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居民对生态旅游目的地旅游需求特征研究—以长沙市居民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需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克双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9-71
生态旅游是当前旅游的重要形式,城市居民是其客源市场的主要来源。张家界森林公园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长沙市居民是其最重要的客源市场。文章通过对长沙市客源市场调查获取的基础数据为依据,以长沙市居民对张家界森林公园旅游需求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了城市居民对生态旅游目的地旅游需求的基本特征,为生态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魏艳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5)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有了飞快的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文化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精神食粮,城里人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呈现出高品位、多样化态势。把握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特点,文化建设应提倡群众性,只有人民热爱,人民参与,才能真正繁荣发展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旅游目的地开发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传统的乡村文化正在丧失,特色和个性未能充分展现,这些问题影响到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成都市居民进行问卷抽样调查和实地访谈,不仅能了解城市居民出游预期、目的地选择行为特征、出游行为和感知评价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同时还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生态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实证研究——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晶博钟永德王怀採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5):93-98
文章对我国有代表性的生态旅游景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满意度进行实证调查,从游客的个人特性、游览动机、游客对公园的预期想法与实际体验进行研究,并结合重要程度分析法与SWOT构建游客期望与满意度矩阵表。研究发现:游客个体特性不同,其游憩动机有所差异;游客的游憩动机与行前期望相关性显著;从期望与满意度矩阵表得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拥有机会因子14项,优势因子3项,弱点因子11项和挑战因子6项,表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整体满意度一般。 相似文献
5.
长沙市居民城市森林游憩需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长沙市居民城市森林公园游憩需求特征调查分析,发现长沙市居民的森林游憩需求旺盛,在时下众多旅游休闲活动中,城区森林游憩活动成为首选。城市居民希望远离繁忙、喧嚣的日常工作生活环境,亲近自然,享受森林之美,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在放松精神、愉悦心情、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等生理、心理、保健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城市居民希望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城市森林游憩的适度开发,为游憩者提供更好的游憩活动和服务设施。这一研究将为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森林公园、改进和完善森林游憩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城市居民旅游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以长沙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丽艳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2):36-39
游客满意度一直是旅游学界和业界的热点话题。通过市场调查获得第一手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基础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发现:服务水平、案观是影响旅游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而购物、娱乐项目对旅游满意度的影响较小;通过对旅游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提取了“基本需求”、“核心体验”、“弹性需求”和“消费水平”四个公因子;并采用方差分析探讨了人口学特征与四个公因子的关系,发现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群体的旅游满意度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采用相关经济数据,计算和分析了1990—2010年长沙市城市居民生活消费人均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过程,测算出相关因素对人均生态足迹变动的贡献份额。计算结果表明:1990—2010年长沙市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的人均生态足迹呈持续上升趋势,人均生态足迹由1990年的0.713 3hm2增至2010年的1.369 9hm2,不同土地类型的人均生态足迹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具有不一致性。但自2007年以来人均生态足迹的增速有所减缓,这与居民生态消费模式密不可分。总体而言,技术进步一直是人均生态足迹下降的因素,经济增长、工业化是促使人均生态足迹提高的因素,且工业化水平对人均生态足迹的影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为缓解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促进"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应大力推行生态消费模式,以生态消费为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旅游目的地营销要素研究——以黔南州旅游目的地营销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认识论的要素划分方法为基础,将旅游目的地营销要素分为营销主体、营销客体、营销内容和营销工具4个方面,作为旅游目的地营销工作的主线,并根据对黔南州的探索性调查所发现的营销问题,对其旅游目的地营销要素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9.
生态旅游者具有特有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探新求异、放松身心、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净化心灵是生态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到武夷山的生态旅游者具有如下行为特征:首选的旅游项目是登山和野营,其比例分别为25%和23%;选择1~2个好友结伴外出是最佳出游方式;经济收入和旅游花费比一般旅游者高;在旅游地的停留时间较长;旅游季节多在春秋两季;文化程度比较高;旅游目的地以山、水、森林为首选.研究结果还表明:生态旅游者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旅游经营者应及时开发适销对路的生态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0.
