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汉语夫系亲属面称和背称呈现出比较大的差异,面称属于从夫称谓类型,而背称既有表示姻亲关系的从已称谓,又有拟血缘的从儿称谓.研究这些称谓,尤其是陕西关中西府亲属称谓的存古性质,有利于汉语夫系亲属称谓的解读.从关中西府等地以男性亲属称谓称呼女性的现象来看,夫系亲属称谓中的从夫称谓、从儿称谓都是古代男权以至于父权文化的遗留.  相似文献   

2.
称谓是人们可以用来相互称呼的有关名称,一般可以分成亲属称谓、社会称谓、姓名称谓和指代称谓四种。中西方文化中都有自己独特的称谓体系。中国传统文化"重名分、讲人伦"的封建伦理观念,与西方社会"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念,使得中英语言在称谓语体系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通过分析中文亲属称谓语的翻译.阐述形成这种差异的文化根源.具体展示中英两种语言在称谓方面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称谓词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汉浯称谓词从传统称谓词脱胎而出,既保留了某些传统称谓形式,又产生了新的变异。本文拟从传统称谓词与现代汉语称谓词的差异入手来考察现代汉语称谓词的特点以及现代汉语称谓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称谓词与文化的变革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变化,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在语言中反映这些变化以适应交际的需要。称谓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会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际的需要,称谓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且,在这发展变化中也反映着民族文化变革的脉络。  相似文献   

4.
论汉语称谓的困境与缺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言语交际中存在着称谓难的困境。但是,称谓的困境不等于称谓的缺环。称谓的困境是个人对称谓词语如何选择的问题,是个人运用语言时的一种语用现象,与汉语称谓系统无关。同其他语言相比,汉语称谓词繁多,为人们选用称谓词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汉语称谓词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称谓缺环理论有悖语言的系统性原则。称谓困境的根本原因或症结在于等差原则和情感原则。  相似文献   

5.
汉语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非常丰富。文章列举了"右扩式"亲属称谓词的表现形式,总结分析了其构词特点。指出"右扩式"称谓词除了"中心语素 词缀"这样的构词方式之外,还有其他的构词方式,如:"中心称谓语素 与之称谓含义相同的语素"等,并指出"右扩式"亲属称谓词中表示姻亲关系的居多,在语音表现上不受双音节基本音步规律的限制,多为三音节。  相似文献   

6.
称谓语具有和其他词汇不同的特殊交际功能,它除了服务于交际功能之外,还比较突出地反映了人们的各种社会心理及价值取向。从汉语过度的职位称谓可以看到其背后的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从“堂”、“表”类亲属称谓可以看出汉语中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从“老板”和“同志”这两个社会泛称可以窥见大众社会心理变迁的轨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探究了上古汉语亲属称谓与婚姻制度之间的隐显关系,并从一些有代表意义的亲属称谓词“侄、私、媵、妾、姒、娣、从母、姨、舅、姑、甥”的分析中总结出了人类婚姻制度进化的大致过程.  相似文献   

8.
汉语民间动物命名有四个原则 :近似原则 ,名称的音义与一个旧词或对象某特征近似 ,服从于人类认识由已知达未知的规律 ;区别原则 ,取名只要求一定范围和程度的区别 ,不要求解释 ,它来源于概念形成时的比较过程 ;美的原则 ,用对美物或神灵、人的称呼去称呼动物 ,寄托喜爱、崇拜等情感 ;简洁原则 ,对诸多特征不作“综合式”反映 ,一般一名一义 ,词形简短。  相似文献   

9.
汉语社交称谓语"先生"的古今嬗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社交称谓语"先生",在发展中发生了很大变化.指称对象从有德识的长者到普通人,呈现通用、泛化的趋势;与交谈者之间的身份差距以及亲疏程度等相呼应,"先生"这一称谓使用的原则从"等差"演变为"情感"."先生"演变的原因不能从称谓自身中去寻找,而应该到称谓之外的社会和交际的人中间去寻找.其使用形式的多样性为称谓者根据不同的需要而有所选择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
夫妻称谓是汉语亲属称谓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夫妻关系的状态及社会文化习俗。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从形式、分类、特点等方面对河南方言的夫妻称谓进行描述,以期为今后的河南方言乃至汉语方言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汉语夫妻称谓的古今嬗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夫妻称谓的嬗变,需要从社会和文化上来理解。社会结构不同,夫妻双方在其中的身份、地位不同,称谓在嬗变走向上也表现出不同的跟进。汉语夫妻称谓在嬗变过程中,还被打上了特定社会的伦理烙印。传统伦理对待情感的特殊方式,使汉语夫妻称谓在行进之中体验了二者充满矛盾与焦灼的博弈。  相似文献   

