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春秋时期贵族的婚姻由于受等级性、家族性原则的影响,反映在其婚姻生活中的政治性色彩极浓.而致使婚姻当事人的自主性极弱.家族性原则不仅产生了其婚姻生活的畸形.也基本消灭了其婚姻生活中的爱情的基础.贵族婚姻等级性特征则要求贵族各等级的娶妻纳妾的人数和妻妾的地位必须符合礼制规定,还要求贵族家族缔结婚姻必须在相应的等级内进行,其封闭性是显而易见的.婚姻在贵族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也有微妙的作用.毕竟,春秋时期贵族的统治实质是家族统治,婚姻对其政治统治的作用,也能从家族生活中体现出来:它不仅具有保家庇族、繁衍家族的作用,也有依靠缔结婚姻、依托高门做法.以获取某种、政治、经济利益的目的.而且,一旦缔结不慎,就会导致亡族、衰族的危机发生.因此,为家族计,有利于贵族的婚姻就促成,不利于者就千方百计地消灭之,压制之,这便是贵族婚姻的最高原则.  相似文献   

2.
西周春秋时期的贵族和国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周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由氏族部落进入国家和阶级社会的时期。因此,西周春秋时期的贵族和国人还有很浓厚的氏族贵族和氏族成员气质。他们权力很大,保存了氏族贵族和成员的民主权力。这时的中国还在集权与民主分庭抗礼阶段。 下面分贵族、国人两部分,略述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3.
春秋时期,经历着礼崩乐坏,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当时贵族们在这一时期建立新秩序的努力。在这一维新政治发展过程中,礼、仪分立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礼与仪的分辨,仪式化的政治行为由于较低的政治效用而被贵族们放逐到政治之外,对礼则进行了改造,贵族们或仰仗武力,或抽绎传统文化,加强了礼的政治效用。可以说,春秋时期的维新政治是伴随着礼仪分立而进行的。这种分立无疑表明了春秋时期贵族社会认识方式的变化,甚至可以说认识方式的变化是这一时期维新政治更为核心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春秋时期国人的斗争已作了颇多的研究。虽然许多研究者认为在这一时期国人的斗争比奴隶活跃,但却没能把国人的斗争与奴隶的斗争、新兴贵族的变革运动作深入的比较研究,因此,也就没能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促使井田制崩溃中所起到的不同的历史作用。笔者认为,国人的斗争是春秋时期阶级斗争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国人的斗争引起了奴隶的大规模逃亡和新兴贵族的变革,并最终导致井田  相似文献   

5.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贵族男女为了恣情纵欲,往往置个人政治地位与身份而不顾,甚至为了达到一己之私,不惜以权势为手段诉诸武力,由此性别关系亦成为各诸侯国内乱外争的诱因之一。正是由于其产生的严重后果,“男女之别”开始成为社会的主要行为准则,婚姻礼法得以推行,性别隔离制度开始建立。这种对性别关系的调整和规范,对于家庭的稳固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加深了对妇女的束缚与压迫。  相似文献   

6.
春秋依附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附关系是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依附关系的产生可以追溯到西周春秋时期。春秋时的依附关系主要表现在私徒属对于主人的依附。私徒属是随社会分化而产生的社会群体,他们依附于其贵族主人,要为主人效忠。同时他们又是主人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私徒属是贵族的私有领民,不受国君直接控制,在社会等级体系中属于士集团。私徒属对主人的依附主要是政治依附,和秦汉以后发展起来的人身依附、经济依附相比,有着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7.
春秋时期的人物品评活动盛况空前,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品评人物的高峰。这一时期处于思想前沿的是贵族君子,他们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圈。他们在政治外交活动和思想交流活动中常常品评人物。贵族君子和史官的思想在这一时期出现合流的倾向。贵族君子和史官成为这一时期人物品评的主体。《左传》就记载了大量的发生于贵族君子这一文化圈的人物品评事例。其中可以称得上人物品评盛会的大型活动有三次。分别是虢之会:郑行人公孙挥品评各国大夫;垂陇之会:赵孟请赋诗以观郑国七大夫之志;延陵季子遍评各诸侯国政治精英。  相似文献   

