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迷文化(fans culture)已成为媒介化社会的绚丽景观之一.西方媒介文化研究领域对迷(fans)素来有两种分歧性的阐释取向:一种持负面评价,认为迷是病态、非理性的;另一种持正面态度,认为迷是富于创造力与辨识力的受众.随着媒介现实的改变以及文化研究中接受理论的转向,以德赛都、费斯克、詹金斯等人为代表的肯定性观点逐渐成为主流.尤其是在当下新媒介环境中,因新媒介具有的便利性、快捷性、交互性等特征,迷对文化的参与程度极大提高,迷文化也呈现以下三方面的新特征:迷的文本生产力的解放、迷更易形成网络社群认同、迷文化与文化工业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因此,迷文化的重要性也应得到本土研究者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2.
陈立旭 《社会科学》2008,(4):144-151
大众文本的类型化和标准化现象,曾受到一些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的猛烈抨击.与各种类型化和标准化文本相对应的,是各种类型的"大众文化迷".以往的许多研究都有一种明显的倾向,就是认定一个"迷"肯定在某些方面出了问题.费斯克认为,大众文化迷是各种类型化文本的过度的读者,他们不是精神错乱的或孤独的,他们的感受和认同在身份的生产性建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着迷是一种参与式的、创造性的、寻找快乐的行为,它包含着两种行为的特殊性:辨识力与创造力.费斯克的观点,代表了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等的另一种大众文化分析视野,是可资当代中国研究者参考和借鉴的一种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3.
"笑场":当下华语大片传播的文化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笑场"集中体现当下大片传播的新特征.从电影文本来说,占尽优势资源的华语大片暴露出诸多的艺术弊端.在这一前提下,具有主动、过度性消费特征的"媒介迷"们成为影院主体,他们遵循大众文化的娱乐逻辑,抵制、消解大片的导演意图,显示了运用新媒介的编码能力."笑场"如此大规模的传播,是因为获得了网络媒介的支持,但是,重新编码的网络意义附加在电影文本之上,在解构电影意义的同时又出现了新的意义垄断.  相似文献   

4.
曾军 《云梦学刊》2006,27(1):22-29
如果说"迷"是"过度而狂热的看客"的话,那么,"专家"则是"过度而冷静的迷".对于专家来说,语言是他们的武器.当他们从事研究的时候,绝对不会像普通观众那样"看看而已",这种对"距离感"的刻意追求也使他们排除了生产"相关性"意义的可能性,对于专家来说,现成的显而易见的意义并不能满足"专家"的虚荣心,"专家"在批评中的意义生产和再生产是一种对"前所未见"的意义的生产,即要"见所未见".  相似文献   

5.
在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中,欧洲各民族开始关注自己的神话.这是各民族为了提升自己文化地位,认证自身文化的一个策略.尼采通过研究悲剧来证实自己的民族神话,反对基督教和文化移植.他借用"金发野兽"批判犹太人和基督教文化."金发野兽"代表着古希腊英雄主义精神和欧洲先进民族精神,在本质上暗合了迷索思的精神.尼采的神话理想就是用迷索思的方式来批判当时欧洲虚无主义和基督道德.  相似文献   

6.
在受众心理、媒介推动与社会氛围等多重因素作用下,迷文化在当下中国发展迅速、日益繁荣。西方媒介研究领域对迷文化关注较早,其理论值得借鉴。近年来,其中的积极性阐释成为主流,用其观点对目前中国迷文化的发展与研究进行观照发现,新媒介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迷的文化参与程度,迷文化因此呈现出新的特征。同时,迷理论的负面阐释取向也警示人们,海量媒介内容对迷的时间侵占与深度思考能力的损害不容忽视,其解决之道关键在于提升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文学文本的理解上,"读者至上论"和接近"作者原意"论都存在缺陷.要解决文本理解中的困扰,准确把握文学文本的"真意",就必须理清读者、作者、文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岳改玲 《理论界》2013,(1):152-154
在对新媒介时代的参与式文化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参与式文化研究从迷社群研究出发,最初被视为迷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特性,产生和发展于迷社群。随着作为内容生产和传播重要手段的传播新技术的发展,参与式文化的内涵有了新的拓展,不再局限在迷等亚文化社群生产出的文本与文化资本,而逐渐与借助新技术的受众赋权相连。同时,在参与式文化场域内,存在着多重权力的冲突与协商。  相似文献   

