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改革日益深入、社会转型加快步伐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感到人的素质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与行业教育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那么,怎样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如何看待素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笔者对此谈些浅见.一、正确把握素质与素质教育的内涵对素质内涵的理解,学术界大体有三种观点.一是狭义的理解,即“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的特点,包括神经系统、感觉运动器官以及大脑的特点”,而且它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是先天禀赋.这种遗传素质对人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二是广义的理解,即主要从后天形成上理解,认为素质是人的基本品质,是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品质结构.三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理解,即认为人的素质是在其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之间的持续互动中被“激活”的.“激活”是个心理学名词,指外部事物对生物体所蕴藏的某种功能施以刺激,使其得以显现的过程.因此,第一种观点可以称作“天生论”,第二种观点可以称作“造就论”,而第三种观点则是“激活论”.天生论的代表人麦克杜格尔说过“先天的或遗  相似文献   

2.
素质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是人的先天遗传禀赋与后天环境影响、教育作用相结合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结构.促使受教育者形成这一基本品质结构的教育就属于素质教育,学生素质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艰苦的思考实践和终身的自我磨炼.  相似文献   

3.
“人格本位”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教育在我国是 80年代末 90年代初提出的 ,当时是针对中小学“应试教育”而言的 ,是一个全新的基础教育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改革以及学生自我完善的需要 ,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领域 ,已由原先的仅仅是基础教育大大地拓宽为整个大教育。关于素质的涵义 ,随其作用的扩大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 ,已由其原指先天性的生理条件 ,发展延伸为先天与后天的结合 ,而经过拓展了的涵义是指由先天的遗传条件及后天的经验所决定和产生的身心倾向的总称。即人的素质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它是针对人的思考和行动能力而言的 ,通常对于素质的理解涉及三…  相似文献   

4.
所谓“素质”是指个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且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其内容包括人的思想、知识、心理、身体等诸多方面。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指以全面提高公民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因素、劳动技能以及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普遍提高国民素质,既是一次具有伟大意义的希望工程,又是一项发挥人才潜能的极其浩瀚的巨大工程。要完成这一工程,需要加速发展基础教育并全面实现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是我国上个世纪 80年代以来在教育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要实施素质教育 ,首先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一词 ,是一个生理学、心理学概念。从目前来看 ,人们对这一新概念的认识虽然还有着一定的差异 ,但大都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解 :一是素质包括先天和后天两方面的因素 ,在人的素质发展中 ,先天因素是条件和基础 ,后天因素则更为重要 ;二是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与环境和教育有着紧密的关系 ,通过教育可以激发和改变人的素质 ;三是素质是人的较为稳定的、并在很长时间内起作用的基本性质和品质。总的来说 ,素质就是…  相似文献   

6.
关于人的素质的两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的素质是人的属性、特性、本质在现实的人身上的具体实现。先天生理条件是人的素质的自然物质基础 ,但作为人的素养和品质主要是后天教育和训练的结果。人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因而人的素质也是由自然、社会、职业等多层次 ,德、智、体、美、情感、实践等多方面要素所构成的系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就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使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的社会诸因素的影响相结合,挖掘和发挥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充分发展自己打好基础的教育模式。一、素质教育的内涵特点人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等方面。它主要是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和教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基本品质。教育作为社会现象,是使人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完成社会化过程的基本途径。现实社会中人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主要取决于他所受教育的程度和教育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所谓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人的素质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某些素质上的缺陷是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补偿的。简单地说,素质是指人完成某类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由此可见,人的素质是完成一项工作的条件,而人的素质的高低,与后天的实践与学习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生素质教育特点、内容及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素质教育的特点、目标及内容等方面再度探讨新形势下针对大学生如何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培养和完善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以及审美素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智慧和个性品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确定思想道德目标、文化科学目标、心理情感目标、身体技能目标,并为目标的达成划分出不同的能力等级。当今社会已进入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知识的积累与变迁日益加快的信息时代,人们生存与发展必需的知识范围被急剧扩大了,个体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具有社会性、创造性和整合性。当前提出的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它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0.
所谓职业素质是指从事专门工作的人自身所具备的条件。每个劳动者,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品德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审美素质等,当然不同职业对以上五种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人对职业的适应与不适应,主要取决于人的职业素质是否达到了职业对人的要求。不同职业对人的不同要求就是对人的适应力的特殊要求,也就是对劳动者素质优势的特殊要求。如果缺乏素质优势,那么即使职业岗位给人提供的条件再好,也将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11.
“素质”是人先天已有的和后天再成的生理的与心理的综合特点。而“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所以,“素质教育”的内涵应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加以理解、才能做到全面。  相似文献   

