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证据法学统编教材是教育教学和学术传承的必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证据法学教材有十几种,然独立思考且严密结合中国司法实践的不多.张保生教授主编的统编教材<证据法学>在结构体系、理论体系、证据论和证明论等方面多有创新和发展,是一部值得深度研习的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2.
《证据规定》的颁布施行,是民事审判乃至整个民事诉讼领域中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它必将对我国的民事司法制度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人们对证据制度改革的企盼,特别是民事诉讼理论界所期待的证据规则,却并不是最高人民法院已出台的《证据规定》,而是国家关于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立法完善。然而,最高人民法院之所以急于出台这一《证据规定》,亦有其较为复杂的现实背景。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最高人民法院在现实条件下所采取的"迫不得已"的应急举措。现行立法规定的不足,在客观上要求从立法上对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关于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目前学界观点不一。证据法学是研究证据的发现、搜集,以及运用证据在符合一定的法律规范的前提下,证明案件真实的过程,归根结底是对"真"的反思和回溯的过程。证据法学同时还肩负着维护法治、保障人权的现实重任,因此,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应划分为认识论基础和价值论基础两个层面。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价值权衡、选择理论应分别成为证据法学的认识论和价值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新证据的概念入手,通过对美、德、日三国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剖析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3条对策,即:明确新证据的种类,限定新证据的采纳范围,废止以发现新证据为由启动再审程序。  相似文献   

5.
证据制度中当事人的证据责任理论,长期以来一直是民事诉讼法和证据法研究的核心问题,我国法学理论界对此也展开热烈的讨论、研究,但却出现理论表述上用词交叉混乱,语符与语义互相交叉等现象,使研究不能深入。因此,尽快倡导理论界科学规范术语用词,才能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6.
举证制度关乎民事诉讼程序的公正、高效与否 ,庭前证据交换是举证制度的关键环节。针对我国现行庭前证据交换制度存在的不足与纰漏 ,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从审判实务的角度阐述了完善证据交换制度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7.
陷阱证据是一种特殊的证据,其证据能力的有无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案件的正确处理。陷阱证据的运用能够实现民事证据制度发现真实、提高诉讼效率和解决纠纷的目的,不过有时会不利于程序公正目的的实现。因此,要把陷阱证据区分为机会提供型和犯意诱发型,并在此基础上赋予它们不同的证据能力。  相似文献   

8.
学者一般多认为历史学、法学在本质上是证据科学,这似乎是一种无须证明的朴素认知。然而就历史学而言,自从古代"成一家之言"及"鉴戒史学"的史学传统,直至近现代历史学家对历史认识及历史叙事的理论反思,都不同程度说明了历史学与证据科学之间的界限泾渭分明。历史学界对琦善的讨论变迁过程,即是反驳历史学是证据科学传统认识的有力例证。法学对自身学科的理论省思,也有着语言学的转向,比如哈特"开放结构"的论述就为自由裁量权提供了理论支持。从学科理论与性质来说,法学与历史学都是要将自己的理解和解释贯穿到已掌握的文本或其他证据中,并以此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在两门学科的实践与操作层面中,史料与证据的留存选择也都是当事人理解和挑选的结果,而且都是依赖史料、证据这种"间接的故事"来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概括,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解与叙事逻辑。因此,无论是历史学还是法学,都不宜称为绝对意义上的证据科学。  相似文献   

