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新修改的中国收养法自1999年4月l日实施后,由于已经有孩子或已收养过孩子的家庭再次申请从中国的福利院进行收养时将不再限于申请收养孤儿或有残疾的儿童,我们预计中国各福利院中有残病的儿童的收养数量可能有明显的减少。在我们多年来从事中美间收养工作的经历中,成功的大龄病残儿童的收养往往是社会效果最好,对收养家长和被收养儿童双方都有巨大收获的、最感动人的收养实例。在美国的确存在着一定数量的主动寻求收养大龄病残儿童的父母。这些美国家庭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的主动需求,和在中国各福利院中的大龄病残儿童对家庭的需要结合…  相似文献   

2.
健康快读     
快乐可以被遗传?1最新的研究指出,快乐可能部分源于继承了父母的生活经历,实验胚胎学研究表明,生活经历以及一个人的生存环境可以影响基因表达,伴随不同情绪的脑化学物质,进而影响精子和卵子,这类化学物质会改变细胞中特定基因的表达方式,而这些细胞最终融合形成下一代——进而影响孩子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与各式各样的数字技术打交道是澳大利亚许多儿童的生活现实。在澳大利亚有 1 1 0万家庭上网 ,而这些家庭中的 2 /3有孩子。鉴于目前幼儿教育系统中还很少使用计算机 ,而网络的使用更为少见 ,所以澳大利亚 8岁以下儿童更多地是在家庭中 ,而不是在教育环境中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在家庭中和在教育环境中对数字技术的态度和体验是有很大区别的。幼儿教育者曾开展有关 8岁以下的儿童是否适宜接触和使用网络的争论 ,许多教育者和家庭认为 ,数字技术的使用更适合于大一些的孩子。相反 ,一些研究表明 ,数字资源对于早期学习是适宜的 ,它与积木、图表…  相似文献   

4.
天下看点     
正澳大利亚:野外生存成学校的必修课澳大利亚的营地教育与学校教育密不可分,政府立法规定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参加一周的营地教育。营地教育是为了锻炼孩子们的创造性和团队协作能力。户外环境下对孩子进行领导力培训,让孩子的社交能力得到提高,这是在学校和家中学不到的宝贵经验。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离开父母生活,自己动手实践,还会有相互对抗、生存逃生等有难度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低保公示制度可能导致权益纠纷。从法律上讲,隐私是指有关个人生活领域的一切不愿意为外入所知的事情。私人活动、个人信息都属于隐私范围。贫困反映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属于个人信息的一种,可以视之为隐私。实施低保公示制度,将贫困家庭的收入情况进行公布,在接受社会对低保工作监督的同时,可能造成个别群众对贫困家庭的歧视,尤其是贫困家庭儿童可能由此产生自卑心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实施低保公示制度在保障贫困群众生活权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贫困家庭的隐私,可能导致权益纠纷。  相似文献   

6.
天下看点     
正澳大利亚:父母不愿留遗产给子女澳洲老年人和挑战者机构发布一项调查报告显示,超九成50岁以上受访者表示不会把积蓄留给下一代。其中10%的人准备把所有积蓄用于退休生活,41%的人希望花掉大部分积蓄,46%的人打算只花一部分钱。调查还发现,与中国不同,澳大利亚老年人不指望孩子养老,这些积蓄一般用于旅行或将来的老年护理。老年人不愿留遗产的原因之一是,如  相似文献   

7.
铃马 《社会福利》2005,(8):57-58
吉林省慈善总会“生命之光”慈善救助项目启动后,白城市慈善会立即开展工作,在全市征集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全市共有80余名儿童报名,本着年龄大、病情重、家庭贫困、享受低保户等条件筛选,选出10人作为“生命之光”首批救治对象。这些儿童中大的13岁,  相似文献   

8.
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世界56亿人口中,有20%以上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贫困仍是全人类不容忽视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生活是幸福生活?贫困的内涵是什么?当今世界的贫困状况如何?一个贫困的人被剥夺了哪些基本需求和权利?哪些人是容易贫困的脆弱群体?国家在利益与责任的分配中,尤其是在保护和提高人类福利方面都起到哪些作用?贫困的原因是什么?消除贫困的措施都有哪些?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达斯古柏塔教授所著的《福利与贫困研究》(AnInquiryintoWel-beingandDestitution,1993)一书,全面地向我们回答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目前儿童悲剧发生率最高的三类事件是:弃婴、儿童反复流浪及儿童遭受家庭虐待而致死致伤事件。毕节悲剧、兰考火灾等都在拷问中国的儿童福利制度。之所以悲剧总在累加,且不能有效回应的一个核心原因是:儿童福利制度缺乏科学顶层设计。为什么将悲剧的原因归结为缺乏儿童福利制度的顶层设计?只要稍加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悲剧发生的原因很类似,要么是父母无奈,如眼看孩子有大病却无力负担巨额医疗费;要么是父母嚣张,生而不养或拿孩子当出气筒。总而言之,其面临的共同命题就是如何在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前总理鲍勃·霍克在 1 987年作出了“到 1 990年消除儿童贫困”的保证 ,这成为澳大利业贫困研究的转折点。当时研究的注意力或是集中于确证贫困统计数字 ,或是批驳总理的这一承诺。然而这些研究始终未能实现其目标。首先 ,一直到定于 1 990年举行的下届联邦选举 ,研究者也未能获得新的家庭收入调查的数据 ;其次 ,衡量贫穷与否所使用的方法———基于 2 0世纪 70年代贫困委员会所确定的贫困线 (亨德森贫困线 )———开始受到那些有意怀疑贫困统计数字的人的攻击 ,他们预言儿童的贫困 (或任何其他形式的贫困 )在 1 990年仍将存在。此…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孤残儿童福利的保障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喆 《社会福利》2003,(10):12-13
孤残儿童包括父母双亡的孤儿、被父母遗弃的弃儿以及患有各种残疾的缺陷儿童,保障他们的权益的一直是我国社会福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级政府一直致力于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机构,为孤残儿童创造一个集护理、治疗、康复、教育为一体的成长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孤残儿童福利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福利机构所面对的服务对象也日趋复杂。 建国初期,儿童福利机构收养的是一些因贫困或受灾后家庭无力养育的孩子及灾后父母双亡的孤儿;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1000万留守儿童状况堪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统计局调查发现,父母双亲或一人外出务工的农村孩子中,厌学、孤僻、滋事及人身受侵者相对较多。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农村中由于父母双亲或一人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家的未成年儿童数量也越来越大,成为一支数量不小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据国家统计局估计,目前全国约有1000万左右15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而且种种迹象表明,“留守儿童”数量还大有逐年增加之势。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组织河南省城调  相似文献   