旅游目的地系统及空间演变模式研究——以长江三峡旅游目的地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旅游目的地是具有独特的市场形象、具备诱发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能力、激发旅游者做出出游决策、满足旅游者获取个性化的旅游体验的需要和具有完善的区域管理与协调机构的综合地域单元.其系统构成要素包括部门构成、经营环境以及系统输入输出.旅游目的地可划分为城市型、胜地型、乡村型和综合型四种基本类型,他们都遵循"点-轴-网"的空间发展规律.只有出现网状模式时,区域旅游目的地格局才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1.
12.
谭日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6):125-130
通过对长沙市五类社区的调查,运用对应分析法分析五类社会空间居民的生活满意度,认为社区类型与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总体上比较高,但弱势心理降低了中高档社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但也明显高于低档社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的措施,一是应加大对贫困群体的支持力度,提高低档社会空间的档次;二是应大力推进城市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空间融合;三是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消解中高档社区居民普遍的弱势心态。 相似文献
13.
邵晓莉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71-72
优秀影视剧能促进旅游行为的发生,拉动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效益。根据介入程度的不同,旅游目的地对影视剧的利用方式主要有借用式、植入式和主题式三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量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前提指导下,综合国内已有的40份相关量表,确定居民旅游影响感知量表的指标与具体题项.通过预试分析获得正式调查量表,以张家界居民作为调查时象进行正式调查分析,最后获得一份包括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环境影响感知三个方面、包括积极与消极两个维度的量表,实证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以及内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以滑雪旅游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是旅游竞争力研究的子领域,其目的是为了解释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强弱。不同类型旅游目的地其旅游竞争力的来源及构成也不相同。滑雪旅游目的地旅游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有三个层次,分别是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服务水平、可进入性和知名度构成的决定因素,资金投入、人力资源、营销和行业因素构成的辅助性支持因素,自然环境、政府、区域经济和社区等外环境构成的保障因素。各个层次中的每个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滑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竞争力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周寒琼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9-22
旅游目的地形象比较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目的地在客源市场的评价和定位。发现虽然杭沪苏旅游目的地在韩国旅游者心目中形象都比较正面,但在形象构成主要因子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上海最占优势的是旅游基础设施、购物设施、娱乐和夜生活、服务质量;杭州以自然景观取胜,同时和苏州在历史和文化景观上相仿。因此,城市旅游管理部门和业界应该突出城市特色,丰富产品设计,进行竞合营销。 相似文献
17.
对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的探讨——以西安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西安在其国际化城市定位中依据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提出了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发展理念。文章首先通过对比分析西安境外旅游业在陕西省、全国的发展现状,指出了西安旅游业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文章从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将美化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广告作为西安提高城市知名度、建立国际旅游名城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区域合作成为当前各地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一个热点,但由于合作主体之间缺少维系情感的粘合力,使得生态旅游区域合作仍存在合作行动不持续、合作层面不深入等问题。通过打造区域共享的旅游节庆,以"共办节庆"和"共度节庆"为路径,可以为生态旅游区域合作提供一个增强文化认同、增进思想情感的粘合力,使得合作主体得以"均化",从而维系着合作体系的稳定及其延续。 相似文献
19.
张维梅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5-17,2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旅游意识的不断提升,农民工的旅游需求日渐旺盛。本文以农民工为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实证研究了农民工的旅游需求特征。得出农民工群体喜欢自然风光和城市旅游,旅游信息的收集偏好通过媒体和网络收集,出游动机主要是观光游览,出游方式主要选择家庭出游。 相似文献
20.
生命周期理论与旅游目的地轮耕——以云南旅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柏文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2):24-27
在改变生命周期理论的约束条件下,可以获得两个修正性的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基于纯客源因素的生命周期理论和人为干预下的生命周期理论。根据这两个理论、农业轮耕理论和云南旅游实践,旅游目的地轮耕既是可行的又是必要的。旅游目的地轮耕是区域旅游对其所属旅游目的地进行有计划的轮流开发经营的一种旅游目的地生态开发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模式。旅游目的地轮耕的边界可以由旅游容量饱和值和游客边际利润的零点来决定其起点时刻,具有一定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