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华文学”是指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中文文学。在新、马两地,有三分之一的公民为华人,他们生活的那片国土亦有着我国三、四十年代那样苦难的斗争历程,所以处于中西文化交汇点的马华文学与中国文化和文学有着极为深厚的血缘关系。新文化巨人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坛一座巍峨耸立的丰碑,一直为马华文学界所瞩目所景仰。对鲁迅的崇敬与纪念,对鲁迅精神的礼赞与学习,从20年代张天白论鲁迅到90年代江天的《鲁迅赞》,几十年来一脉相传。 1 鲁迅的文学活动早在20年代就已受到马华文学界的重视。二、三十年代的许多马华文学界人士经常阅读上海出版的刊物、报章,对于活跃于当时文坛的鲁迅是极为关注的。鲁迅的作品和文艺思想对当时的马华文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30年代中期“两个口号”论争中,马华文学界也曾就“两个口号”问题进行过辩论。马达、曾艾狄等许多进步的马华文学界人士倾向于鲁迅一边。马达撰文《对〈马来亚文艺界漫画〉的意见》声援鲁迅。在鲁迅“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影响下,根据马来亚社会的具体情况,马华文学界提出了一个与此很接近的口号——“民族自由更生的大众文学”。关于这一口号提出的重要意义,新加坡著名文学史家方修先生指出:这个口号的提出是“马华文学思潮的一个发展”,“  相似文献   

2.
“花踪文学奖”的举办和《花踪文汇》的诞生是现代传媒深刻地介入到马华文学体制中的产物。《花踪文汇》从20世纪90年代初持续至今的结集出版,保存和显示了马华文学近20多年来的创作实绩,描绘了马华文学发展演变的轨迹,具有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文学史意义,同时亦显示了传媒在参与建构“马华文学经典”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传媒强大的推动之下,90年代以来的马华文学在诸多层面上建立了与世界华语文学圈的深刻联结,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从域外(包括港台、大陆、海外)汲取了宝贵的文学资源,成为90年代以来马华文学自省和发展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学与马华文学有着悠久而密切的联系。马华新文学是在中国“五四”文学运动的影响下诞生的,在20至40年代,两者之间的联系是休戚相关的。一方面,中国有大批作家曾先后赴马来亚半岛,投身马华文学运动,特别是有许多知名作家,如郁达夫、胡愈之、王任叔、杨骚、许杰、陈残云、秦牧、高云览等,为马华文学的建设和发展作过自己的贡献。另一方面,马华文坛也有众多作家后来回到中国,参加祖国的建设事业和文学运动,象杜运燮、萧村、韩萌、米军、王啸平、马阳等,都是著名的马华归侨作家;另据方修先生《马华新文学史稿》记载,当时在马华文坛活跃一时的黄征夫、张楚云、李梅子、殷枝阳等人,以后也都返回中国。这两方面因素,构成了中国文学与马华文学之间千丝万缕的血脉联系,奠定了中马文学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80年代的马华文学一直处于边缘 ,即与中国文学的藕断丝连 ,又得不到马来西亚政府认同为国家文学。马华文学应该如何摆出姿态 ,如何建立自己的文学面貌等等 ,这些与马华文学自身的文学生命息息相关。因此 ,马华文学界种种的呼声、诉求不断响起。事实上 ,这些呼声和诉求是否值得探讨 ,抑或是个假问题 ,本论文将以“断奶”、“身份认同”和“重写马华文学史”作为总结性的范例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讨论以中国大陆学界为中心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平台”对各国华文文学研究所抱持的学术视野,以及对此一学科的定义;接着以《海外华文文学史》和《世界华文文学概要》对马华文学的研究缺失为例,讨论跨疆界、跨文化研究所面对的困境;最后论及当代马华文学跟世华研究平台接轨时,必须重视的(内部与外缘)问题。作为一个跨疆界与跨文化的研究个案,当代马华文学突显了许多重要的高难度的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代马华小说的主体建构马相武马来西亚华文小说作为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一部分,其主体建构在很大程度上与整个马华文学一致。所谓“当代”,时间范围较宽泛,包括1965年以来,但八、九十年代更为我们所关注。这是由于我们强调“当代性”,也是因为论述问题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蔡馥生教授,是广东省揭阳县人,今年八十三高龄,但精神矍铄,仍然从事科研写作,参加省内外的学术活动。现退居二线,任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蔡老1928年毕业于上海中央大学商学院。不久就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上海“一二八”抗日战争爆发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曾先后主编《社会生活》周刊和《正路》半月刊,编写了《计划经济》一书,介绍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绩。皖南事变后,到新加坡任南侨通讯社主编,在苏门答腊任《民主日报》“新南洋”副刊编辑,积极宣传新民主主义思想。1946年与卢心远同志组织了新加坡经济学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参加《南侨日报》和《南侨晚报》的编辑工作。1948年回到香港主编《大公报》的《经济周刊》,曾发表文章批判凯恩斯的管理货币理论。解放后,  相似文献   

