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官锡强 《学术论坛》2006,(9):109-112
农村贫困问题是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出现新变化,农业的弱质性、市场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严重不足、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因此,加大政府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调整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政策取向,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改善其供给体系,是我国新阶段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户投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了农户投资和农村、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户投资需要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进行制度创新,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成为促进农户投资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直接关系农业生产、农民福利和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保障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不仅是我国当前财政工作的重点,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文章针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短缺和质量低下的现状,提出保障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表现为主体错位、效率低下和总量不足,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投入缺乏主动性,投资渠道逆向,扭曲了农业生产要素的资源配置,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进行制度创新,实现由农户供给为主向政府投资为主的良性供给机制转换。  相似文献   

5.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和"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普光 《阴山学刊》2005,18(1):74-78
我国农村生产的组织形式决定了农业、农村、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有着强烈的依赖性。农村改革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是国家和集体。农村改革后,这种供给机制不复存在,而新的供给机制又未完全建立,形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制约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负担过重,收入难以增加。党和政府一再强调把"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客观要求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这是农村进行第二次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6.
农村公共产品是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得以发展的前提保证.但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效能低下和供给主体错位等问题.当然,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主要从两方面来分析,并根据这两方面原因提出了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建立农民需求表达机制,实现供给主体多元化和完善相关监督机制等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业发展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本文主要侧重阐述福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福建农业发展的影响.文章从对福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的分类描述开始,较为详细地从保障、化险、促进和补偿四个方面阐述了福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福建农业发展的影响,文章最后针对福建农业发展的现状,提出当前福建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应优先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加快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秦庆武 《东岳论丛》2005,26(4):171-177
长期以来,我国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存在着“政府缺位”和“政府失灵”的现象,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短缺,说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制度性的缺陷。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从过去的城市偏好转换到城市和农村并重,而且实现供给重点由城市向农村倾斜。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创新的目标是尽快构筑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农产公共产品供给新体制。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农村公共产品普遍短缺的原因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单一。仅仅依靠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不但资金来源不足,而且效率低下,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引进市场机制势在必行。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都存在必要性和可能性。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的途径,一是转变政府观念;二是构建有效的市场化竞争机制;三是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筹措机制;四是间接扶持和引导私人资本进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五是发挥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中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十七届三中全会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再度凸显.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成为当前发展农业、实现农村小康以及扩大内需的必然举措,然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涉及项目多、区域广且各地需求亦不尽相同,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僧多粥少的状况在所难免,因此,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必须强调成本--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