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罗提诺宗教思想的核心问题是我们的灵魂如何走向上帝以达到灵魂与太一、人与上帝的合一.这一颇具神秘主义特征的宗教思想在三位一体、上帝观、神正论、时间学说和神秘主义等方面对基督教神学产生了双重影响,既被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正统神学所接纳,又为阿里鸟斯派和艾克哈特等基督教异端提供了理论来源,并通过他们对基督教神学乃至近现代西方思想产生了弥足深远的影响.普罗提诺搭建了一座思想之桥,连通了柏拉图与奥古斯丁、古希腊哲学与基督教神学、古代世界与近现代世界.  相似文献   

2.
《理论界》2019,(7)
康德的道德宗教建立在对传统宗教分析的批判上,通过对宗教神学的本体论、宇宙论尤其是自然神论的批判,将神性的宗教和人性的道德联结在一起。宗教与道德的统一并不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客观世界中,而是在人们认知理性的逻辑中。通过对人的日常"经验"和人的"先验"的认知逻辑的分析,康德把宗教神学中"上帝"的功能悬置了起来,以"灵魂"为中介统一了此岸世界的道德实践与彼岸世界的幸福。康德既证明了"上帝"存在的必要性,又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上帝"对自然世界的影响,其目的就在于让具有纯粹理性功能的宗教道德指引人们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社会实践,履行自身的道德义务。  相似文献   

3.
由山东大学哲学系主办,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全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山东大学哲学系、山东师范大学政法系、山东省哲学学会联合发起的首届“全国西方宗教哲学研讨会”于1999年7月27日至31日在山东省威海市山东大学成海分校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以“基督教哲学、犹太教哲学”为中。心,围绕“宗教中的上帝”、“神学文本的解读”、“基督教与犹太教神学传统及其关系”,“哲学反思与神学体验”等问题展开了热…  相似文献   

4.
自然宗教实质上是一种自由主义的自然神论 ,卢梭将宗教信仰的合理基础置于个体经验和道德情感之上 ,肯定了道德神学的唯一合法性。卢梭对“理性”和“自然”的重新理解 ,促使理性神学走向衰落 ,开启了道德神学、自由主义神学和浪漫主义思潮的进程 ,因而奠定了其在西方基督教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作为对穷人的救助行为,慈善居于基督教思想的核心。犹太教的公正观念给与穷人表达愿望、要求关怀的合法性,希腊文明中不记报偿的慈爱观奠定基督教慈善观的概念基础,耶稣的教导与行为体现了基督教“给与”的宗教意义,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发展,最终确立慈善的神学意义:慈善行为代表着上帝之爱。  相似文献   

6.
欧阳若涛 《理论界》2010,(8):100-101
柏拉图晚年写作的《法律篇》一书中,充满了浓重的神学色彩。柏拉图对古希腊宗教进行的神学革命、家庭宗教向城邦宗教的过渡都可以在《法律篇》第十卷的文本中读到。这两个变化集中展现了柏拉图力图用神学革命整合城邦政治生活,进而拯救希腊政治命运的意图。正是这种神学革命,为基督教中具有现代性意义的"个人观"开辟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黑格尔宗教哲学思想发展、演化过程的全面追溯 ,指出黑格尔宗教哲学的实质就是要通过概念自身的辩证运动来实现理性与信仰的同一性 ,从而将近代以来一直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之中的知识与宗教、科学与神学统一起来。在宗教哲学中 ,黑格尔一方面把神秘主义理性化 ,对基督教的天启真理进行了合理化的重新诠释 ;另一方面则把理性神秘化 ,将精神变成了自在自为地创生万物的绝对精神或上帝  相似文献   

8.
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生活在一个社会政治、文化动荡的时代.因对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的幻灭而产生的基督教精神复兴、拿破仑征服埃及引起的希腊文化复兴以及殖民化所带来的神秘东方文化复兴,都对他们产生重要影响,直接表现在其诗歌创作中出现的一种融合了基督教、希腊多神教、东方神秘主义等宗教因素的宗教思想,形成了一种"交融式"宗教观.这一宗教观既衍生了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歌,同时也是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伦理神学与现代道德信念的确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安庆 《文史哲》2007,4(6):147-152
启蒙伦理学是在基督教信仰式微之后的世俗化过程中试图为现代人提供在现世中安身立命之基础的价值转型运动。康德伦理神学对于西方现代道德信念确证的意义在于:一是这种伦理神学信念的确证完成了宗教信仰的世俗化。二是它充分阐明了单纯理性信仰的不可能性。康德的伦理神学认为,只有对于"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朽"的确信,才能最终使"正义"和"道德"成为绝对的义务,从而实现信仰形式的这一现代转变。这一转变的真实意义在于,信仰的世俗化只有在超越的神圣化引导下才能通往自由的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10.
鲍威尔是青年黑格尔派的头面人物,是他的时代"神学领域的罗伯斯庇尔",一生致力于宗教批判与研究。他阐明了法国无神论启蒙的来源、成就与局限,认为宗教是自我意识的产物,上帝是异化为人的人。鲍威尔宣称自己是无神论者,并以上帝存在的价值为切入点,提出了在一定前提下宗教信徒及神学家是无神论者的论点。就否定神(上帝)而言,很难说唯物论的无神论与唯心论的无神论孰优孰劣。  相似文献   

