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哲学的"发展"在本质上不同于具体科学及科学同类的精神成果.哲学是人类自我意识觉醒的结果,这觉醒或觉悟虽然在时间上有早有晚,但并没有实质上的递进关系;哲学是"思想的思想",是主体自我反思的精神状态,反映在哲学的对象上,表现为"理念的世界"或"可能的世界",而不是科学所面对的"事实的世界",这决定了哲学体系之间没有科学意义上的可比性;哲学的思维方式及哲学的对象,决定了哲学没有科学意义的"真伪"、"是非"之别,不同的哲学智慧都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财富.  相似文献   

2.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同志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提出的又一重要治国方略.怎样认识这一重要治国方略?其一,可以从法律建设的重要性、局限性;道德建设的特殊性、重要性;时代呼唤"以法"、"以德"治国等三个方面加以认识.其二,可以从"以法"、"以德"在治国上相辅相承,一是共同调节主要社会关系,具有一致性;二是分别调节一定社会关系,具有互补性等两个方面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3.
在道教典籍中,葫芦被视为中有日月的小宇宙"壶天”,彝族丧俗亦认为人死后魂归"壶天”(祖灵葫芦).道教与彝族信仰如此相近,是因为道教吸收了先秦方士的神仙思想,而神仙思想源出西羌,彝族正是远古羌人的遗裔.彝族魂归"壶天”、"洞天”,正是道教仙境"壶天”、"洞天”由来的民俗基础.  相似文献   

4.
"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内容改革应注意的一系列问题,认为"两课"教育方法的改革应变单向的"灌输法"为双向和多向的"信息反馈法"、变单一的"收敛型"的思维方式为"发散-收敛型"复合思维方式、变孤立的单因素思维方式为多因素系统整合型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过客>中的"过客""少女""老翁"三个人物的形象内涵从某种程度上可说是鲁迅内心三个"自我"的象征.而鲁迅小说中那些主体感情色彩极浓的人物形象的精神内涵无疑和鲁迅的精神内涵一脐相连,他们身上大致体现了鲁迅的思想发展变迁历程,折射了鲁迅在不同时期的精神气质、性格特征,甚至人生经历.这里将鲁迅笔下主体性极强的人物分为过客型、过客--老翁型、少女--过客--老翁型三类.紧扣过客的精神内涵,重点论述前两类人物类型,阐释他们的"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的生存方式和"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6.
许多复杂理论体系的实质与其方法论密不可分.马克思、恩格斯共识于"价值是对效用和劳动花费的衡量".在这里,"价值"与"生产力"同义.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是"生产力价值论".但是,这种价值理论在<资本论>各卷中的展述却是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从抽象的"劳动价值论"(简称"劳价论")出发,一步一步上升为"具体"的.细读之,可以发现,每向"具体"前进一步,都靠使劳价论与某种突现使用价值决定性的理论相结合而完成,其理论实质是使劳价论被纳入唯物史观框架.其中包括第二卷指出的一旦要具体考察社会总资本的流通,就不能只囿于劳价论,还要考虑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即社会效用,并依此建立了再生产理论;第三卷又进而指出,从总体上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更不能囿于第一卷对价值规律的抽象论述,而要充分理解价值规律的进一步展开,包括了对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即社会效用决定意义的含纳,此即宏观的"效用/劳动价值论".显然,从方法论层面看,马、恩的价值理论不限于劳价论,它是由抽象劳价论上升为具体的宏观"效用/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从方方的<状态>始,"潜对话"已成为方方小说创作的一种自觉的艺术追求,这在其近作<乌泥湖年谱>中表现得尤其明显."潜对话"不仅表现在单个人物、人物与人物、作者与人物之间,而且成为作品的结构性因素.作为与"对话"(公开对话)相对而言的"潜对话",与巴赫金所说的"复调"有着明显的差异.作家个人的艺术选择、时代情势使中国出不了"复调小说".  相似文献   

8.
史籍所载的贵州"龙家"族属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成为学术界特别是史学界争论不休的难题."龙家"所指代的人群实体到底属于哪个民族?是一个单一的民族,抑或是属于某个已知的民族?笔者在校释<百苗图>的过程中,排比了元、明、清三代对有关"龙家"的史籍记载,并结合当代民族学田野调查资料,论证了"龙家"可能曾是包含有苗族、布依族、汉族和彝族等民族在特定政治背景下所形成的一个稳定的民族集合体.  相似文献   

