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仲联先生的《黄公度先生年谱》(修订稿,载《人境庐诗草笺注》,一九五七年九月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年谱》)出版后,很受学术界的重视。《年谱》材料丰富,引证翔实,为黄遵宪研究和近代文学史研究者提供了不少资料。不过,可能由于谱主的某些资料当时编者尚未见  相似文献   

2.
姚小鸥  孟祥笑 《云梦学刊》2012,33(5):157-158
车晴的《张上将自忠年谱简编》(以下简称《年谱》,《年谱》编辑委员会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无论是从谱主身份、编撰水平,还是从编辑特色来说,都是一本很值得推荐的好书。众所周知,中国史传之体,自古即有纪传与谱谍之分。纪传、谱谍,各有所长。纪传以描写生动见长,而往往以作者之见解对史料有所取裁。谱谍则要求全面准确,不以作谱者自己的意志与好恶为史料取裁的标准。从客观性来说,人物年谱是更为重要的一种历史记载。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和中山大学历史系等单位合编的《孙中山年谱》(中华书局1980年7月版),对于孙中山的事迹记述甚详,不过略有遗漏。读《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华书局1979年5月版),其中所收廖仲恺和沈定一致胡适的几封信,亦记有孙中山的言行,根据该年谱的凡例,似应补入以下这些材料:1.1919年6月上旬,孙中山嘱廖仲恺把《孙文学说》卷一《知难行易》一书五册寄给胡适,并约请胡适在《新青年》或《每周评论》上对此书作评论。〔见1919年7月11日廖仲恺致胡适信:“前月承孙先生命,寄上新版书五本。……孙先生拟烦先生在《新青年》或《每周评论》上对于此书内容一为批评,……”〕案:《孙文学说》卷一《知难行易》于1919年6月5日由上海强华书局出版,廖信中所说新版书当系此。2.1919年6月中旬,有人闻陈独秀和胡适(系误传)被捕,要求孙中山打电报营救,孙中山说:“你们要我发电给谁?”稍后(8月上旬),孙中山在上海接见北洋军阀徐世昌和段祺瑞的代表许世英时,对许说:“独秀我没见过,适之身体薄弱点,你们做得好事,很足以使国民相信我反对  相似文献   

4.
活跃于清中叶的著名人物阮元,因其“九省疆臣”的显赫仕途与“总结18世纪汉学思潮”的学术地位,向来为海内外学者所关注。近年来所取得的许多重要学术成果,更逐步把阮元研究推向了高潮。就年谱而言,不仅有1994年出版的《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雷塘庵主弟子记》影印本,而且  相似文献   

5.
为了蔡先生的嘱托──《蔡元培年谱长编》自序高平叔一这是整整六十年前的旧事。1935年夏天,偶然和蔡先生谈到,广益书局所出《蔡元培言行录》与启智书局所出《蔡元培文选》,编制得太粗糙,建议蔡先生自编一部文集,蔡先生便叫我为他搜集整理,由他自己审阅。同时,...  相似文献   

6.
《荀子简释》原名《荀子柬释》,为梁启雄先生旧时所作,193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1983年曾重印过)。1955年,梁先生作了修正,改名《荀子简释》(以下简称《简释》),由古籍出版社出版,1956年、1957年印了两次,共11000册;中华书局1983年又印了19000册;台北木铎出版社1983年亦印过此书。所以,该书之影响不可谓不大。梁先生乃梁启超之介弟,而此书又经享有盛誉的国学大师杨树达、高亨两先生审校,故此书问世五十多年来,无一非辞。高亨先生说“梁氏此书,固初学之所棘求,亦鸿彦之所必取”,并盛誉“梁氏著书之忠实谨慎”云云,①实为溢美之辞。其实,只要考察一下该书之校勘,其虚假粗疏便可见一斑。据该书《述例》言:“本书以《荀子集解》为底本”,而“据群书所引《荀子》,宋明日《荀子》善本”,“各详校一过”。一、所谓据“群书所引《荀子》”以订正《荀子》  相似文献   