11.
上帝论是阿奎那神哲学体系的核心问题.阿奎那坚持"信仰寻求理解"这一中世纪基本原则,在强调神学高于哲学的同时突出哲学的相对独立性,为信仰与理性划分边界.由此出发,阿奎那超越了肯定与否定的神学认知路线,从类比的意义上言说上帝.在坚持"存在即现实活动"等形而上学原则的基础上,阿奎那探讨了上帝的存在及其本质,认为上帝的本质与存在同一,即纯粹现实活动.阿奎那的存在论神学在基督教思想史上具有经典地位.  相似文献   

12.
康德的理性神学批判对于19世纪基督教神学的震撼是深刻的。蒂利希在其经典著作《基督教思想史》中指出。康德对于19世纪基督教神学的影响甚至超过了黑格尔和施莱尔马赫。针对基督教神学传统中存在的理性僭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全部结论在于:纯粹理性无力达到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真理。康德的这一结论受到近现代基督教神学家的普遍赞扬,即使像巴特这样深深植根于经典基督教传统的正统神学家,也对康德的理性神学批判保持高度尊重。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对于基督教神学的真正贡献在于,在基督教神学史上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这一著作深刻而精辟地指出了面对无限存在的人类纯粹理性的有限性。在这个意义上,康德的确以某种方式表达了基督教新教的思想原则,犹如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宗教的人文主义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世界上各种宗教不同,中国传统宗教独有一种入世的精神,强烈地呈现出一种人文主义的倾向。具体表现为:第一,以人为本,高扬人性。西方的基督教是一种以神为中心的宗教。它把上帝看成是全知全能的、是崇高与神圣的,是美善行为的化身,同时还是无限的。相反,人则是有限的、卑微的,不完善的,生来就是有罪的。人在上帝的救助下,不断赎罪,才能进入天国,接近上帝,但人永远不能成为上帝。与基督教不同,中国宗教以人为中心,人是中国宗教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出发点,在中国宗教中,神人之间是贯通与相融的关系,人皆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  相似文献   

14.
《理论界》2016,(4)
奥古斯丁在其传世著作《上帝之城》中提出了"两城"的概念,即"世俗之城"和"上帝之城"。按照奥古斯丁的理解,"上帝之城"是由上帝为王,由天使和圣徒所组成的天上之城。奥古斯丁认为,基督徒只是暂时寄居在"世俗之城"中,只有"上帝之城"才是他们永恒的居所。奥古斯丁的"两城"观念在基督教神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在有关基督徒身份认同这一方面,给予后人很大的诠释空间。  相似文献   

15.
美是有神性的——奥古斯丁美学思想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西方中世纪教父时期美学思想的最大代表,奥古斯丁把上帝当作美的本体,从基督教神学的角度思考美学问题。其关于上帝的美、精神美和物质美的思想为解决古希腊罗马美学中具体的、可变的、有限的美与普遍的、永恒的、无限的美之间的对立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把“美与丑的对立统一、和谐、映衬”的观念引入美学中,给予丑一定的美学地位,从而丰富了西方美学史范畴的内涵。奥古斯丁论述审美经验专注于人的内心世界,这是其美学思想一个不同于古希腊罗马美学的重要之处,在许多方面决定了西方中世纪美学发展的基本方向;强调艺术应该具有形而上的价值,其使命在于歌颂上帝和为宗教神学服务,从而为西方中世纪美学对艺术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马基雅维利在其代表作《君主论》中,对基督教传统加以全面的批判。他从基督教的外在形式代表教会入手,抨击教皇国对意大利统一的阻碍。同时,他从人的力量出发,否定上帝在政治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除了反叛基督教的外在形式,马基雅维利还通过历史的例证对基督教道德加以反叛,使人们清楚了基督教神学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锦全 《学术研究》2001,1(11):86-89
洪秀全的宗教思想一般认为来自西方基督教,但拜皇天上帝与主张平均平等,也是中国原始宗教和后来农民起义的传统思想,因此可以看成是中西文化的结合.德国农民战争中的闵采尔是正宗教会的神学异端,太平军起义时的洪秀全,亦被近代基督教视为异端邪说,其实这是反封建革命农民的本能,是中西文化的共性.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人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匍匐在上帝脚下,感恩于他的伟大创举。然而,偷吃智慧禁果的人类并不总是安分的,他们试图证明自身并非“只是尘灰”,从中世纪末的文艺复兴运动到18世纪的思想启蒙运动,不仅使人性得到充分张扬,而且使自然科学得以冲破宗教神学的束缚,迈上大步发展的坦途。神学的发展逐渐消融了上帝神圣的光环。在神创论中,全部自然史及人类历史都只是上帝意志的展开史,自然规律由上帝制定并受上帝意志的支配。随着自然科学的阔步行进,哥白尼的日心说在宗教神学的坚固堡垒中打开了第一个缺口;尽管上帝在牛顿那里还保留着…  相似文献   

19.
现代基督教神学的境遇及思考聂丽珠本世纪初年,当宗教影响在社会生活中明显减弱时,西方的现代基督教神学却开始了它著述丰饶、流派纷呈的兴盛期;而世纪末的现在,由于宗教“参政”和时尚化的世界潮流造成了一定的“宗教复兴”声势,人们对宗教精神在现代社会里“复活”...  相似文献   

20.
《白鲸》是一部蕴涵深邃的宗教哲理的小说。麦尔维尔在小说中表现了他的"神的至高无上"、"上帝决定一切"和"天佑"等为核心的加尔文主义宗教观念的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宗教性思考,即对基督教的质疑。而这种质疑与他的加尔文主义宗教思想共同反映了麦尔维尔的宗教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