9.
释"好”     
自<说文解字>始,便将"美也”作为"好”字的本义,这实际是根据"好”字后起义所作的误释.根据分析甲骨文、金文"好”字的最初字形结构,并结合对相关的铜器铭文和文献的考证,"好”与"妃”字原本为一词二形,本来词义为男女匹配为偶,作为动词时为匹配义,作为名词时为配偶义.随着词义的发展和字形的演变,"好”与"妃”由二形一词演进为二形二词,匹配为偶之义由"妃”字独自承袭,致使"好”字本义湮没.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继承和坚持,更是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丰富和发展.它不仅突出了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生产力这一生产力标准的重中之重,强调了文化力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揭示了实现人民利益的多重层面,而且从社会发展规律和党的自身建设与执政规律的高度出发,为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正确的执政纲领和自身建设纲领.  相似文献   

11.
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时代,作为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设计师,克拉克·克尔在他的《大学的功用》一书中系统集中地阐释了他关于美国现代大学理论的思想。他的高等教育理论着眼未来,所提出的多元化巨型大学观,是其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指导了美国乃至世界的高等教育的变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具体阐述了杨缵绪开发近代新疆的经济思想,认为其对于促进新疆近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今天,其所思所想,仍具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语言符号任意性的思想不仅是索绪尔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基石,也是语言学界一个世纪以来一直热议的话题。索绪尔的这一思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和他整个的语言符号学思想一起,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过程。通过梳理、对比和分析索绪尔三期普通语言学课程中的有关内容,可以真实地展现其语言符号任意性思想发展的阶段性和不断构建的过程,全面和系统地揭示这一思想的深刻内涵,从而为人们准确地理解和客观、公正地评价他的这一思想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以英雄主义的姿态站在黑格尔的肩膀之上,通过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比较研究,剥掉了伊壁鸠鲁原子论形而上学的外衣,向世界宣告了他的伦理激情,彰显了其对自由的渴望,并提出了实现自由哲学的道路,即"世界的哲学化"和"哲学的世界化"。虽然此时马克思的伦理思想还存在重大缺陷,但这为我们全面理解马克思伦理思想的萌芽、发展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系。  相似文献   

15.
在毛泽东利用外资思想形成、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中,随着在党内地位的提升,毛泽东开始从全党角度考虑问题,对待外资的态度由排斥变为欢迎;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毛泽东对外资问题有了较多思考,其利用外资思想的主要原则逐渐形成;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在外资的来源问题上,毛泽东不断调整其引进外资的具体思路;随着晚年“左”倾思想的发展,毛泽东对利用外资的认识发生变化,最终放弃了其利用外资的正确思想。  相似文献   

16.
孔子的人才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人才的培养造就以及我国古代人才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的人才思想不仅具有人才层次观及其划分标准,而且包涵了重贤思想、知人选人方法、任才原则、育才理念等方面。今天,我们应该吸收其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弘扬孔子重视教育、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思想,借鉴其培养人才、了解人才、选拔任用人才的方法,更好地发展科教文化事业,壮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7.
管仲的伦理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基本上是维护传统的道德观念,核心是“礼”,但管仲所维护的“礼”已与传统的“周礼”相去甚远;“仁”是春秋时期的新道德观念,虽然不能肯定管仲一定提出过“仁”的概念,但其思想中的人本主义精神却为“仁”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管仲对伦理学最大的贡献是他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道德基础论。  相似文献   

18.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作为职业教育主力军的高职院校应在授课内容、授课方法、授课思路上与时俱进,跟上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在高职电工课中进行教学改革的经验和体会,通过“看”“识”“连”“读”“测”“新”等几项改革措施和手段来谈谈在这一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老舍小说创作的女性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及妇女问题一直是老舍小说创作的重要内容 ,并构成了他文化批判的一部分。一方面他对男权至上的传统伦理道德给予了痛击和嘲讽 ,另一方面 ,传统文化的因袭也使老舍思想中自觉不自觉地残存着男权意识。在妇女解放问题上 ,老舍有着自己独特的理性思考 ,女性要获得独立与解放 ,不仅应克服自身弱点 ,还应与社会进步一起考虑 ,盲目趋从时尚 ,只会酿成更大悲剧  相似文献   

20.
左宗棠新疆开发思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宗棠在指挥西征军收复新疆期间提出了战后新疆开发的方案 ,形成了他的新疆开发思想。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以兴农实边为中心 ,以水利建设为基础 ,以社会稳定为保障 ,以兴学育才为根本 ,以经济手段为引导。左宗棠的新疆开发思想 ,比之前人更具有系统性、深刻性和实用性 ,其中某些主张对于今天的新疆开发仍然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