7.
刘达科 《殷都学刊》2001,(2):112-112
清代人所编元好问年谱,以翁方纲《元遗山先生年谱》、凌廷堪《元遗山先生年谱》、施国祁《元遗山先生年谱》、李光廷《广元遗山年谱》等影响较著。今人罢铖《元遗山年谱汇纂》比勘清人诸谱,兼采众家之长,广征博引,对谱主的生平交游、作品系年甚至文学思想都进行了精审详密的考辨,在整体水平上大大超过前人。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的几种年谱,如日本小栗英一《元好问年谱》、陈斋《元好问年谱简编》、降大任《元遗山年谱要编》、郝树候和杨国勇《元好问年表》、李正民《元好问活动、著述与金蒙时政、文化大事对照表》等,或以简驭繁…  相似文献   

8.
姚彬彬 《云梦学刊》2014,(6):159-160
任职于台湾“国史馆”的侯坤宏对现当代中国两岸的佛教史素有研究,他所编撰的《浩劫与重生——1949年以来的大陆佛教》(台湾妙心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是研究中国大陆当代佛教史的第一本专著,台湾学者对该书评价颇高,认为“此书的正式出版,将会很快地在海峡两岸的当代佛教学者群之中,带来一定程度的诠释冲击和相对深远的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9.
邓立勋 《船山学刊》1987,(2):123-125
杨东莼编著的《中国美学术史讲话》(以下简称《讲话》),1932年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曾在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1986年,岳麓书社重印此书,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当能起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的学术思想,源远流长。《讲话》贯通古今,从原始社会学术思想的萌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都作了简明的论述。《讲话》在方法论上体现了三个基本特点:变的观念,交融的观念,批判的观念。这在三十年代初期,是难能可贵的。《讲话》认为在春秋之前,“只有鬼神术数,此外无别的学术” (新版《中国学术史讲话》第19页,以后凡引此书,仅标页码)。  相似文献   

10.
<正>关于王夫之与邵阳坻坪刘氏一族的关系,王夫之的著作、诗文集与王船山年谱均未涉及。但在晚清罗正钧先生编撰《船山师友记》载有“刘永治、邵阳人”一条。罗氏在按语中称,“《武夷先生行状》篇末书“门下后学刘永治填讳。”《行状》作于癸亥(清康熙二十二年)。辛酉年有《中秋向夕、自观生居同刘生小步归草堂、月上》五律二首,《分体稿》甲子有《五日同刘、蒙二生小饮》五律一首,此刘生当是门人之列,诗皆作于前后两年,未知即否永治。  相似文献   

11.
这期,本刊刊出康有为致蔡松坡书和致陆荣廷书,以及《南海康先生年谱续编》中有关康氏给蔡锷之电文,均由河南历史研究所申松欣同志提供。据申说,康氏致陆荣廷书,是该所已故的赵丰田先生于1945年前从康有为弟子徐勤家抄得的康氏手稿。赵先生将抄得的康氏手稿定名为《康氏遗稿》。其余两件均是康同璧先生提供给赵丰田先生的。康同璧先生将珍藏的康有为未刊稿定名为《万木草堂遗稿》,而《南海康先生年谱续编》,则系康同璧先生编写。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族研究的识异与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献关于不同民族的记载,其由来非常古远.以近代学科形态出现.则1902年梁任公《新史学》、1906年《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及1922年《中国历史研究法》已越来越明确民族史在中国史学中的地位.民族学自19世纪中叶在欧美形成学科,1903年,林纾、魏易即将德国哈伯兰(Michael Haberlandt)的民族学由英译本译成中文,书名《人种学》,交北京大学堂书局出版.中国正式使用民族学的名称从1926年蔡子民先生发表《说民族学》到现在也有70年.当前,在中国大陆,将研究民族问题诸学科,统称为民族研究,已成为一个包括民族史、民族学、民族语言学、民族问题理论、民族经济等诸多学科的学术部门.  相似文献   

