节和深刻的寓意揭示了“迷惘的一代”的精神状况和对生命意义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印度当代著名评论家圣·笈多的《伟大的哨兵——罗宾德罗那特·泰戈尔研究》(中译名《泰戈尔评传》),①对泰戈尔的生平、思想及创作做了比较系统的评论。他的许多见解都颇有见地,尤其他又是“对泰戈尔和泰戈尔所创造的文化最为熟悉的那些人之一”,②所以,这部研究著作对于我们了解泰戈尔其人其文,有着十分有益的帮助。如果我说,我在拜读过程中对某些看法产生歧意,绝没有不恭敬之意,而纯粹是学术上的研讨。例如作者在该书的第十章对《河边的台阶》、《玛莎》两个短篇小说所作的评论,就引起了我不同的看法。在谈到《河边的台阶》时…  相似文献   

10.
关于《红楼梦》的主题和主线,是当前深入开展“评红”过程中,大家关心并有不同看法的问题。我们也想谈谈自己粗浅的意见。主题是贯穿全书的中心思想;主线是贯穿全书情节发展中的主要脉络,它把足以显示人物性格发展的各个事件联成一个整体。一部长篇小说往往有众多的情节线索,但不管怎样纷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对偶然性的阐释为小说创作运用偶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从小说流通的角度说.创作主体解释世界的企图、小说本体的娱悦功能以及读者的好奇心,构成了小说运用偶然的必然性。随着小说观念、形态的演变,从神话到英雄史诗,从传奇到现代意义上的小说,小说创作基于摹仿的对偶然性的运用,演化为再现生活和塑造典型。偶然性淡化了.必然性强化了。但在展示必然的过程中,偶然性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于是,研究偶然,解释偶然。发现偶然中的必然,建立偶然事件间的因果联系,从故事到情节,成为小说运用偶然的新方式。后来,为了使偶然事件为读者顺理成章地接受,小说对偶然性的运用,采取了使偶然带上必然性特点的方法。所以说,小说创作对偶然性的兴趣是历史性的。  相似文献   

12.
在短篇小说《拍卖第四十九批》中,作者品钦设置了巨大的情节迷宫和语言迷宫,这些迷宫往往让读者感到小说晦涩难懂。本文试图从后现代思想及其与启蒙思想的关系入手,揭示《拍卖第四十九批》的解构特征,发掘它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3.
李渔短篇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能够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这得力于他在小说创作中的创新求变,使小说篇篇都有它的新生命,令读者感到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4.
罗伯特·库弗的代表作《公众的怒火》通过对美国真实的历史事件“罗森堡间谍案”的改写与虚构反映了当时冷战时期美国人盲目的爱国主义情绪。小说的叙事打破传统的线性结构,在情节和结构上呈现出空间效果。然而对这部小说的多数研究集中在叙述人、叙事模式及叙事时间上,忽略了对其空间形式的研究。美国评论家约瑟夫·弗兰克的空间形式理论认为现代小说打破时间流,呈现出空间性。文章基于这一理论分析小说中的并置、碎片化叙事、蒙太奇等后现代主义写作技巧,探究小说中的时间向空间的转向,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后现代作品中所表现的空间立体效果,为后现代历史小说的评价体系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创作 ,从内容到形式都改变了人们以往对小说的定势认识 ,形成了独特的“博尔赫斯风格”。本文以侦探小说《叛徒和英雄的主题》为缺口 ,从“想象与侦探小说”、“艺术虚构与历史真实”、“迷宫手法与迷宫主题”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古希腊悲剧和哈代悲剧小说的比较研究中,较常见的是以命运观和人物性格为中心进行对比。可是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古希腊悲剧的核心是情节;哈代也认为对小说而言,情节或者说结构的重要性胜于人物。因此,以情节为中心进行比较研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在亚里土多德看来,好的悲剧情节必须要有发现或突转,二者是引发观众怜悯或恐惧的关键要素。哈代的悲剧小说中众多的偶然或巧合与其说是古希腊悲剧中命运观的反映,不如说是哈代巧妙地运用了古希腊悲剧情节中的发现或突转。通过对哈代短篇小说《同乡人》的分析,可以印证此观点。  相似文献   

17.
不可靠叙述是当代叙事理论中一种重要的叙事策略。美国短篇小说家雷蒙德·卡佛在其短篇小说《毁了我父亲的第三件事》中,对重要情节的省略、空缺以及含混的叙述,造成了叙事和文体层面上的不可靠。作者运用不可靠叙述这一技巧,邀请读者与文本中人物、叙述者、隐含作者积极互动,以感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彰显人物性格的异化。文本中所发生的事件对叙述者"我"的深刻影响,深化了小说主旨,于冷静疏离的叙述中,展现出生活中荒谬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擅长短篇小说的创作。他的很多作品都是以对话展开情节,陈述故事,阐明主题,用简单的字眼表现极为丰富和强烈的思想感情。通过分析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天的等待》中的对话,展现小男孩在面对"死亡"时表现出的镇静与坦然。  相似文献   

19.
一篇优秀小说,无论里面所写的哪一笔,都应当是对创造艺术形象、表现主题思想有切实的价值的。作为“五四”时期辉煌战斗进军号角的短篇小说《孔乙已》,更是这方面的典范。《孔乙己》从它产生之日起迄今,影响甚大,不少文学评论家和教育工作者为它激扬文字,写下了大量的评介文章。但是,在“孔乙己”的命名及其“笑声”、“粉板”的艺术处置上,还谈得不多,虽有论及,却很少有专文从它们既独立又联系的关系处置上进行评述,然而,在一定的程度上,这些又正是小说吸引读者,使之心情激动、体味广远的妙笔所在。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人一生常常碰上些“偶然”。一个作者或一部作品也时与“偶然”结缘。照实说,拙作《月迷津渡》,这回能忝列全国首届报纸文艺副刊好作品一等奖十四篇之一,确实大出所料。我认为,这纯属“偶然所得”。偶然也罢,幸运也罢,对我都无关紧要,倒是时有读者来信要求我谈谈写作体会,却使我感到为难。谈吧,着实惭愧;不谈吧,却之不恭。两弊相权取其轻,谈就谈吧。简单说来,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日胸臆有真实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