9.
民事诉讼庭前证据交换程序作为审前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证司法公正和提高诉讼效率的双重价值。多年的司法实践表明,证据交换程序并未有效发挥作用。应当通过提高立法阶位、完善证据交换程序规则体系、建立科学的证据失权制度等,使证据交换制度更加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继承法学理论确立于 9世纪经训学家对伊斯兰教法的系统化研究时期。伊斯兰遗产继承法以私法的形式完整地存在于阿拉伯半岛内外的穆斯林世界。由于其理论源于《古兰经》明文具体而精确的客观标准 ,故其理论原则、基本概念和贯穿始终的主导法理思想几乎是恒定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缓解举证时限制度与实体公正之间的矛盾,从而使举证时限制度设计更具有正义性,各国都在一定条件下并未彻底排除当事人逾期提出的"新的证据",我国民事诉讼也不例外.本文对"新的证据"与举证时限制度的关系、"新的证据"的界定、提出"新的证据"的法律后果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这对实现民事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均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社会学法学是与自然法学、分析法学并列的西方主要法学流派。社会学法学从社会的视角来观察研究法律现象。历史研究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法学研究方法。考察社会学法学的流变,可以使我们了解该学派的主要理论的起源、变迁和发展,为研究该学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可以将社会学法学的流变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社会学法学萌芽时期、社会学法学确立时期、社会学法学的深入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3.
刑事证据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的核心与基础,是体现司法公正的必要条件。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并列举了证据的七种具体表现形式,且其证据能力一般不受限制。这就导致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在程序上没有很好地贯彻诉讼对抗制,给实践操作带来很多问题,在证明标准和证据规则等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间接证据作为民事诉讼常见的一种证据形式,其依据经验法则和推理构成间接证明方式,该方式是民事诉讼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手段。间接证据因为证明对象多元化、证明力不确定和证明事实方式复杂化,使得法院对其采取了谨慎、怀疑甚至是排斥的态度,法院对其运用或是简单滥用证据排除规则、证明力较小规则将其排除,或是以证据不能证明案件事实直接适用证明责任规则裁判定案,使得原本能够认定的事实得不到科学证明。因此,对于间接证据,首先应明确法院仅能依据宽松的证据能力制度对其作有限排除,同时应限制常识性的间接证据证明力较小和真实性规则滥用以及要求法院对矛盾间接证据证明力问题进行合理分析。更重要的是,在间接证明分为证据环、证据链等几种具体类型基础上,应明确间接证明对推定基础的经验法则之要求,确定间接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多样化模式,并且赋予间接证据在证明欺诈、胁迫等主观事实方面的重要作用。然后法院面对间接证据时才能依赖自由心证来认定事实,使民事裁判建立在规范、严谨的证据审查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5.
明清之际中国一些具有儒伊双重文化气质的知识分子在伊斯兰哲学的基础上,同时也在中国儒学,尤其是宋明理学的影响下,创造了我国一个新的学说体系——中国伊斯兰哲学。这不仅是对中国伊斯兰教和中华文明的贡献,最大意义上也是对于世界伊斯兰宗教哲学的贡献。从特殊意义上看,它也证明了儒伊两种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其中,王岱舆和刘智是做出过极大贡献的伊斯兰学家。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事举证期限制度的发展经历了随时提出主义阶段、形式的适时提出主义阶段和适时提出主义阶段等三个时期。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确立了严格的证据期限制度,但该制度存在以下缺陷:对逾期举证的制裁过于严厉;没有健全的配套措施;确定举证期限的立法不够完善;法院不适当履行释明义务的救济措施缺失。因此,建议在借鉴国外相关立法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民事举证期限制度作出有针对性的修改。  相似文献   

17.
证据失权制度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提高诉讼效率,另方面可以损害实体正义。为了克服、减轻证据失权制度的消极影响,但凡采证据失权制度的国家,均规定了严格的失权保障措施。我国《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确立了证据失权制度,也需建立完善的失权保障措施保证证据失权制度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法学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法学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对策:(1)完善法学教学实践体系,规范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2)改进实践教学管理体制,统筹实践教学基地的整体规划;(3)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保障实践基地建设经费的投入;(4)改革实践教学课程结构,促进实践教学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哈桑.图拉比的宗教政治思想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主张社会伊斯兰化,强调“真主主权论”,否定民族主义,否定国家权威,主张开放与对话,倡导宗教对话。其领导的伊斯兰民族阵线审时度势,相机而动,在苏丹的两度军人政权中推动国家的伊斯兰化。由于国内外的诸多影响因素以及图拉比在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之间充满的矛盾,图拉比与军人政权的结盟在本质上仍是权力斗争的需要。要实现苏丹政治稳定和国家发展,务实主义的领导集体和治国方略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具有一套基本价值、政治纲领和目标,它认为主权属于神,教法和宗教原则高于国家宪法和法律,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社会是其主要目标。保守的原教旨主义能与专制腐败的政权妥协,参与改造现存制度还是以革命及暴力手段推翻它是温和派与激进派思想的试金石。这一思想拒绝民族主义,希望建立统一的伊斯兰世界,并自认为是西方思想与共产主义之外的第三种选择。虽然使用暴力是激进原教旨主义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类组织必定使用恐怖主义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