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康熙年间,宋荦为全国诗坛执牛耳者之一,对清初诗风的流变有较大的引导作用。他与明清之际的侯方域有密切关系,一个是明末文坛的风云人物,一个是清初诗坛的风雅总持。其创作过程更是与明清之际的文学风尚相始终,在明清之际诗歌史上亦堪称典型。结合其创作历程分析其与清初诗风之递嬗关系,对认识明清文学的演变轨迹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清初诗坛中坚:遗民-性情诗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全面清理现有研究成果和考察当时创作实际的基础上认为 ,清初诗坛存在着宗唐、宗宋与性情三派 ,其中性情一派的主要作家就是遗民诗人 ,遗民诗人所领属的性情诗派不仅在精神实质上体现了时代主旋律 ,而且事实上成了清初诗坛的主流  相似文献   

3.
唐孙华是继以吴伟业为代表的娄东诗学之大成而又另辟蹊径的杰出诗人,其诗歌情词梗概,思理精致,专崇质实,生新自铸,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和批判现实;在诗学精神与诗学方法上,有浓厚的史学色彩。唐氏论诗主张天真自然和有为而作,反对模拟雕琢和门户之见,是清代中期性灵思潮的先行者,其创作和诗论主张都体现出从清初诗坛向清中叶过渡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4.
宋琬与施闰章均为清初著名诗人,号称"南施北宋",两人遭际不同,诗作风格也迥异,但两人友谊深笃,一生中虽然相聚时间无多,但两人诗文往复,友情越时日而无衰,两人相知相契,相慰相藉,交游的诗文即丰富了清初诗坛的创作,也谱写了人间友谊的篇章.  相似文献   

5.
清初诗坛具有异于往代的鲜明特点:一是诗歌创作上出现了众多地域文学集团,地域诗群和流派的强大实力,一改传统的以思潮和时尚为主导的诗坛旧貌,出现了以地域性为主的诗坛格局。二是清朝统治阶级积极有效的诗文化投入,使清初诗歌与政治联姻成为突出的文化现象。康乾盛世之时,"清醇"、"雅正"之风彻底荡涤和横扫  相似文献   

6.
清初诗坛与诗学趋向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初诗坛,主要有遗民诗人、贰臣诗人、清初入仕新朝的文臣三大创作群体.清初诗学逐渐从拟"高格逸调"与"独抒性灵"中走向重诗歌的价值功能的复古--儒家诗学政教精神的复归.这种复归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的:一是主张诗歌的怨刺功能,明显具有抗清、经世的意图,二是主张"温柔敦厚"、"主文而谲谏"的儒家诗学的审美原则的复归,诉求安定与巩固统治现状之目的.清初诗学还对"七子"、"公安""竟陵"诗学等重新审视与反思,由"拟古"之风注重诗歌的高格逸调,而走向现实,重"情"的抒发,再而趋于"神韵"说;伴随着这一进程,宋诗学便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7.
清初遗民诗人方文以历史的框架作为抒发哀乐的依托,把"史思"与"诗思"高度融合,所为诗歌风格独具,称"嵞山体"。其中的叙事长诗以其"以诗存史"的创作意旨、视角周转的叙事艺术、平实简淡的语言特色、朴老真至的抒情风格,契合了世事变幻的特定时代文人写实写心的需要,在清初诗坛赢得了与"梅村体"并举的地位,继起效尤者不乏其人。对"嵞山体"叙事诗展开研究,不唯有助于了解易代之际生民百态,对了解中国叙事诗的演进也深具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铎是清初北方诗坛名家,其诗学理念可用"大"、"奥"、"创"三字来概括。"大"指的是诗歌所具有的雄壮正大的精神内涵、阔大高远的诗歌境界和强悍蓬勃的生气活力。"奥"指的是古奥难解的拟古创作方式。"创"指的是刻意追求奇崛的美学好尚,包括雄奇恢弘的气势、拗硬生涩的用词和荒寒幽玄的内在精神。  相似文献   