9.
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社交媒体时代的粉丝行为由以文本审美向以偶像及其生活的审美偏好发展,由原予式的个体行为转变为类互动的社群行为,由单一封闭的偶像崇拜到开放多元的泛偶像崇拜,由纯粹情感投射到被商业资本逻辑裹挟,情感共鸣由宏大叙事转向个人生活叙事,并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情绪宣泄、审美偏差、出格展演、虚幻沉迷等思想行为问题.对此,应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规制偶像文化产业的发展;挖掘和培育优质偶像,发挥偶像对粉丝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善用粉丝力量,进行正确的道德实践和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近年来美国文学研究中出现的"回归文本"这一重要转向,通过简略梳理"传统研究思路--理论转向--文本转向"这一线索,审视"文本"与"理论"这一组关键概念所指向的文学研究方法和思路发生的变化、以及两者之间互动关系的变化.目的在于说明,"文本"与"理论"之间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简单对立关系;而文本转向之后理论的意义就在于,在打破思维惯性的基础上提供切入或重新发现文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俄狄浦斯王》一经问世,便显现出经久不衰的生命力,"俄狄浦斯之谜"也成为文化史家和文学批评家的话题之一.本文认为,在包括俄狄浦斯故事在内的整个古代希腊文学中,"父子关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弑父"行为乃是一个被不断重复的文学母题,文学中的父子之争实际上隐喻着现实中父权与反父权、专制和反专制的斗争,而随着父权文化的确立,古代希腊人对父权制持有明显的矛盾态度.后代西方文学不仅在相当程度上遵循了这一文学母题并形成一种普遍化的主题模式,而且对该母题进行了各具特色的生发和运用.  相似文献   

12.
"虚室生白"是透析庄子美学的一个切入口,"虚室生白"所体现出的道的虚与心的虚的契合是中国美学的大题目.虚静作为审美发生的心理前提,影响了陆机、宗炳、刘勰等一大批理论家,成为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重要概念.在庄子的文本中,"白"和"朴"相关联,"白"所彰显的质朴、素淡的美,其本质在于自然而然,这种美的理想对中国的艺术实践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胡适的"接受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雨虹 《江淮论坛》2005,5(4):136-141
分析有关胡适的研究、评论、出版等情况可以发现,胡适被阅读、被接受的历史曲折跌宕,其背后所体现的社会价值、文化风尚、审美需求、传播手段等的变迁引人深思.从学术研究开始,"胡适"被不断地建构、不断地借用,现已成为经典、偶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引起知识阶层广泛的共鸣,从而成为某种象征而被争相效仿.研究胡适的"接受史"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4.
苏珊·桑塔格在美国文学批评理论即将进入繁盛期之际表现出最早的反理论主义情绪,我们不难发现其"反对阐释"含有反本质主义意味,而本质主义与理论主义有着深刻的逻辑关联;在反理论主义之路上桑塔格并非单枪匹马,"反对阐释"不仅呼应了新左派"反文化"大潮和激进文化运动,同时提前触动和震撼了欧美理论界,对欧美之外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美学理论亦有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察海德格尔阐析荷尔德林时的"返乡"和"开端".呈现两个概念在海德格尔文本中的交织,"返乡"的空间性与开端的时间性具有的同构能够帮助理解海德格尔的"存在"概念,理解"诗"与"思"间的亲密.  相似文献   

16.
"反公地悲剧"是美国学者黑勒针对产权分散和多头管理而提出的一种管理浪费现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本身的特殊性,很容易造成"反公地悲剧"的发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反公地悲剧",其主要形式有地方保护主义行为、部门保护主义行为和团体保护主义行为.要克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反公地悲剧"行为,必须整合产权,让使用权和管理权得到统一;下放权利,让责、权、利得到统一;提高认识,让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17.
"推已及人"是儒家哲学的基本命题.从字面上看,"推己及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推"什么,即"己"的问题.20世纪以来,各家对"已"认识各不相同,从而对儒家思想的理解也不一致.从<论语>文本入手,与"吾""我"、"予"相比,"已"有自身的特点,一方面指现实的综合个体,一方面指本性之"已"."推己及人"中所"推"正是知挂之"已".  相似文献   

18.
"电子民主"剖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社会网络化趋势的逐渐增强,"电子民主"应运而生.本文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电子网络对民主的影响和对"电子民主"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9.
宋代诗歌注释往往包含一个以大量实例印证和体现作者诗法理论的过程.以惠洪为首的诗论家常常将黄庭坚"夺胎换骨"的方式限定为借意与借事,将"夺胎换骨"的对象局限于前人的诗句,任渊的<山谷诗集注>在大量诗句的注释中证明,"夺胎换骨"的方式还包括反用、自造新词、古今典参照而出新等,"夺胎换骨"的对象还包括除诗歌外经、史、子、集各类前人文献中的语句,从而更全面地体现了黄庭坚一贯倡导的"以故为新"、"以俗为雅"的新变精神,对某些诗论家将江西诗派"夺胎换骨"讥为"剽窃"的理论是一个有力的否定.  相似文献   

20.
电视剧作为媒介产品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经成为人们最日常的一种生活方式,电视剧的密集传播与受众的深度互动,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受众群体:"电视剧迷".本文从媒介的隐性功能出发,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电视剧迷的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