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杂志刊载的欧美文学作品约占其登载的外国文学作品的近九成,涉及小说、诗歌、散文、文学评论等各种文体,极大地促进了欧美文学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坛的传播,它主要以推出《现代美国文学专号》、译介报告文学、系统介绍欧美文坛发展、介绍欧美小国的文学创作和培植“现代派”文学等手段进行推介。《现代》推动了中国现代主义作品的出现,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体裁和内容,对欧美文学走向中国及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沟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相似文献   

2.
晉代葛洪的文学理论,尤其是他的文学发展观,在现在出版的一些文学批評史和文学史中,都获得了肯定的地位。最近,在《葛洪的文学观》(载《山东大学学报》1963年第1期)一文中,作者也肯定了葛洪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評史上的地位。我觉得葛洪的文学发展观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評史上的地位是值得怀疑的。现在提出  相似文献   

3.
刘毓庆同志提出文学史著作应当分六期来编写。第一期:文学的古朴时期(即太古至秦)。第二期:文学的朦胧时期(两汉)。第三期:文学的觉醒时期(魏晋至初唐)。第四期:文学的纯熟时期(唐宋)。第五期:文学的维新时期(元明)。第六期:旧文学的收场时期(清代)。(该文见《中州学刊》一九八七年五期)。 他认为,就目前的文学史著作而言,象谭丕模的《中国文学史纲》,这种按社会意识形态分的;象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这种按朝代分的和按历史时期分的如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无论哪一种,都是不科学的。”他指出“‘文学史’,就是文学的历史,而不是指某一阶段的文学。这样按政治社会史的阶段去分割文学史显然是文不对题  相似文献   

4.
被人称之为“批评家的批评家”的韦勒克,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是其毕生的事业。他的理论探索涉及文学本体,文学史,文学批评等诸多领域。《文学理论》是韦勒克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它从总体上对文学的定义,本质,功用,结构以及文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等问题上做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他所阐释的文学史观主张将回归“文学性”作为文学史研究的核心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研究一直以来处于相对薄弱的局面,截至目前只有《中国当代民族文学史稿》(李鸿然,1986年)、《中国当代民族文学概观》(吴重阳,1986年)、《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史》(特·赛音巴雅尔,1993年)等3部著作出版,因此,2004年11月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荣获全国第八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一书对研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杨义先生认为该书的出版“使这个学科在知识含量和学理深度上都有所创获,甚至开拓了一个新境界”(《光明日报》2005年5月20日)。李鸿然先生所著…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批评派鼻祖的T·S·艾略特在他最重要的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试图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文学史融合起来,提出了文学的“非个人化”特征,强调文学“传统”对个体作家所具有的决定性影响,并以此建构了他独特的文学史观和文学史评价标准,对推动20世纪西方文学史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我们在新世纪的文学史建设提供了具体而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文学史的双重意义与“人性”阐释的困惑李明生50多年前,美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韦勒克在与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一书中曾表示,为了更有效地对文学作系统的、整体的研究,有必要在文学“本体”的研究范围内,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者加以区分。韦勒克和沃伦进...  相似文献   

8.
作为文学史建构的新时期文学,既有社会发展的生成原因,也有文学史研究自身的生成因素。新时期文学史建构的三个基点:“人”的主题贯穿,文学性体认的去蔽,整体性的架构。文化结构内部的不平衡造成文学治史思考的困惑。针对困惑进行的反思:坚持把新时期文学本体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整体性语境中整合文化资源,进行现代性观照;注重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9.
三十年代学子对新文学的研究,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注意了作为社会现象的新文学的历史渊源。他们的看法尽管不尽合理,但毕竟注目于远因和近因了。而五十年代以来的各种新文学史版本,却截然以“五四”为界,勾划了新文学运动三十年(1919至1949)的模样,不免使人有“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突如其来”之感。到七十年代末出版的的几种《中国现代文学史》,又都开始注意了这个问题,但也仅在《绪论》或《导言》中作简要的说明。最近,樊骏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现状,提出了“那些才是我们研究的对象,应该如何理解研究对象的基本性质和历史特征”的问题。(《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考察和思索》,载《中国社会科学》1983.1.)笔者在本文中,试作五四新文学与辛亥革命关系的探讨,旨在从一个侧面说明“应该如何理解研究对象的基本性质和历史特征”。  相似文献   

10.
巴·苏和先生研究蒙古族文学发展史近二十年 ,曾发表论文数十篇 ,先后出版了《科尔沁文学概要》(1 993年 )、《蒙古文学发展论》(1 995年 )、《蒙古文学发展概要》(1 996年 )等文学史著作。《蒙古文学发展史引论》(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 0 0 0年 )便是以前研究的继续和进一步深化。这部 37万字的文学发展史专著 ,体现了作者坚实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文学史意识 ,标志着蒙古族文学史写作新突破。这是一部研究性、学术性都很强的文学史 ,在一定程度上它已摆脱了以往文学史的教科书心态。以往的文学史多以机械地介绍作家作品为能事 ,努力提供社会…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编辑史上,赵家璧是一位引人瞩目的文学编辑家,他编的新颖独特的系列化丛书影响深广。如:他的第一部成套书《一角丛书》的成功经验,在时隔50年后为新时期《五角丛书》仿效;《良友文学丛书》“自创刊以来,即掀动全国文坛,被目为中国第一部编选最佳、装订最美、销路最广之文艺读物”(学林出版社《编辑记者一百人》,第433页);《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这部中国第一部以“大系”形式出版的丛书,“不失是一部空前巨著,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工作,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茅盾语),“在中国文化史上这是一件大事”(阿英语)。半个世纪后,编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文学”义指“文章博学”,近代以后成为学术分科的一支,用于指以语言为表达方式的艺术。清民之际,西方“纯文学”史观输入中国,逐渐成为中国文学史建构的理论基础。考析林传甲、黄人的《中国文学史》,可以对清民之际“文学”概念的转换有更具体的认识。林传甲《中国文学史》以传统“文学”概念为理论基点,是非关史体的“讲义”;黄人《中国文学史》汲纳西方“文学”概念的内涵,可说是近代意义文学史的发端。  相似文献   