12.
"信息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是人们获取、评价和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加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应建立信息素质教育专门机构,提高教师本身信息素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并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营造信息素质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3.
面对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教育教学改革又面临着一些新的课题 ,其中一个较突出的问题是在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 ,相对忽视了学生素质教育。作为石油中专人才培养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 ,关系到培养的人才如何适应 2 1世纪社会和石油工业的发展 ,也是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面临的主要任务。这里笔者仅就这一问题略论一二。首先 ,我们说素质。何谓素质呢 ?广义的素质是指影响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未来发展力 (或发展可能性 )的基本品质。这种基本品质是在受教育者先天生理条件基础上 ,受后天教育、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职业素质的培养除了依赖于专业学科之外,还必须贯穿于其它学科的教学之中,体育学科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合作意识与能力、竞争意识、积极而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等方面的作用尤为明显,因此,在职业素质的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配角与主角     
毕业,意味着一个旅程的结束,也意味着另一个旅程的起航。挥别母校,面对陌生的职场,如何从一名学生顺利转型为一个职场人, 你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职业素质》将通过可读性较强的小案例告诉你怎样才能在职场上赢得青睐! 所谓职业素质是指从事专门工作的人自身所具备的条件。每个劳动者,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品德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审美素质等,但不同职业对以上五种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人对职业的适应与不适应,主要取决于人的职业素质是否达到了职业对人的要求。不同职业对人的不同要求就是对人的适应力的特殊要求,也就是对劳动者素质优势的特殊要求。如果缺乏素质优势,那么即使职业岗位给人提供的条件再好, 也将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16.
白纪 《金陵瞭望》2006,(11):45-45
从本质上讲,职业道德是对社会行为个体履行岗位职责的一种规范,是按照职业操守规定对人的行为应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基本层次的要求,主要通过职业教育的手段,通过启迪人们的道德觉悟,激励人们的职业感情,强化人们的道德意志来养成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在现实社会里,职业道德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软性约束”,主要体现为行为规范所约定,单位纪律所强调,社会舆论所监督。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这一基本要求,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关于哲学在基础教育中运用:(一)我国以往的基础教育只注重对学生认知内容的教育,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阶段特点,以及知识更新的快速性、总量的无限性、传播的广泛性等特点,要求在基础教育中加强科学的思维方法的培养;(二)哲学在基础教育中的运用是由哲学指导其它各门学科研究的本体功能决定的,哲学所包含的内容原则,对于加强学生个性化品质的培养,增强积极主动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都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农民素质状况及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分析农民素质调查入手,指出提高农民素质主要是提高农民的智力素质,并从吉林省农业现代化与农民素质的关系方面论述了提高农民素质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抓好文化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组织劳动力转移培训、普及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等措施来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在于教育。正因如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科教兴国”这一伟大战略。实施科教兴国,一定要优先发展教育。而教育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人才素质教育的问题。1素质和素质教育何为素质?《教育学大辞典》认为:素质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等,都是个体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素质教育是指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提高人的独立性、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作品质,使人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  相似文献   

20.
曾永雄 《新天地》2011,(10):188-188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企业员工的道德,更大意义上体现为一种职业道德,它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