12.
亲属称谓即对亲属关系的称呼。世界上各民族所使用的亲属称谓制却有很大的差别。比如在汉语称谓制中,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等关系都表达得十分清楚,而在英文称谓制中,所有这些关系都一概称为Cousin。现在,世界上还有不少民族在称谓中把父亲、伯父和叔父都称作父亲。甚至还有一些民族把父亲、伯父、叔父和舅父都统称为父亲。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差异呢?世界各民族的称谓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应该怎样划分它们呢?这些问题始终是世界民族学研究领域内的重大而复杂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权势”与“等同”是人与人之间的主要社会关系,言语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权势”和“等同性”的标志。对比研究发现,中西方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不同,权势与等同因素在社会关系中的作用也不同,在话语交际中则反映在不同的社会称谓、亲属称谓和人称代词言语行为以及指令言语行为、话语权的控制等言语行为方面。研究有助于人们使用恰当的言语行为来正确处理权势与等同关系,避免中西方文化交流冲突。  相似文献   

14.
从《红楼梦》的俗语翻译看汉英亲属称谓语的文化制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晓晴  张从益 《云梦学刊》2004,25(1):119-122
中西方历史的渊源与传统文化的差异,孕育了汉英两种语言在亲属称谓语上的民族特色与语言特征,在其数量多寡、指称明确度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在《红楼梦》及其两个英译本中,其汉英亲属称谓语,表现出四个方面的区别:1.明亲疏,内外有别与亲疏不明,内外无别; 2.讲辈分,长幼有序与论英雄,人人平等; 3.重性别,男女分明:英汉民族不同的表现领域; 4.汉民族独特的“非亲属的亲属”关系———准血缘带来的血亲称谓泛化。  相似文献   

15.
“人所归为鬼”。鬼魂崇拜对“鬼”字的用法是有一定影响的,本文就该问题分析了现代汉语中“鬼”字的用法,既说明“鬼”字用法的发展,也说明语言文字与文化意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亲属称谓语的外化指用亲属称谓语称呼不具有亲属关系的人.这种用法在唐代笔记小说中使用频率较前代增加,使用范围上也有所扩大,并且在表现形式上有一定的特点,为后世亲属称谓语的外化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7.
马丽 《兰州学刊》2007,(5):149-151
所谓性别称谓词是指能体现性别的称谓词。汉语性别称谓词反映了汉民族文化,表现出新的时代特色,呈现出不对称性、相关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汉语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代词用法和代词语音演变的考察以及和现代汉语方言的比较,详细论证了汉语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汉语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关系表现为第三人称代词和近指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和远指代词在用法和语音上具有衍生关系;(2)古汉语代词“其”是现代南方某些方言中第三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共同来源;(3)作为指示代词用法的“之”在上古并非表示泛指,而是一个典型的近指代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家文化”泛化的机制与文化资本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储小平 《学术研究》2003,(11):15-19
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即“家文化”及其泛化做了深入分析,进而探讨了“家文化”泛化的历史形成机制。由此进一步分析了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政治资本之间的转换关系及其对社会资源的流动、配置和家族企业成长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小平 《云梦学刊》2011,32(6):132-134
容量词“合、升、斗、斛、石”主要用来计量五谷等可装载的固体实物和酒水等可盛栽的液态实物。《齐民要术》“升、斗”类量词除了这些用法外,还可以称量鱼、肉、姜、蒜等实物,如“鱼一斗”、“姜五合”、“小蒜三升”。称量五谷与称量酒水的“升、斗”来源各异,并非同词,这种用法是这类容量词称量对象不断泛化的结果,同时也与容量词和衡量词之间存在转换关系以及《要术》本身的题材和语言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