8.
柯蓝自1936年,十六岁投入革命,献身文学,迄今已逾半个世纪。幼年时他领略了生之艰难,然而“毫不迟疑地从热爱文学,到下定决心要终身从事文学工作”。这样的心理契机,使他尚在孩子的年龄,便毅然离家,奔赴光明的圣地——延安。他最早的文学尝试,源于散文写作。无论是1936年在湖南《通俗日报·副刊》上发表的  相似文献   

9.
石评梅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发表了不少小说作品。自1924年2月26日在《绿波周报》上发表处女作《病》后,就陆续在《京报副刊·文学周刊》、《妇女周刊》、《蔷薇周刊》、《晨报副刊》等刊物上发表《"只有梅花如此恨"》、《弃妇》、《偶然来  相似文献   

10.
考察文艺副刊对新文学运动的推动作用是近来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民国四大副刊之一《京报副刊》有关青年题材的小说来历史地考察文化、文学生态相对于“五四”文化的延续性和异质性,尤其是借助于小说文本的细读来认识发展变化中的青年题材的创作倾向和思想新变。  相似文献   

11.
台湾微型小说的异军突起是一种历史机遇和文学选择的必然。 70年代后期 ,“台湾报纸处于报禁的限制下 ,每日最多只能出纸三大张。联合报副刊于是率先推出‘超短型副刊实验’,……以容纳更多内容并扩大作者群。”1 1 978年 2月2 5日台湾《联合报》副刊首辟“极短篇”专栏 ,“联副”主编痖弦亲自撰写倡导文章 ,指出 :“极短篇是一新尝试 ,希望以最少的文字 ,表达最大的内涵 ,使读者在几分钟内 ,接受一个故事 ,得到一份感动和启示。”2这一创举得到了《中国时报》和《中华日报》的响应 ,也相继在副刊开辟“极短篇”专栏 ,为微型小说鸣锣  开…  相似文献   

12.
马来西亚报纸副刊对90年代马华散文有覆盖性的影响,副刊是马华散文最主要的发表场域,副刊专栏的写作成就了新生代作家的代际崛起。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南侨日报》为研究个案,分析《南侨日报》评论和介绍中国新文学所作的努力,力图在某种程度上“还原”该时期新加坡文学书写的“历史现场”和原貌,为海外华文文学史的撰写提供必要的历史细节和现场感。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和中国大陆的华文文学研究同时起步,始于1982年。今富正巳教授1992年出版的《马华文学及其周边》一书为日本华文文学研究滥觞期的最高成果。进入21世纪后,日本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史上里程碑式的业绩出现了,那就是2004年以山田敬三教授为代表的研究人员共同推出的《境外的文化———环太平洋的华人文学》,此书为代表的时期为日本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发展期。而今天的日本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则可以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这八个字来概括。  相似文献   

