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浦文夫是日本社会事业大学的教授,曾任日本福利学会会长,现任该会理事,兼任东京老年人问题综合研究会顾问。除教学研究外,他还参与了日本政府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应上海市社会学学会的邀请,三浦教授于1984年5月5日在上海作了题为“日本的社会福利课题和展望”的学术报告,重点谈了日本老年人的社会福利问题。三浦教授首先介绍了“社会福利”的概念。“福利”一词,日本表达为“扶植”,其涵  相似文献   

2.
为了纪念安东尼奥·葛兰西逝世50周年,1987年11月28—29日,在东京意大利文化会馆举行“安东尼奥·葛兰西和当代”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由日本中央大学、东京大学、神奈川大学、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等校教授发起,由日本社会思想史学会、意大利葛兰西研究所和东京意大利文化会馆共同主办。第1日与会人数多达300余人;第2日分组讨论也有250余人。其中主要是日本学者,从国外邀请的只有5名代表:意大利的葛兰西研  相似文献   

3.
福利国家经济学: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一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代福利国家尽管“福利国家”这一术语使用得非常广泛 ,但在概念上始终没有一个严谨的定义。如同许多其他著作一样 ,《福利国家经济学》这本书将这一术语视为描述以下三种社会活动的简要概括 :收入转移、促进健康和医疗、教育。在实行福利国家政策的多重目标中 (在第一章 2 2节作了详细的讨论 ) ,有两个目的很突出 ,即福利国家的存在是为了 :·救助贫困和收入与财富的再分配 ,即“罗宾汉功能”(RobinHood’sfunction ,罗宾汉系英国民间传说中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译者注 ) ;·提供保险并为生命周期提供再分配…  相似文献   

4.
在战后日本由后发展经济向工业化经济转变的过程中 ,形成了一种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查墨斯·约翰逊称为“发展导向型模式”的经济体制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后发展国家为实现超常的大跨度工业化而进行的制度选择的后果。在这种发展导向型经济体制的运行下 ,战后日本以发展为国家的最高目标 ,不仅仅依赖市场价格机制进行资源配置 ,政府的作用也不仅仅局限于对市场失灵的矫正 ,而是通过更多的介入市场进行工业化的组织、动员 ,从而实现了一种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少见的超常的大跨度工业化 ,并在 70年代中期完成了由后发展经济向工业化经…  相似文献   

5.
据德国《德意志哲学杂志》1991年第6期报道,1990年11月15日,在哈雷/萨勒“亨利希·曼和托马斯·曼俱乐部”,继关于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著作和影响的一次理论研讨会之后,接着举行了“弗里德里希·尼采研究促进联合会”(已登记注册)成立大会。在理论研讨会上,沃尔弗冈·米勒-劳特尔博士教授(柏林)和汉斯-马丁·格拉赫博士教授(哈雷)分别作了题为《尼采是一种挑战》和《尼采研究的旧难题和新难题》的学术报告。除德国学者外,还有来自瑞士、美国、日本、波兰、匈牙利、意大利、西班牙和丹麦等国的学者。在成立大会上,选出了汉斯-马丁·格拉赫博士教授(哈雷马丁·路德大学)和汉斯-于尔根·康德教士(勒肯)分别任联合会的主席和副主席,  相似文献   

6.
在蒙特利尔第17届世界哲学大会的影响下,国际形而上学学会组织了两次有东欧哲学家与西方哲学家参加的学术讨论会。一次在加拿大魁北克的拉瓦尔大学召开,由托马斯·德·科南克教授主持,另一次在美国的波士顿学院召开,由奥利瓦·布兰查泰教授主持。波士顿会议自1983年8月28日至31日进行了三天。与会的保加利亚学者6人和美国学者7人围绕“社会的性质”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面对这次会议作一些扼要的介绍。第一天发言的两位哲学家,是目前担任  相似文献   

