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夫余是我国历史上东北腹地第一个建立政权的古代民族,它存在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共有近700年的历史,是汉魏之世东北地区盛极一时的大族和强国.本文以现有史料为依据,探析夫余与中原王朝和周边民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中外学者就夫余建国的时间问题聚讼不已,大概有四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即秦汉之际说、武帝时期说、宣帝时期说和元帝时期说。但依据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理论和文献分析法可知,《论衡·吉验篇》所述东明建立夫余国的神话更接近历史真相。研究表明,夫余建国的时间当发生于春秋时期或春秋之前。  相似文献   

3.
夫余族名的音与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字上古音中,夫余之"夫"读音如蒲、如薄,与发(读如泼或拨)、貊、毫等字读音可通,"余"读音通娄、闾,夫余作为少数民族语辞,其意义很可能是"貊人".橐离、高句丽、豆莫娄以及作为北沃沮别称的置沟娄,读音语尾与"余"音同,可能是其出自同一族群的标识.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松花江中游左岸与少陵河交汇处的巴彦县王八脖子山遗址,可能就是夫余初期建国的前身“北夷橐离国”的所在地.在这处遗址的正南方,松花江右岸的蜚克图河的上游,今宾县境内的庆华堡寨就是夫余初期的王城遗址,而以往确定吉林市东团山与西团山为夫余前期王城故址的观点,则与夫余初期王城的地点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5.
明末清初峡区土司对外关系的变化吴旭长江三峡地区是川鄂交通咽喉、军事要地,史籍所称“外蔽夔峡、内绕溪山、道至险阻,蛮獠错杂。自巴蜀而瞰荆楚者,恒以此为出奇之道”①指的便是此地区。把土司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明王朝在峡区分置了众多的土司进行间接统治,“合诸司地...  相似文献   

6.
纵观过去五十年(自南斯拉夫建立到现在)内,而尤其近二十年内在我们这里经过的整个历史发展趋势,就能对南斯拉夫如今正在经历的许多重大社会变革过程有充分的理解和评价,特别是涉及到南斯拉夫联邦的政治与国家结构中的许多新因素时,就更加如此了。  相似文献   

7.
南凉建国     
南凉(397—414)是秃发鲜卑于十六国时期在河湟地区建立的政权。东汉末年,秃发部之祖匹孤率部由塞北迁到河西,以秃发为氏。西晋初年匹孤之孙树机能有众十余万人,势力始大。公元365年后树机能曾孙思复鞬在位,约当前凉(317—376)和后凉(386—403)时期,遂据凉土,以庄浪河至大通河之间为根据地。此处为汉代羌胡交关之路,左瞰武威,前瞻大河,后靠张掖,右达西海,是古来争战之区。思复鞬有六子:  相似文献   

8.
1868年杜文秀开始与英法殖民主义者发生接触,他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是完全正确的,态度严肃但决不粗暴,这一年进入云南的是德拉格来和安邺率领的"探险队",当他们到达大理时,杜文秀面斥法国神父,勒令安邺等人立刻离境,决不加以接见.而所谓"回教国"问题,来源竟是散发于西藏、四川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一张阿拉伯文传单,与大理回民政权无涉.至于刘道衡使英,则完全是刘个人行为,甚至可以说是他个人的骗局,因为在对外关系上,杜文秀态度一向正确,直到最后大理被攻陷时,政治上也无妥协动摇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王俊生  文雅 《民族论坛》2006,3(4):19-21
“9·11”后频繁发生的恐怖袭击,强化了我们观察国际问题应该切入的视角——人类文明的视角。而在人类文明的诸多构成要素中,民族与民族问题无疑占有突出的位置。综观当今世界,从车臣问题到巴以问题,从形形色色的分离活动到世界各地的恐怖袭击事件,几乎都与民族、民族问题难逃干系。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民族与民族问题,应该如何认识中国民族与民族问题的发展、演变,尤其是如何看待它对中国对外关系的影响,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民族与民族问题的相关理论对民族的探讨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出现,著名的古希腊史籍《历史》一书中就有200多处用到…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利用近年来的考古学成果 ,以区系类型学的方法 ,论证黑龙江流域古代三大民族之一———汉代夫余族及其先世氵岁貊族发源黑龙江省南部地区 (东流松花江以南 )的历史事实。以后 ,又逐渐迁徙松花江上游吉林市一带 ,建都吉林市东团山山城 ,建立了汉代著名的夫余奴隶制国家。这与史实和文献记载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2.
清代至民国时期,赫哲族通过与满族、汉族等周边民族的交换活动,学习其先进的生产方式,引进其先进的生产工具,改变了赫哲族传统的渔猎生产方式和分配形式,增加了赫哲人的自主交换意识,推动了赫哲社会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剧了赫哲族成员贫富两极的分化,并使阶级差别逐渐产生.  相似文献   

13.
杜文秀在对外关系问题上,他的态度是完全正确、坚决的,即决不允许侵略者以"探险队"的名义进入云南探测道路、绘制地图等,并命令他们即刻离境.而所谓"回教国"问题,不过是一份散发在西藏、四川等少数民族地区的阿拉伯文传单,被称为是一份"稀奇古怪的文件",早在100多年前有人就否定这份传单与大理政权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至于刘道衡出使英国,通过大量的新的资料研究显示,如<上杜公书>与<上英皇书>的剖析,英缅政府及伦敦方面对刘的怀疑等等,刘的所谓出使英国完全是他个人的行为,他以各式各样的手段从政治到经济,都满足了自己的欲望.而所有这一切,均与大理政权无关.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了,这是我们伟大祖国光辉灿烂的十年。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庄严地宣布:“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站起来了。”号召全国各民族人民以勇敢、勤劳的姿态工作,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让我们的民族以一个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全世界。十年过去了,我国各族人民热烈响应了毛泽东同志的号召,以辛勤的  相似文献   

15.
解放后,瑶族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数量有了较大增长,人口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人口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宾县庆华遗址及巴彦王八脖子遗址的发现经过、分布情况和文化内涵,对北夷索离国及其夫余国初期王城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7.
菅志翔 《西北民族研究》2013,(1):127-146,161
本文从国家民族事务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角度出发,采用内容分析方法,考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新疆当地、中央在京学术机构以及一些省地方学术研究中新疆研究的状况,并结合新疆社会经济及民族关系的实际讨论知识生产与社会现实的互构以及与国家建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建国前后美国对西藏的图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前景,促使美国加强在所谓“外围地区”遏制共产主义的努力。作为这一努力的一部分,是杜鲁门政府在新中国建立前后进行了旨在阻止西藏解放的一系列考虑和阴谋活动。据笔者所知,迄今为止,国内外还未有人研究过这一课题。本文依据美国国务院  相似文献   

19.
秦朝在湘桂走廊修建的灵渠,将漓江与湘江相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沟通中原与海外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桂林古代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秦汉以来,以灵渠两岸为中心的桂林地区发现的不同时期的具有外来文化特征的文物,是不同时期该地区与不同国家或地区交流的反映。桂林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是支撑该地区对外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特殊的地理位置、政治因素以及经济、文化等,也是重要的原因。对外文化交流,促进了古代桂林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密切了桂林与世界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九龙半岛尖沙咀上气势磅礴的清真寺、湾仔山下亭亭玉立的印度庙,还是赛马场上的你追我赶和每逢星期天中环地区的“菲佣”联欢,这一切无不体现着香港作为国际城市多元文化、多民族的特点。 香港的民族构成 从人口结构来说,香港是一个多种族、多民族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