8.
论周代列鼎制度的嬗变——质疑“春秋礼制崩坏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列鼎是周代贵族身份等级的标示物 ,列鼎制度在周代贵族礼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该制度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沿革、等级构成的变迁。从列鼎制的嬗变来看 ,那种认为春秋时期礼制废弛的传统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春秋时期晋国为了消除同姓兄弟对国君地位的威胁,采取“尽逐群公子”甚至“灭公族”的手段,使晋国公室大大削弱。与此同时,晋国建立起尊贤尚功制度。而由于当时世袭制度不能消除,因此军功贵族向世袭大族嬗变,进而逐渐垄断了晋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权力,最终导致了“三家分晋”的结局。世卿世禄制度是威胁晋国的最危险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从《左传》《国语》《周礼》等传世文献和相关金文中可以勾勒出春秋时期鲁国官制与爵制关系的概貌。春秋时期鲁国爵等与所任官位的高低大体上是一一对应的。随着数百年间官职的变化,爵等有时也小有变动。爵的地位明显居于官之上,鲁执政三卿的日常政治活动并不限于其任官的职能;在礼仪场所及外交场合中的地位排序亦由爵等来定。春秋时期"官"的作用更多是职司上的,而人们当时的社会地位则是由"爵"的高低来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南阳之申在西周春秋时期的战略地位魏仁华申国,是我国历史上西周、春秋时期著名的古国之一,它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诸方面在当时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关于申国的地望、军事战略地位以及灭亡年代等,不少专家学者都发表过精辟独到之见解,本文在此基础上,也谈一点自...  相似文献   

12.
唐末五代将帅身后的女性,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虽然她们人数不算众多,但是由于她们与将帅生活贴近,因而对将帅、对历史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为了谋求政治、军事利益,将帅们在多方面利用了他们身后的女性。受时代的影响,这些女性虽然也有过荣华与安逸,但她们的人生结局却大多不幸。透过唐末五代将帅身后女性的生存状态,可以窥见封建时代妇女的地位及其命运。  相似文献   

13.
强大的王权与衰弱不堪的贵族,一直是人们对都铎王权与贵族关系的传统看法.实际上,强大的王权并不完全是建立在软弱无能的贵族基础上的.都铎王朝的贵族政策充分反映出王权与贵族休戚与共的关系,王权离不开贵族,贵族也离不开王权,二者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共生关系,他们之间的合作远远超过冲突.尽管这期间也曾出现过一些波折,但都铎王朝贵族的政治地位依然是稳固的.  相似文献   

14.
雅典贵族与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坛上的贵族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雅典贵族主宰民主政坛的现象,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一、雅典贵族与众不同的生存环境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使他们不自觉地扮演了民主政治的推动者的角色;二、雅典文化价值体系的贵族性使贵族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处于众望所归的地位;三、贵族的商业化使他们在经济行为上与工商业者趋于一致,成为他们在政治上充当工商业者的代言人的物质基础。但是,伴随工商业者的阶级意识和权力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伯里克利之后平民工商业领袖的崭露头角和公民大会对政治事务的全面控驭,意味着民主政治日益显露其真实的社会基础。因此,贵族领袖现象并不否定民主政治的基础在于工商业这一根本命题。  相似文献   

15.
卫国是春秋时期重要的诸侯国之一。春秋时期卫国在诸侯国中地位的变迁历经了三个阶段:公元前770年-公元前660年是卫国国家地位的急剧下降期,公元前659年-公元前546年是恢复和稳定期,公元前546年-公元前453年左右是卫国日趋衰亡的时期。卫国在诸侯中地位的变化除了其自身政治、地理等因素外,也与春秋时期整体政治格局的变化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6.
在春秋时期,龟卜作为传达神灵意志的媒介被淡化了,而在贵族阶级的政治传播、人际交往中却频频发挥作用.在许多时候,它实际上是一种服务于人事的政治装饰品,与传统"礼"法相通.贵族阶级在信息传通中把它借用来作为文饰的幌子,以增强传播的效果.卜官地位的衰落以及对自身职业的否定,昭示了隐藏在龟卜中的欺骗性已日益为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17.
荷马时代之后所形成的希腊各邦,初时盛行的是“贵族政制”,在这种政制下,掌握政权的只是范围极其狭窄的世袭贵族阶层,他们本身并不能构成为公民集体,因而尚不能被称为城邦。但到了公元前七世纪,由于贵族与平民矛盾的加剧,古希腊社会出现了一股强劲的“正义”思潮,并进而引发了广泛的立法活动,正是这些活动使得希腊各邦社会下层的基本权利得到了保障,各邦才形成了公民集体,公民政治才最终得以确立,希腊各邦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邦。  相似文献   

18.
本文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西周春秋时期存在的氏族民主制度。作者从西周春秋时期“民”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出发,论证当时的“民”不是奴隶,而是自由民,并进而阐明了当时氏族民主存在的社会基础,以及氏族民主的形式和作用。笔者认为研究我国古代的氏族民主,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出土的鲁国有铭媵器共31件,均系战国以前所制。有铭媵器在鲁国有铭器具的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反映了鲁国贵族对陪嫁礼俗的看重。从赠送数量来看,多数出嫁者每人只接受一件有铭媵器,接受多件的情况较少。从媵器种类来看,食器最多,其次是水器。用水器铸刻媵铭的现象在春秋时期逐渐增多,与当时贵族对联姻政治的重视有关。  相似文献   

20.
非婚生子问题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和民族之中,也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都存在的一种现象。不同时期的非婚生子在社会生活中的身份和地位是不同的。本文以《左传》的一些记述为主论述春秋时期非婚生子的身份地位及其成因。春秋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期,举凡社会经济、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