13.
目前,各地都有非政府的儿童福利机构在自发地利用非政府资源来养护失去父母照顾的孤儿。根据现行政策,绝大多数非政府儿童福利机构不能合法注册登记。同时,由于国家无力养护这么多的孤儿,各地政府都不可能关闭这些非政府儿童福利机构。在这种条件下,政府对非政府儿童福利机构很难行使必要的监督、管理和支持,非政府儿童福利机构也很难生存或有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两会召开之前,国务院出台了一项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意见,要求外出务工人员尽量携带子女共同生活,对此有不少网友附和表示农民工抛下孩子外出不配做父母。然而事实是他们并非不愿意带上孩子,而是城市将孩子挡在了门外。根据统计局数字,2014年中国有1.68亿外出农民工,其中只有3500万幸运者得以举家搬到城市,剩下的1.3亿打工者不得不接受与家人孩子分隔两地的现状。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家庭的收入来源中已经有六成以  相似文献   

15.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是需要特殊关爱、特殊保护的重要群体。儿童期是人生的起步期,也是生命发展的关键期,儿童时期的生活经历对于人的一生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全社会都有责任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儿童保护工作,参与缔结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相似文献   

16.
家庭的心理气候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对生产活动、履行社会义务、发挥各种年龄的人的创造力都有直接影响。家庭对儿童个性的形成有特殊意义。儿童都是从小通过家庭进入生活,了解世界,理解社会道德、社会准则和文化传统的。最近,心理学家愈来愈重视研究儿童的家庭教育特点。研究的课题有:家庭教育的特点;家庭教育与社会机构(保育院、寄宿学校、幼儿园、学校)在教育方面的区别;家庭结构(完整的和不完整的家庭、多子女的和独生子女的家庭等)对儿童教育的影响;父母和子女在家庭中的相互关系的心理特点;所谓不和睦的家庭,它们的心理特征以及对儿童个性形成的影响。由于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儿童的影响很大,所以特别重视研究父母的个性及其倾向性、父母生活和工作中的主要动机等。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1月在伦敦东部举行了一个名为"儿童为先(putting child first)"的圆桌会议。会议指出,英国至少有1/3的儿童在16岁前有过家庭破裂的经历。他们可能会经历父母尽力保持家庭完整、最终分开以及分别组建新家庭的阶段。一旦家庭破裂、父母分开,儿童与双  相似文献   

18.
谭明珠 《社会福利》2010,(12):54-55
家,是爱的源泉,是温馨的港湾。每个人都有享受家庭温暖的权利和需要,每个孩子都应该有父母的呵护。家庭的温暖对儿童的人格发展和社会化的作用无可替代。近年来,南昌市儿童福利院严格遵循"儿童利益优先"的原则,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为理念,通过大力进行城市家庭寄养,开办院内爱心家庭、用心开展残儿送养等工作,  相似文献   

19.
杨建勋 《社会福利》2002,(10):19-20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任,儿童的品性、素养、学识、能力等等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儿童都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在家庭呵护、学校教育、社会关爱下幸福成长。但也有一些儿童,他们是青少年中的特殊群体,或因生活贫困、或因父母离异、或因不堪虐待等诸多原因,偏离了正常的生活轨道,离开了家庭,漂泊于社会,乞讨、行骗、偷盗、做童工,甚至卖血为生,他们的身心受到极大摧残。这一特殊群体就是流浪儿童。据统计,近十年来,天津市共收容流浪儿童3558人次,由亲属接回2221人次,遣送1271人  相似文献   

20.
为了培养孤残儿童的家庭归属感,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西宁市儿童福利院在心宁家园启动了"类家庭"孤残儿童养育模式。心宁家园内住5个特殊的家庭,每户178平方米精品套房,家具家电、生活必需品等齐全。在这些家庭里,爱心父母是招聘的符合条件的合法夫妻,孩子是福利院的孤残儿童,年龄基本在6-12岁,爱心爸爸可以有自己的工作,爱心妈妈必须全职在家照顾儿童,由福利院供给各家庭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