13.
徐珂的生卒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稗类抄》是一部汇辑野史笔记与报刊中关于清代朝野遗闻以及社会经济、学术、文化各方面掌故和名人逸事的巨著.关于这部书的编撰者徐珂,谢国桢先生在中毕书局重印此书的前言中说:“编者徐珂.字仲可,杭县(杭州)人,清光绪间举人.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曾参其戎幕,未几辞退,遂在上海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长于文学.善于诗词,尤喜搜辑有清一代朝野遗闻,以及士大夫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七五年,我在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工作,校理古籍、文物,曾从一束未标姓名的文稿中,据其笔迹、文辞和个别题署,辨别出章太炎、严复、林纾诸先生的手稿,其中属章先生的有七篇。当时迫于“四人帮”的扰攘,未遑详审其内容,只交裱工装潢,以墨迹归入艺术类收藏。“四人帮”粉碎后,得见汤志钧先生编著的《章太炎年谱长编》及所附的《著作系年》,与以前见到的章先生手稿核对,计已见录者三篇:一、《再与刘  相似文献   

15.
年谱之学 ,自成一家。年谱不仅可以补充史传有关记载、纠正碑状的失误 ,更有着国史、家传所不可替代的价值。诚如孙诒让所言 :“盖名贤魁士 ,一生从事于学问 ,论撰之间 ,其道德文章既与年俱进 ,而生平遭际之隆污夷险 ,又各随所遇而不同 ,非有谱以精考其年 ,无有得其详实。……为论世知人之渊薮。不信然与 ?”(孙诒让 :《籀述林》卷五《冒巢民先生年谱序》 ,1916年家刻本 )通过年谱可以看出谱主遭际之坎坷与其学问、功业成就之艰难曲折 ,足为善鉴。不止于此 ,“年谱者 ,心史也 ,非为一人谱叙行事之家传也 ,而实为一代学术文化系年也。…  相似文献   

16.
姚名达作为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著作有《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中国文化小史》等10余种。姚名达学行事迹中如曾为北京大学研究院研究生、订补《章实斋先生年谱》之得失、创办女子书店之宗旨、为"三民主义历史学者"等,是学者较少评述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 郑鹤声先生与世长辞了.但他的丰硕的著述,将与世长存.郑先生是一位早有成就的学者.早在学生时代,上海中华书局于1924年就出版了他的《汉隋间之史学》.1928年,即他27岁之时,商务印书馆就为他专门安排出版郑氏史学丛书,先后出版了他撰著的《中国史学史》、《史汉研究》、《中国史部目录学》、《中国文献学》、《亚洲诸国史汇目》、《司马迁年谱》、《班固年谱》、《杜佑年谱》、《袁枢年谱》等著作.  相似文献   

18.
《笏山记》是一部极为罕见的晚清小说。传世只见一种版本,即由上海广智书局于光绪三十四年(一九○八年)七月十五日印行的共三册六十九回本。此书流传至今,历经八十年,已颇为难得。目前有关我国文学史和小说史的著作中,对于《笏山记》其书,述未见有详细的评介和  相似文献   

19.
方杰先生主编的《越国文化》,于1998年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此书为纪念越国建都2485周年(公元前490年~1995年)而作。全书除《前言》、《后记》和《序》外,分为越国兴衰、政治、军事、农业、水利、手工业、建筑、商业、学术思想、文学艺术、信...  相似文献   

20.
最近香港汉荣书局出版了石景宜先生鼎力相助,杨位平、施汉云、李仪等人编著的《中国台湾大专院校简介》一书(下称《简介》)。其中有些资料为1992年统计的,内容较详实。据该书统计,到1990年为止,台湾有大专院校124所。其中:大学22所(国立14所、私立8所),独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