13.
读了现在通行的《中国文学史》(以下简称“现行文学史”),谁都会为我国文学传统之悠久和文学财富之璀灿感到自豪。但是,同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学相比,又不能不说现行文学史还是不完全的。编写包括各民族文学的《中国文学史》,是我国文学史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是最适合研究本土华文文学的国家。从对方修、王润华、杨松年等人的评论作品的评论中 ,可看出新华文学评论与研究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它是世界华文文学理论批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独立于中国文学之外的一支华文文学理论批评力量。它在探讨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新马华文学的关系、中国作家对新华文学所产生的影响 ,以及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史编写和作家个案、新马华文学不同阶段的文体研究及文学史资料整理方面 ,均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该国缺乏对文学基础理论与美学探讨的著作 ,尤其是在重写马华文学史方面 ,不似马华文学界有锐敏的反应  相似文献   

15.
清末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1903年制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其中“文学研究法”的课程方案反映了“文学理论”学科早期发展的情况。主要论述了章程的制定,课程的起源,“文学研究法”这门课程在1910年才开始在北京大学开设,不久便被“中国文学”课取代,从中可以看出世纪之初中国“文学理论”的转变轨迹。  相似文献   

16.
文学类型的演变现象是文学史与文学理论经常探讨与研究的对象。文章通过分析《管锥编》一书之中对该问题的深入探讨,研究钱钟书的文学类型理论,认为文学类型的“大体”也就是一个不断产生“变体”的动态演化物,而“变体”作为新旧过渡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记述了作者同已故章培恒教授合作主编《中国文学史》及《中国文学史新著》的经过,介绍了章先生在文学史研究方面的思考,以及他提出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课题的意义,评述了章先生主持编纂的《中国文学史新著》的几个重要特点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般文学史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重历时的脉络梳理轻共时的立体观照,重形上的理论升华轻形下的感性直观。尤其自上世纪90年代迄今,随着西方美学、文学理论的大量译,一些学者似乎把学术著作的抽象程度作为其著作学术力度的一个标尺,进而使文学研究越来越晦涩艰深,越来越脱离文学本身。艺术研究原本就是一种感性研究,德国美学家鲍姆加登在创立美学时就把这门学问叫做“Aesthetics”(感性学),宗白华先生也认为“艺术境界主于美”,可见,发现和提炼文艺作品中的“美”才是文艺研究的圭臬。方忠教授的近著《20世纪台湾文学史论》(以下简称《史论》…  相似文献   

19.
自从出现文学史这种记载文学发生和发展变化的史书体裁以来,国内外各类文学史著作数量之多编写体例之杂芜、混乱已非同一般。但文学史究竟是怎样的一部史书,其性质、写作方法等如何,仍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一书至今对我们的文学研究和文学史撰写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有人甚至奉为圭皋。该书从不同的侧面详细探讨了文学史的性质、文学史的写作方法等,在阐明自己文学史观的同时并指出了某些已有的文学史观的错误。韦勒克文学史观的理论继承了艾略特所开创的那种从历史的维度、宏观且动态地考察文学作品的传统,而且就其理论的本质而言,他的包括文学价值观在内的一整套文学史观,就是在综合了艾略特与兰瑟姆的本体论诗学和艾略特的“有机整体观”以及“非个性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并发扬光大的。从这一观点出发,韦勒克构建了自己的文学史框架:文学史是在对文学这种意向性存在的“经验客体”进行的批评中,归纳或“提炼”出表达“决定性结构”或价值体系(包括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的文学理论,然后在此理论的指导下,以文学系统内的、“一个与时代同时出现的秩序”的前后逻辑关系,在综合通过读者、批评家等人头脑的文学批评的基础上,构成文学史的写作框架。当然,韦勒克文学史观也有其自身的缺陷:首先,从总体上看,韦勒克对文学存在的认识是偏颇的;其次,韦勒克的文学史观中其实还杂糅了阐释学和新历史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最后,韦勒克的文学进化观也是值得商榷的。韦勒克的文学史观说到底,其实还是坚持对文学内部的研究,而不是与其相关的历史的、社会的、思想史的或心理等背景的研究,没有超出“新批评”对文学的认知范围。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从事中国文学史教学与研究的教师 ,我很关注近期问世的《中国文学专史书目提要》(以下简称《专史提要》 ,陈飞教授主编 ,大象出版社 2 0 0 4年 7月出版 )。据本书的序言和后记 ,陈飞教授在撰写“九五”国家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中国文学史学史”之“专题史”时 ,受其著作既多却少有关注的感动 ,遂发愿编撰此书。编者历时三年 ,艰辛搜罗 ,广泛收集 ,细心编撰 ,复经多方努力 ,终得成书。今读之颇有感想。一是视角独到 ,选题新颖 ,是前人所不曾为 ,有填补空白之意义。“文学史”自从上个世纪输入中国以后 ,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