9.
宋琬是清初诗坛上颇富声望的一位诗人,他最具个性的诗作是"入狱诗".本文将宋琬的入狱诗分为系狱实录、亲情诗、感怀诗、赠答诗四类,分别予以了探析.文章并讨论了以"怨怒"为典型风格的这部分诗作在清初诗坛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0.
清初诗坛诗人众多,流派纷呈,岭南诗坛名家辈出。如果从地域、诗风和政治文化这三个角度对这些大大小小的诗派进行整合,大致可以把清初诗坛划分成中原、江南和岭南三个不同的区域。在岭南诗坛成为主导的雄直诗风最能体现志士遗民抒写性情的诗学要求。清初江南诗坛主要有虞山诗派、娄东诗派和秀水诗派。中原诗坛最有影响的是神韵诗派。因此,大体上可以说,清初诗坛实际上形成了以江左三大家和朱彝尊等为代表的江南诗坛、以王士禛为代表的中原诗坛和以岭南三大家为代表的岭南诗坛三足鼎立的格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网络自身特点及在网络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现状,提出了完善网络立法,进行网络监督;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网上与网下教育联动等若干实效性措施,更好地发挥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效。  相似文献   

12.
基于并购重组的流程再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重组并购后的企业,并购整合与业务流程再造(BPR)是关系到并购成败及企业战略成败的关键问题。但是BPR工程在企业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率一直不高。本文在研究一个被并购企业实施BPR的真实案例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我国企业在并购重组后,在外部因素多重变化下实施BPR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来看,企业可以利用社会资本在内外部网络中传递和获取信息、知识等资源,进而整合和吸收以提高成长能力。为了深入研究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关系维和认知维与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关系,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引入吸收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提出了社会资本正向作用于吸收能力,从而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概念模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获取研究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概念模型中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成长性起到止向促进作用,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方式不同,吸收能力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多元化社会,表达权是一项基本人权,然而现实中又确实还存在诸多因素限制着表达自由的实现,凸显当前表达权保护的有效性不足。表达自由要得以真正全面的实现,需要政府和公众的互动。就政府而言,要实现制度上的拓展及公权力的自我约束;就公众而言,需培养公民意识,强化表达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因特网的发展给现行的版权制度造成了巨大的震撼。原有的版权制度已不适应因特网的发展,只有作出适当的调整、更新才能适应现在的情况。目前,网络上作品的著作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著作权人的权利急需得到保护。我们必须对现在的情况进行研究,完善原有的立法、司法的不足,解决网上作品著作权的保护和保证信息流畅之间的矛盾,对网站、作者、网民三者之间的权利进行协调,以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6.
在《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运用了意识流、多视点叙事和象征主义等手法,从四个不同角度叙述了同一个故事,追述了一个南方贵族家庭衰败的历史,反映了父权制社会中的叛逆女性对爱和新生活的追求以及作家对人性和仁爱的呼唤。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家们关于心理结构的研究,提出人的行为动力由"自我动力"与"超我动力"共同构成。自我动力产生"自我价值观",它以是否"利己"作为一切判断的标准,因而使人产生自私和利己的行为;超我动力产生"超我价值观",它以是否"利他"作为一切判断的标准,因而使人产生无私和利他的行为。显然,将管理制度与文化理念紧密结合,就能从员工的自我动力与超我动力两个方面有效激发与控制员工的行为。利用这种机理,可以指导我们设计出有效的管理体系:"自我与超我结合,文化与制度并重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现代化发展途径作出了不同的思考,其哲学基础首先在于毛泽东在现代化实践中没有一以贯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邓小平强调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途径.其次,毛泽东过分地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邓小平强调生产力在社会基本矛盾中起着最终决定作用,并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重要思想,从而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相似文献   

19.
民俗学与中国戏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曲民俗研究或民俗戏曲研究作为跨学科的产物,是戏曲研究者和民俗研究者共同关注的;就研究对象言,戏曲民俗研究既是从民俗文化角度深入研究戏曲艺术,又是从戏曲艺术角度深入考察民俗文化;从研究路向看,戏曲民俗研究既可是戏曲学者借助民俗角度研究戏曲,也可是民俗学者借助戏曲角度研究民俗,还可是戏曲和民俗双管齐下的整体性研究。不仅如此,今天我们提倡从民俗角度研究戏曲,对于拓展戏曲研究的学科视野,丰富戏曲研究的学术内涵,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连续性和离散性这两个概念出发,对物理学史做了一个简单地梳理。连续性和离散性是物理学史上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各自的理论形态。研究这两种不同的思想传统为进一步理解20世纪的量子力学争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