7.
1985年10月14日,荷兰在鹿特丹市举行了"学习日本投资模式"讨论会,200多名企业家、经济学家、政界人士出席了会议.我作为旁听者参加了讨论会.荷兰议会二院经济委员会主席A.范·德·亨克教授、经济部工业总司司长H.雷利弗尔德教授、阿姆斯特丹大学经济学教授A.范·多尔恩、欧洲共同体驻日本大使L.J.布林克霍斯特等在讨论会上发言.A.范·德·亨克指出,可以断言,日本经济奇迹首先应归功于日本行之有效的投资政策;日本企业界的合作精神应成为欧洲  相似文献   

8.
一、拉吉夫·甘地政权的作风和实质 (一)拉吉夫的迅速崛起 1980年桑贾伊·甘地死后,许多人以为英迪拉·甘地恐伯来不及从自己的“家族”中培养出自己的接班人了。甚至在1984年10月她的长子拉吉夫接班出任印度总理的时候已经来到时,人们还不敢说他能否得到他所需要的支持。但由于英迪拉·甘地总理被刺身亡,拉吉夫·  相似文献   

9.
1986年4月24日至26日,笔者受联邦德国黑森州社会福利部之邀,访问和考察了该州所属的一处社会福利事业民办机构——萨森残疾人福利村·这个犹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式的福利村,引起笔者极大的兴趣。他们“大同世界”的思想色彩和为残疾人服务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笔者。曾在拙著《联邦德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有她一席之地。但是总嫌不足。1990年7月,本人应萨森福利村创办人之一库尔铁·艾森马赫(Kait Eisanmeior)先生之邀,再度访问神奇的村落和它的村民们。现在我正在那里参加他们的各项实践活动,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是一次在异国他乡的“洋插队”,以期作深一步的考察了解。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九·一八”事变后到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战争主要是日本侵略军在东北同东北义勇军和抗日联军作战;同时还不断向关内,主要是向华北扩大。“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由华北开始,很快就扩展到华东、华中和华南,战争进入了第二阶段,一直到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战败投降。整个战争持续长达十四年之久。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名称。恰当的名称能正确反映出事物的内容和本质,不恰当的名称则具  相似文献   

11.
据日本《东洋经济》1984年1月14日号报道,1983年秋天,美日两国学者在纽约举行了题为“七十年代就在昨天(Only yesterday, The 1970s)”的讨论会,就七十年代以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生的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回顾与前瞻。主要与会代表美国方面有:社会学教授丹尼尔·贝尔、社会学教授帕兴、政治经济学教授林德布罗姆、国际经济学教授巴农等。日本方面有:剧作家山崎正和、政治学教授高坂正尧、佐藤诚三郎、经济学教授森口宗司等。主要发言内容如下。帕兴:人们往往有这种倾向,即将日美关系看成是短时期的事。其实,我们应该着眼于长期的趋势,从整个世界范围考虑日美关系的影响。我们应该找出日美关系的形  相似文献   

12.
张素蓉 《社会》2001,(3):35
现状1970年前 ,同居被称为“姘居”或者“同住” ,且在联邦各州中均属非法。但为什么在美国同居现象30年来不断增多 ,却仍然是家庭道德中一个隐蔽的话题?许多社会学家已对此展开研究。路特吉斯大学国家婚姻课题组的两位合作者大卫·彼佩诺和芭芭拉·丹佛·怀特海德认为 :“不像离婚或非婚生育 ,同居的倾向事实上并没有激起公众的非议或者批评。”密切根大学的社会学家帕梅拉·L·斯莫克则发现 :与1965年的10 %相比 ,现在尽管有超过半数之多的新婚夫妇曾在婚前同居 ,大多数美国人仍没有意识到同居现象的扩大及其意义(他最近实…  相似文献   

