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战后日美伙伴关系的三个发展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世龙 《日本学刊》2003,1(2):63-77
过去 4 0余年的日美伙伴关系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由 2 0世纪 6 0年代初建立经济伙伴关系 ,到 70年代中期建立政治伙伴关系 ,再到 90年代致力于建立军事伙伴关系。迄今为止 ,日美发展伙伴关系的历史进程尚未结束。至少在 2 0 10年以前 ,日美关系将继续向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日美安全保障体制 (以下简称日美安保体制 )是冷战的产物 ,是日美结盟的基础和重要依据。它从 2 0世纪 5 0年代正式确立以来 ,历经了几次变化和调整 ,其中 2 0世纪 90年代日美两国对它的重新确认使日美安保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次调整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冷战已成为历史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的环境下 ,日美军事同盟关系本应淡化 ,然而 ,日美出于什么动因调整日美安保体制呢 ?本文将对这一问题做简要分析。  一、冷战后国际环境的推动  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是冷战后日美安保体制调整的外部动因。第一 ,日美…  相似文献   

3.
冯昭奎 《日本学刊》2012,(5):49-64,158
中日复交以来两国关系中的"美国因素"的本质,是日美不平等对中日关系的影响。进入21世纪,日美关系的不平等进一步加剧。美国"重返亚洲",阻碍了本来是亚洲国家的日本"重返亚洲"。钓鱼岛问题是1971年美国向日本归还冲绳之际在中日之间埋下的"地雷"。复交40年的一个重要教训是中日两国需要以和平方式"共同排雷"。"双管齐下"模式是推动中日解决矛盾、进一步落实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有效做法。  相似文献   

4.
丁兆中  谈家水 《社科纵横》2008,23(3):121-123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直至1972年美、日两国分别与中国全面改善双边关系前,美国和日本在东亚结成同盟共同遏制中国.宝岛台湾成为美日两国政府实施反华战略的砝码.这段时期美日两国政府通过各种手段阻挠海峡两岸走向统一,成为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巨大障碍.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继续崛起和美国战略重点重返亚洲这两个因素的研判,是导致日本民主党政权在对华政策上出现明显变化的重要原因。中日关系确因日美同盟关系的存在而受到美国因素的影响。但中日关系并不等同于中国与日美同盟的关系,中美关系也不可能等同于中国与美日同盟的关系。中国崛起绝不意味着战争威胁。中日两国应从建立战略互信、抓住合作机遇、改善国民情感入手改善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6.
3.11天灾人祸中的日本人亲美疏华,是其无论自觉与否都必然要做出的选择,是其无论主动与否都不得不采取的主要政策形式,这是由今天的日本仍处于深受美国影响的同盟国这一地位决定的,是日本虽有脱美归亚的明确意愿却能力不足所决定的。从日美关系发展的周期性特点来看,日本人亲美疏华,既是日美关系处于非平等时期日本人为了满足其社会需求的无奈之举,亦是其根深蒂固的缘人这一生存方式所致,充分体现了缘人的自我认知的特点和感情配置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继续崛起和美国战略重点重返亚洲这两个因素的研判,是导致日本民主党政权在对华政策上出现明显变化的重要原因。中日关系确因日美同盟关系的存在而受到美国因素的影响。但中日关系并不等同于中国与日美同盟的关系,中美关系也不可能等同于中国与美日同盟的关系。中国崛起绝不意味着战争威胁。中日两国应从建立战略互信、抓住合作机遇、改善国民情感入手改善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通过阶段论的典型区分,系统梳理日本民主党政权上台以来,日美两国就普天间问题所展开的曲折博弈,从中规纳普天间问题在各阶段的典型特征,并深究日美关系一系列戏剧性变化的实质及影响.进而,通过深入分析这一特殊历史阶段内,日美关系在普天间问题上的嬗变、多变,准确把握日美关系发展中常态化的规律性因素,为今后研究日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积累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日中两国在地区合作方面的政策和态度发生了变化。日本自 2 0世纪 70年代末就开始主张设立区域合作组织。近年来中国对于区域合作采取了积极姿态 ,日本反而有被排除于区域合作网络外之虞。本文从中国的东亚外交、日美关系等多边外交的角度分析了上述变化的背景 ,认为日中携手是有效推进区域合作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始自第二次日英同盟、经日俄同盟直至日德同盟,日本一直存在把美国作为针对对象的结盟意图。日美同盟建立的历史基点是由日美冲突转为日本被美国单独占领,这一基本前提的形成与日德同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日德同盟时期的日本政界与日美结盟时的日本政界颇有渊源,从而在日本政治体制内保留了持续结盟的力量。日德同盟的经历为日本对美结盟留下了要尾随强者获得利益而不要轻易挑战强者的观念。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