15.
朱崇科 《晋阳学刊》2006,(2):103-109
如果从本土的视角来参详马华文学史,南洋色彩的提倡(1927-1930)、马来亚地方作家论争(1934)和“马华文艺独特性”论争(1947-1948)这三个基点不仅引人注目,而且至关重要。重新思考它们的意义不是重复劳作,而是在部分重现历史现场的基础上,考察马华文学本土在20世纪20-40年代演变的粗线条轨迹,同时指出其中的悖论/吊诡和张力,也希望能够借此从不同视角(1.文学地理的具象化;2.文学层面的质变;3.文化/政治:捆绑的复杂化)探勘本土蜕变的谱系学。  相似文献   

16.
《晨报副刊》《京报副刊》《时事新报·学灯》《民国日报·觉悟》是“五四”时期著名的四大副刊,它们在“五四”新文化传播潮流及其新式副刊发展历史上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报纸的不断发展,副刊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明显。四大副刊所体现出的特色在某种程度上为我国当前的报纸副刊提供一些借鉴。今天的报纸副刊应该责无旁贷地去表现时代精神,同时要保持创新的意识,这是新世纪赋予报纸副刊的使命,也是新世纪报纸副刊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一 在艰难中兴起的抗日小说 东北沦陷时期的小说,是随着被战火摧残的文艺复苏而艰难兴起的。文学社团的兴起,“星星剧团”的建立,报纸文艺副刊的创办,不仅团结和吸引了一批爱国进步作家及文学青年,而且也为发表文艺作品提供了园地。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具有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的作家,以及一些文学爱好者,便在自己的文学活动和创作中,自然的倾注了反满抗日的内容。于是,小说创作也就有了新的天地。 1932年以后,在哈尔滨最早冲破敌人的文化罗网,报告革命文艺信息的《哈尔滨新报》的《新潮》副刊,是我党第一个公开创办的文艺园地,萧红、罗烽、舒群等作家,经常为这个副刊撰稿,后来因为哈尔滨发大水,报社被大水冲垮而停办。时隔不久,围绕“牵牛房”  相似文献   

18.
在内蒙古作家群中,伊德尔夫是位探索型的中年作家。从一九七二年开始写作,至今已有十八个春秋,创作历程不长也不短。近十年来,他在《民族文学》、《民族团结》、《草原》、《朔方》、《现代作家》、《三月三》、《内蒙古日报》、《鹿鸣》、《包头日报》……等报刊,先后发表了一百多篇长短不一  相似文献   

19.
京派海派小说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京派与海派同时嵌入三十年代文学的大格局中,你会猛地获得一种历史的“全景”感。在当时的左翼文学、右翼文学之间,本来就有一条宽阔地带,其间活跃着的大半是民主性的文学流派,如果无视它们的存在,便很难显示中国现代文学的丰富性质。京派、海派文学的一部分价值盖源于此。中国现代文学的流派发展并不完善,我主张对它取一种宽容态度。如果不承认那么多压抑了自己的流派意识,未曾结社的文学集团,显然对于探索现代文学思潮此消彼长的矛盾运动,对于认识二十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律性十分不利。所谓京派小说家,当指其时在中国北方环绕《大公报·文艺副刊》和《文学杂志》(朱光潜主编)聚集起来的作者们,包括沈从文、凌淑华、废名、芦焚、林徽因、肖乾等。我认为一九四七年六月复刊的《文学杂志》标志着京派的  相似文献   

20.
我的书橱放着萧殷同志四年前送给我的小说散文集《月夜》,而萧殷同志离开人间不觉已经一年了。萧殷是我国著名的当代文学评论家、作家。一九一五年生于广东龙川县,一九三八年到达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晋察冀日报》编委兼副刊主编、文学讲习所副所长。解放后,历任《文艺报》主编、《作品》月刊主编、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国际笔会广州中心理事、兼任中山大学和暨南大学教授等。他的主要著述有:评论集《论生活、艺术和真实》、《与习作者谈写作》(一、二集)、《给文学爱好者与习作者》、《习艺录》、《谈写作》,小说散文集《月夜》等。我曾一口气读完萧殷同志的《月夜》,但可能由于工作和兴趣的关系,我对他的评论文章印象更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