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茅盾文学奖的设立本身就是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学制度现代化探索的一种必然结果,在1978年文学评奖制度化的要求下,即使没有茅盾先生的特别请求,设立某种专门针对长篇小说的全国性文学大奖本身就是历史的一种必然要求.这样一来,1978年文学评奖制度下的全国性文学评奖的运作机制,及初步形成的社会主义文学规范,依然从根本上规约着当今茅盾文学奖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从文学制度的角度,论文认为1978年文学评奖制度的建立,是中国文学制度现代化的一种建设性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前,国家力量难以建立起现代性的文学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来,对文学进行调控和管理的制度性力量又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批评斗争方面。而1978年文学评奖制度的建立,是文学制度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重要的一步,也是与前"新时期"文学活动真正断裂的开始。虽然由于"文学场"的结构有了质的变化,这种文学评奖面临众多批评,但其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3.
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学评奖及评奖机制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种客观的和历史的分析,以此来探索影响和制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学评奖及评奖机制上的某些必然的和历史的因素.提出文学评奖绝非单纯的价值判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出现在国内文坛的不同类型的文学评奖及评奖机制上相应的某种特点,是文学场逻辑和文学评奖在文学场中所占位置的张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从文学制度的角度,对文学评奖这一范畴做出了一种历史性的研究。论文提出,文学评奖作为文学制度的一个面向,它本身也是社会现代化和文学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产物。一方面“制度”与“文学”的关系,以及“评奖”与“文学”的关系必然会投射于文学评奖之上。同时,作为具有某种独特性的文学评奖的出现是与社会现代化和文学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特定因素紧密相联,而这些特定因素在相当程度上界定了文学评奖。在这两个方面的制约下相应地形成了文学评奖及评奖策略上的某种特点。  相似文献   

5.
回族素来和伊斯兰文化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和密切的现实联系,朝觐作为回族穆斯林的宗教功修之一,体现在文学创作上是一种融合了伊斯兰信仰和中国少数民族具体语境的书写。这种书写不仅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回族文学的表述空间,而且对把握新时期以来回族文学的发展、厘清宗教与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关系,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整体格局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民族化与现代化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两大方向,新时期文学民族化追求是现代化追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寻根文学的民族化追求是新时期文学民族化意识高涨的结果和表现,对整个新时期文学的民族化发展和建设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寻根文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民族化努力,体现了新时期文学民族化追求的成就。但寻根文学也是新时期文学民族化追求的顶点和终结。自此,新时期以来中国作家们雄心勃勃的民族化追求,终于走向了瓦解。  相似文献   

7.
诺贝尔文学奖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世纪以来,诺贝尔文学奖在肯定杰出成果、引导世界文学发展方向上功不可没,它无形中已成为20世纪世界文学的重要参照系,但其中也颇有争议之处,每个时期的评奖标准有很大差异。回顾评奖的历史,追寻其原因,对文学创作和美学标准的探索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柳青是十七年文学时期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创业史》以其宏大的艺术视野和真实的生活描写成为了十七年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柳青在文学之路上凝聚了一种精神人格,体现在他本人及其文学作品中,被人们称之为"柳青文学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他的历史意识、使命意识、献身精神、恋土情结等方面。柳青精神被新时期陕西作家传承并逐渐发扬光大,成就了新时期陕西文学的辉煌成就。同时,柳青精神对当下文学也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值得当代文学发扬传承。  相似文献   

