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永续盘存法,本文创新性地估算了1997-2016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住宅资本存量,在此基础上,我们细致讨论了城市层面住宅资本存量的基本特征,并估计了住宅资本的回报率。估算结果表明:第一,从总体城市来看,住宅资本存量的年均增长率明显高于GDP的年均涨幅。第二,各地区和各分线城市的人均住宅资本存量均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西部地区和二线城市的人均住宅资本存量增速更为迅猛。第三,近年来,除一线城市的住宅资本回报率有所上升以外,其他地区的住宅资本回报率均表现出大幅下降的趋势,即住宅投资效率在不断下降。但分地区、分线城市住宅资本回报率的变化呈现收敛特征。综上,应该警惕住宅资本存量的快速增长可能对投资效率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地处中俄边界,是一个复杂的区域系统,12个地级以上城市(以下简称地级市)当中,6个城市属于资源型城市,6个城市属于一般性城市,12个城市特色鲜明,很难形成统一的发展策略。研讨黑龙江省地级以上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琪延  罗栋 《统计研究》2009,26(7):49-54
 文章通过建立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专家打分法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对我国4个直辖市和289个地级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全面的综合评价。在给出整体排名的基础上,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对我国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分异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在空间地图上勾勒出各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和旅游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及所属的不同类型,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4.
周江  马文汀 《统计研究》1992,9(4):38-46
城市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组织领导作用。到1990年末,我国共有城市467个,其中地级以上城市187个(以下简称地级市)。地级市市区面积26.4万平方公里,人口17988万人,分别占全国的2.8%和15.7%。但其职工人数7127万人,自然科技人员593万人,占全国的50.7%和51.8%;国内生产总值6706亿元,占全国的38%;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8841亿元,实现利税1261亿元,  相似文献   

5.
居民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价 --以福建省地级以上城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1.0,对福建省9个地级以上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中国291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旅游经济影响因素的结构研究,从城市旅游资源丰度、品味度、经济发展水平、区位交通及旅游接待设施等多方面,针对经济、交通及旅游资源等发达和欠发达的两类城市,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区别探讨上述各因素对城市旅游经济的影响路径、大小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归结出中国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两种不同模式,即针对发达地区城市的"旅游促经济"模式和对于欠发达地区城市的"经济带旅游"模式,并分别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考察贷款投资取向于房地产行业与经济增长的逻辑关系。理论分析基于中间品投入生产函数得出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的结论,贷款投资于房地产开发可以更好地发挥资本效力,推动房地产行业发展,而且房地产行业具有规模效应,产品价格应该是逐步下降的;进一步选取中国283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实证检验,考虑变量的内生性,引入工具变量,并通过系统GMM方法、联立方程模型对三者间的交互关系进行考察;通过引入经济距离的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贷款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较小,而通过拉动房地产行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效用较大,与房地产开发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相比,上一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对本期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更大的影响;职工数量和职工工资对贷款规模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对房地产开发以及经济增长的作用不稳健。据此,提出房地产"去库存"、调控行业杠杆、推进房屋租赁和实施房产财税改革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市现代化进程与城市营销相互促进,相关学者将城市细分为投资型城市、人居型城市、旅游型城市三个细分市场进行城市营销战略选择,本研究收集我国中西部19个省会城市的样本数据分析,使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构建投资型城市选择的指标体系,并根据指标体系测算出,重庆、成都和武汉是比较适合作为投资型城市的市场选择,有效的指导城市营销策略制定。  相似文献   

9.
中国省域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基于创新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进行客观赋权,分别对中国30个省域的创新驱动能力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和综合评价。并采用SYS-GMM模型分析企业的创新模式及政府的科技支持力度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各省域的创新驱动能力与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均有显著提升,但创新驱动发展的机制仍需优化,同时地区创新驱动能力差距有所扩大,东中部地区的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显著优于西部地区。企业模仿创新能力对现阶段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度较高,而有限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同时政府作为现阶段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对基础科学技术的支持对经济增长效率的贡献有限。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8年31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运用引力模型和网络分析法对中国数字经济空间关联及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实证发现:数字经济省际关联呈现出中心—外围式非均衡分布发展特征,各省在网络中的联系较稀疏、稳定性较差、等级结构较弱,但彼此互通可达;数字经济发展中心位于东部沿海省份,扮演桥梁和中心行动者角色,从外围省份不断吸引要素资源,并对外围关联省份的辐射力大;各板块间的联系和溢出显著,发挥东部省份双向溢出和主受益板块的中心优势,引导中西部省份经纪人和净溢出板块,增强其发展能力;各省产业结构、区域开放、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市场化、信息化、城镇化等显著差异共同驱动数字经济空间关联。要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注重空间关联及溢出效应,制定区域差别化发展政策,缩小数字鸿沟,推动数字经济省际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阐述了进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理论上主要从当前的国际环境及中国的国情两方面论述了适当增加进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实证上则是利用动态分布滞后(ADL)模型对进口与GDP关系进行协整分析并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进一步说明进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后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建议:中国应适当增加进口以解决当前存在的贸易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报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提出了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调查表设计,并对全国信息化水平及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和家庭四个方面信息化应用水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DEA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以全国31个省(直辖市)为样本,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的提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发展问题已成为当代社会人们研究的重大课题。诚然,人类社会是发展了,但发展的现实世界中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经济发展了,却带来许多产品生产过剩的问题;人口平均寿命提高了,却又伴随着出现老龄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经济发展的速度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两层次主成分分析法,对全国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位次评价和结构分析,产生了各层次的综合因子,依据它们揭示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形成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上述方法也为研究多层次指标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金融潜能正通过一系列经济发展效应影响着城市化经济的发展质量。提升金融潜能的质量和增强优秀金融潜能的空间溢出能力,能够扩大金融经济发展正效能的辐射范围,助推城市和区域经济连动式发展。定义金融潜能并将其分为金融集中趋势潜能、金融规模潜能、金融外向潜能和金融流强度潜能,通过构建金融潜能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模型,测度2004-2012年东北三省地级以上城市的上述四种潜能,并分析各种金融潜能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发挥情况。结果表明:四种金融潜能对于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较为显著,但水平偏低。因此,保集聚、促规模、创区位、推辐射将是未来金融潜能推进东北全面振兴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见高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聚焦:社会经济热点 进入21世纪,信息产业将成为全球 的主导产业。目前,信息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信息化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近十年来,中国政府适应世界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中国信息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然而,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还仅仅处在起步阶段,需要研究测算中国信息化水平与发展状况的计算方法,以对我国及各省(区、市)信息化水平、发展进程、存在的问题进行量化的反映与评价,以促进全国及各地区信息化健康、快速地…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格局与面临的重要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导产业及产业群的发展与转换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几个时期经济的快速增长都有相应的一组主导产业的带动,几经波动到2006年初经济增长在新水平上达到了相对均衡。但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面临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建立、有效控制资产泡沫等方面的压力与挑战,因此必须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化解要素涨价的压力;通过构建外部成本内部化的市场机制解决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破坏问题;要汲取国际上先行者的经验教训,利用好后发优势,比较平稳地渡过资本化进程中最不稳定的时期,以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信息化的发展入手,阐述了信息化建设及各地区信息化水平评价的重要性,采用多元统计中的主成分分析和主成分回归法,设计一个综合指标用以评估各类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及其在全国所处的位置,指导各地区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