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我国和亚洲、欧洲的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由于各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人口和自然资源的条件不同,各国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经验不同,因而,各国的建设和改革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各自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采取这样或那样的形式,运用这样或那样的手段,开展这样或那样的探索,在改革的道路上各种改革的具体模式纷然杂陈,是很自然的。但是,既然都是社会主义国家,都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经济基础,都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那么,各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尽管在具体形式、具体途径上千差万别,但在基本方面必有共同之处。这个基本共同之处是什么呢?那就是大家已日益清楚地认识到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具体形态虽然也是千差万别的,但它的理论模式,即它的基本形式和基本的运行机制,必然是有共同之处的。探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模式,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苏联东欧演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田保国处于动荡中的世界战后40多年来,整个世界格局主要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为基调,东西方的冷战贯穿了始终。美苏两家各领半壁欧洲,分别派兵驻守。两个超极大国正是因为互把对方作为敌手,才得以控制欧洲,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3.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人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把经济建设搞好。努力搞好经济建设,决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也是执政的共产党人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个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如果停止,人类就会饥寒而死,人类社会就要灭亡。因此,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价值观的进步,但也有消极作用(可能诱发拜金主义)。不过,只要做好工作,问题是能够解决的。因而,二者的关系不是“二律背反”。广东改革的情况说明,人们价值观的深刻变化不能概括为相对主义取代绝对主义、多元化取代一元化,而是开拓创新、求实、义利统一、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相结合和社会主义民主与平等等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由于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种种不同理解和认识,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关系的理论,这种理论的演变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一) 在很长的时期里,人们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越大、越公越好的公有制,就是按劳分配,就是直接社会劳动交换的劳动平等、报酬平等,人与人的关系平等。商品、货币不插入其间,“看不见的手”不起作用。这是由于马克思对当时的商品经济持否定态度而构想的一种非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模式。这个模式认为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工厂,人们使用代券领取实物。这个模式一直统治着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界。马克思构想的“自由人联合体”,恩格斯的“一旦社会  相似文献   

6.
苏联、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比较长的历史,其中南斯拉夫搞改革最早,是从1950年开始的,其他国家大体上在六十年代中期左右进入全面改革的阶段。在它们改革的整个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我们可资借鉴的经验,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值得吸取的教训。这里,本文仅从大的方面谈几点从中得到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运行规律和运行机制是什么?它们是以什么样的形式起作用的?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上必须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现在大家的观点很不一致。本文拟谈些看法,参与讨论。一、价值规律的调节不能代替有计划发展规律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结论已为理论界的大多数同志接受。但如何理解这个问题,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深入研究这个问题,根据马克思的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正确地解释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统一,不仅有其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前两年在按劳分配的理论研讨中,出现了一股全盘否定按劳分配的风。在那些同志看来,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水火不相容的,主张要从商品经济出发探讨社会主义的分配规律,由此而来,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力也就只能成为商品,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也就混淆了。笔者认为,要从理论上解决按劳分配和商品经济的关系,必须分清二者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目标模式中,市场是整个经济运行的枢纽,市场的功能作用十分重要。一、市场机制的理论考察在讨论经济运行调节机制时,人们谈论的计划与市场关系时所说的市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指经济运行的调节方式。(一)市场的作用功能首先,市场发挥着保证各不同经济主体在再生产运动中进行物质补偿、相互结合的功能。再生产运动的顺利进行要求物质要素的补偿不仅要及时,而且要在物质形态上符合生产技术需要,还必须保证一定的数量,只有这三个方面要求都得到保证,才能使社会再主产运动中各经济主体结合得紧密。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运行机制模式中,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客观运行的计划调节,从国家计划管理的角度看,究竟是怎样运行的?同过去的产品经济运行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运行相比较又有些什么特点?国家宏观计划管理目标是什么?通过怎样的手段来保证目标的实现?本文将予以回答。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宏观运行的特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宏观运行方面的根本特点在于计划性,即在于它是一种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种计划性由于同时受计划规律和价值规律的支配,要通过两种调节机制即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表现出来。所以,它的宏观运行模式既不同于传统的产品经济,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12.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我国开始了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改革.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搞经济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但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是什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系列问题提出来要我们解决.这些都涉及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经济属性问题.本文拟就此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和基本法律准则,其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契约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基础,诚信是契约所包含的基本观念。诚信作为一项法律原则,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要求,是商品经济法治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就在理论上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陈旧观念。那么,为什么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能够同计划经济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呢?我们可以从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的两个调节作用的角度来理解。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届三中全会的公报指出:“应该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但是,怎样才算真正重视价值规律,按照价值规律办事,让它发挥巨大的作用,国内经济学界是有分歧的。同时,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也有不同意见。我认为,只有重视竞争规律,才算真正重视价值规律,才能使价值规律起到它可以起的作用。为了把这方面的理由说清楚,下面谈谈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了两件大事:一是苏联东欧发生剧变,二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突飞猛进。科学社会主义运动中这两件似乎极为矛盾的大事的发生原因及其相互联系,只有结合时代发展的总背景,放在世界的整体联系中分析,才能为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一、时代要求决定了苏联模式的兴衰马克思主义给出了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最一般规律,其根本的生命力不仅在于与各国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具体国情结合,而且还在于与世界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所处的时代背景结合。苏联模式的兴起正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适应了当时时代…  相似文献   

17.
文章剖析了苏联、南斯拉夫两种典型的社会主义模式 ,对社会主义所有制、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阶段国家的作用以及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探讨 ,得出一些有启示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从建国至今,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一是建国初期至文革结束,这一阶段主要是学习苏联模式,这种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一定成就,但也出现严重问题;二是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实践进入新的阶段,我们突破苏联模式,不断探索,逐步确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巨大成绩。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转变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理论与民族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价值诉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尽管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下“劳动产品”所表现出的社会形式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劳动产品”始终是社会经济的细胞形式,它包含着社会经济机体一切矛盾的胚芽。正象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制度是从剖析资本主义经济细胞入手一样,对社会主义经济内在矛盾运动体系的研究,也应以社会主义经济细胞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形式是商品。马克思说:“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经济的细胞形式。”原因是由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一切社会财富都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商品成为社会财富的原素形式。因此,马克思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研究、总结廖承志的统战工作经验,提出要真正发挥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就必须掌握和遵循统战工作的四个基本规律:争取人心,凝聚力量;服务民族根本利益;求同存异,广交朋友;以人为本,积累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