9.
在文学理论研究中,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历来都是文论工作者经常关注的一个重点。尤其自"五四"文学革命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学与政治往往相互交织,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文学与政治关系的梳理带来难度。文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也总是渗透着政治的影响,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论争往往就成为各种学说产生的思想背景。因此,文学的本质或本体的相关理论作为文学与政治关系的一种理论体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二者关系的亲疏变化。文章以"文学本体论"为切入点,对五四以来中国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共识"是"新时期文学"的价值核心,而1980年代在广泛的文学活动领域内形成的具有公共领域幻象的新型交往空间,则是"新时期共识"生成的基础.文学刊物、文学社团和大学是建构新的文学交往空间的主要机制化领域.虽然在意识形态转型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因为缺乏成熟的市民社会作为基础,新生成的文学交往空间归根结底还是"被操纵的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国文学在形式上经历了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伤痕文学"到马尔克斯魔幻叙事式"寻根文学"的过渡,这种文学形式的转变以及寻根文学的诞生,体现了新时期创作群体对社会认知的调整,他们试图寻求一个更好的方式来认知和描绘新时期的社会现实。在新时期文学进行自发调整的同时,诞生于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给具有相似社会困境的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带来了理解当时社会现实的新的认知方式,促生了寻根文学独特的魔幻叙事方式。在对魔幻现实主义进行本土化的过程中,寻根文学创作主体也进行着审美创造,赋予了现代主义和人类生存境遇问题以新的涵义,从而突出了寻根文学的世界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文学站在时代前列,自觉地推动历史前进,在更纯粹的意义上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学的本质。新时期文学高扬改革开放的时代主旋律,文艺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新时期文学所塑造的社会主义新人是认定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为之奋斗的普通人。新时期文学在艺术上较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不少名篇佳作。新时期文学还主动吸收了外来文化因子,在尝试和借鉴中,不断丰富着文学表现复杂的社会人生的手段,党在新时期的方针政策与人民利益的高度一致是新时期文学繁荣最深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作为宁夏唯一的省级文学期刊,《朔方》参与建构且见证了新时期宁夏文学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朔方》的行政归属、功能定位、历史变迁和三次重要改版的梳理,可以看出,《朔方》在竭力扶植本地作家、构建特色地域文化、规划文学展开方向这三个方面有效地介入了新时期宁夏文学的发生。在此意义上,理解新时期宁夏文学,需要从发掘入手,以整理为纲,通过地方性文学史料的多元化,拓宽宁夏文学的研究视野,呈现其丰富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自上世纪末期以来,我国社会文化的主流成分就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在传统意义上一直处于从属地位的大众文化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渗透到社会各界人们的思想当中。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作为文化形态之一的文学自然也会发生一定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体现在文学内容与形式上面,还体现在文学创作与文学传播这一层面上来。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文学站在时代前列,自觉地推动历史前进,在更纯粹的意义上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学的本质。新时期文学高扬改革开放的时代主旋律,文艺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新时期文学所塑造的社会主义新人是认定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为之奋斗的普通人。新时期文学在艺术上较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不少名篇佳作。新时期文学还主动吸收了外来文化因子,在尝试和借鉴中,不断丰富着文学表现复杂的社会人生的手段,党在新时期的方针政策与人民利益的高度一致是新时期文学繁荣最深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女性文学以强烈的女性意识与时代社会进行了充满生机的对话,表现出对男性话语的挣脱、对自我的超越和建构,给文学带来了崭新的景观。  相似文献   

17.
"世界文学"图景是建构的产物,依赖于文化历史语境,也因此会随着文化历史语境的变迁产生变化。《世界文学》作为新时期主流翻译文学刊物,参与了"世界文学"图景的建构。和建国初期以及"文革"时期相比,新时期中国文学视域中"世界文学"图景发生了明显变化:就国别而言,从苏俄文学的"一枝独秀"转变为各国文学的"百花齐放";就文学类型而言,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转化为"西方现代派";就作品选择标准而言,从"革命""进步"过渡到"经典性"。这其中有文学期刊内部的直接原因,主编和主办机构的专业化;有历史文化语境的影响,"双百""二为"方针的提出;也有中国文学场域内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叙事性文学的形象性主要体现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冲破了极左思潮关于人物形象塑造的各种清规戒律之后,新时期文学呈现多样繁荣的局面。本文简述了新时期文学人物形象变迁的轨迹,并认为文学形象的变迁是社会生活、时代特征和文学观念的迅速变化体现于文学创作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寻根文学的民族化追求是新时期文学民族化意识高涨的结果和表现。内容、形式上多方面的民族化努力体现了民族化追求的成就,但其意义上的虚空和内容上的故事化、传奇化的走向,使寻根文学民族化追求走向了片面和形式。寻根文学对民族文化的“根”的夸张、放大式的集中写照,在充分展示民族化的同时,也导致了“后殖民主义文化景观”的出现,最终使得80年代中期中国作家的民族化追求走向了瓦解。  相似文献   

20.
视觉化时代的文学面临挑战。文学为影视艺术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资源,影视的商业性、娱乐性和通俗性影响着文学的创作和发展,经济利益的诱惑使得作家主动寻求文学与影视的迎合和趋同,文学的审美性和精英化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和消解,体现出媚俗化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