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古往今来,学者至圣,仕者至尊,犹如“鱼”与“熊掌”,二者难以兼得。我们的先哲孔夫子想必深谙此理,在认定自己是学问人之后,便摒弃了一切物欲杂念,潜心研究经世济国的学说。据史书记载:“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就是说编竹简的绳子被磨断了三次,可以想见其刻苦程度。就是凭着“韦编三绝”的精神,他的学识修养才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最终成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我国南朝也有一个叫江淹的文人,年轻时颇有才华,以沉郁衰婉之笔,写出了倾倒朝野的“恨”、“别”二赋,至今仍被人传唱。没曾想他出名后,经不住荣华富贵的诱惑,一心往仕途上经营,完全放弃了写作。以致熬到了南梁的“紫光禄大夫”,便文思枯竭,写不出一点象样的东西,官也做得庸庸碌碌,后人谓之:“江郎才尽”。“韦编三绝”与“江郎才尽”概括了我国古代 相似文献
2.
从司徒雷登到骆家辉,从燕大校长到内阁部长,14位美国驻华大使(包括三位驻华联络处主任)来来去去,以他们的就任、离职和升迁,诠释中美关系的嬗变。美国驻华大使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因为美国越来越认识到中国是一个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大国。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9.
2011年4月,中石化总经理苏树林正式调任福建省委常委、副书记,7月当选福建省省长。这一纸调令,让中国政坛的"国企CEO"群体更加庞大。此前,李小鹏、卫留成、郭声琨、竺延风、苗圩等一批国企高管纷纷步入政坛,让中国政坛涌现出令人瞩目的"国企CEO"群体。 相似文献
10.
11.
曾国藩一生爱传帮带,提拔下属不遗余力。然而,这也很容易造成一种难堪的局面:过去的部下一旦独当一面,必然在饷源分配、兵力调拨等方面与曾国藩产生种种利益冲突。如何处理这种冲突,可以看出每个人心性品格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历史进化论是孙中山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据,是他阐述人类历史发展的一种进步的观点。文章从四个方面,展开了作者对孙中山的历史进化观的见解。文章认为:孙中山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进化是“后来居上”的思想,是他的历史进化论的核心。孙中山用“民生”来解释社会发展的契因,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基本一致的。孙中山关于物质文明和心性文明“相待”社会才能进步的观点,反映出孙中山历史进化观的辩证思想。孙中山把“先知先觉”、“后知后觉”和“不知不觉”看成是一个统一体的三个部分,他对工农群众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在生产与革命中的作用问题的评价,是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吻合的。 相似文献
13.
一在现代符号学领域里,索绪尔的贡献得到广泛的承认,同时,他的有关符号学理论也受到批评和挑战。因此,对索绪尔的语言符号观的再认识,有助于我们对符号学的认识和研究,进一步了解符号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索绪尔认为符号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为了交际的目的而使用的各... 相似文献
14.
15.
抒性灵的袁枚山水游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枚(公元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他少年得志,乾隆三年(1738年)进士,入翰林,曾在江苏数个县任知县。32岁时,因父去世,辞官归居,在江宁小仓山筑“随园”别墅,从此过起优游自在的生活。袁枚是清中叶影响较大的诗文家,他擅长古文、骈体文,尤工于诗。论诗主张抒写性灵,反对拟古。他一生好山水、广游历。归居期间,一年中有半年时间在大自然中,“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①因此留下了多篇脍炙人口的山水游记。如《游黄山…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创造性地形成了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统一的 ,时代特色与民族特点相融汇的 ,科学认识中华民族民族存在的包括民族历史国情道路、民族力量地位前途、民族立场气节精神诸方面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意识现。 相似文献
17.
试论具有中国特色的休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 ,休闲已成为中国社会不可回避的现实。与我国的国情民情相适应 ,现阶段的休闲必须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正确认识、科学规划和量力而行 ,必须服务并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必须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导 ,必须以普遍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增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主要内容 ,必须以增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这些内容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休闲观。 相似文献
18.
袁枚强调“性之所近”,使诗人身份获得自由。他用“诗无定格”反对分唐界宋,消解了唐宋诗之争,又用“诗有工拙,而无古今”消解了古今二元对立,甚至以“霍王无短,是以无长”消解了工拙对立。他强调师古要“空诸一切”,才能“著我”,使得诗人主体的情感表达及文本呈现都获得空前自由。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先民非常重视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尽管历代母教的具体内容会随时代的发展有所变化,但"母德在教,教女为切要"的基本观念始终未变。这一观念,在当今中国社会全力启动母亲教育工程,提高中国母亲素质、培养高素质的国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现实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