13.
日本老年社会保障模式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老年社会保障由老年收入保障、医疗护理保险和老年福利服务三大系统构成。日本模式具有“国家、民间互补型”制度特征和福利保健服务为主的生活保障型制度特征。同时也存在着如何通过福利资源的有效整合,发展福利混合经济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积极老龄化”政策,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问题。日本老年社会保障模式对中国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老年社会保障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据俄罗斯《经济教育》杂志1992年第2期报道,1991年7月21—25日在瑞士的勒沙布尔市举行了有关移民问题的跨学科国际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是由阿尔卑斯地区人口调查研究中心和“世界瓦莱人”学会共同举办的。10多个国家的人口学、民族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人口遗传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上听取了法国全国人口研究所社会人类学教授亚里安娜·德卢兹、乔治·托皮诺和英国纽斯卡尔大学教授德里克·罗伯特三人的报告,内容涉  相似文献   

15.
据美国《现代史杂志》1983年第1期(3月号)报道,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历史研究的谢尔比·卡洛姆·戴维斯中心研究会未来两年(1984—1985年、1985—1986年)的研究课题将是慈善事业和福利事业。研究会将集中研究下列问题: 1.知识史。比较研究在不同时间和范围内对慈善事业的规模和作用的不同看法,从中世纪神学对慈善事业的看法,到整个二十世纪福利国家对它的看法,直到当前反对它的思想倾向,以及支持或反对在西方和第三世界国家之间重新分配财富的争论。2.社会史。考察对穷人、疾病和失业所应承担的责任在家庭、教区、地方政府和国家之间  相似文献   

16.
未被认识的远方国家——日本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涉及日本的章节为数不多。“日本”这个名称,最初是出现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其中有两处关于6:1或8:1的金银比价“在中国和日本一直保持到十九世纪初”的叙述。这是马克思为研究古代金银比价问题从法国历史学家杜罗·德·拉·马尔的著作《罗马人的政治经济学》中引用的。两年后,这一引文在正式  相似文献   

17.
人人都意识到 ,2 1世纪不是从 1月 1日开始的 ,而是从 9月 1 1日开始的。本文想要探讨的是 ,在恐怖主义活动复活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预见到今后还会发生什么情况。1 所谓“不会遭到攻击”的观念的终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珍珠港的袭击无疑使美国人受到了极大的精神伤害 ,但夏威夷终究距离美洲大陆很远 ,而且日本攻击的目标均为军事设施。“9·1 1”事件是一种新型的恐怖主义在全球的出现 ,它的目的是表明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能成为恐怖活动的受害者。在“9·1 1”事件中 ,恐怖分子的目的是摧毁美国社会的核心象征。2 盲目的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18.
怀特(Martin King Whyte)和W.帕瑞希(William L.Parish)合著的《当代中国城市生活》是继他们在1978年合著《当代中国的乡村和家庭》一书之后又一部系统研究中国社会的专著(该书已于1984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马丁·金·怀特是密执安大学社会学教授兼该大学中国研究协会理事;帕瑞希是芝加哥大学远东问题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 ,由于日本没有宗教 ,对国际社会中日本人的可信度产生了不利影响。对此虽有不同意见 ,但日本的确没有伊斯兰教、犹太教那样的民族性宗教。生于这样的国家对宗教有何需求呢 ?大多数年轻人说“没有什么需求” ,“不关心”。然而 ,在最近一个时期 ,加入所谓“新·新宗教”团体的青年人却在增加 ,本该对宗教不关心的青年人为何卷入宗教之中了呢 ?这是一种很难理解的矛盾现象。过去 ,对于青年人来说 ,宗教是“老的、过时的东西” ,是有巫术性质的“令人不快的、可怕的东西” ,多数青年人因对宗教不关心、不理解而敬而远之。这种倾向在日本…  相似文献   

20.
经济日本经济的国际化趋势及其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布局 ”.“‘’‘””“””’二’.’·‘’······……《世界经济》战后日本基础结构资本存量及其国际此较····一《世界经济》经济增长与工资结构—1955年日本工资实志分析 ‘’‘”’“’.””“··················……《世界经济》日本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要点··················……《日本问题》关于战后日本的投资管理,·························一《日本问题》日本国倩的市锡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