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李世忠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3):129-132,137
苏轼徐州作《浣溪沙》组词,在两宋词史上是享有开拓词境之功的杰作,其主题也历来被认为是反映了旱灾解除后徐州农村欣欣向荣的气象,展现了作者喜悦之情的农村交响乐。笔者认为,这样理解组词的创作旨意有误读之嫌。苏轼此组词中蕴有其基于王安石变法而对国家现状的深沉忧虑,也有对变法派无言的批判及作者自己落拓下僚不得重用的牢骚。 相似文献
2.
徐建芳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3):133-139
苏轼之所以那么潇洒自在固然深受佛、道思想的影响,但也与苏轼终生研治的《周易》中的易简原则有密切关系.在《周易》易简原则启示下,苏轼养成了无心的处世态度、至诚简易的交往原则、简略草率的衣食住行习惯,从而使他能够任情率性、坦荡磊落、随遇而安地应对人生中的一切境遇,展现出潇洒自在的精神风貌.苏轼的这些处世哲学对我们当今人类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
元祐时苏轼于翰林学士承旨任上奉敕撰成《上清储祥宫碑》。在政治的语境中,该文宣扬了元祐之政的导向,但于随后的绍述时代即遭禁毁,显露出词臣应制之作工具功用的短暂性。在文化的语境中,该文撰成于苏轼文宗位望形成、确立之时,在北宋士人的文事活动中,成为被称赏追慕的对象,体现出文宗之于政治的超然性。及至后代,该文在文化上的影响依然延续,彰显了苏轼文宗位望超越朝代更迭的不朽意义。《上清储祥宫碑》于苏轼词臣衔职与文宗位望的交错分合之际,揭示出其文学形象复杂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评梁启超的《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铛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本文以梁启超后期的《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为切入点,着重分析梁目产生的历史背景、特点及其目录学思想,较客观地评价了梁目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曾安源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79-82
历尽了人生的坎坷,看破了世态炎凉,苏轼用诗人的心灵感悟陶渊明的平淡放达,也用诗人的语言准确地诠释了陶渊明的思想情感,故尔虽隔六百余载,两位诗人的心灵却是一脉相通。文章试从人生经历、个性感悟和语言特点分析陶苏之间的袭承关系。 相似文献
6.
7.
李世忠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1):124-128
苏轼的《渔父》四首与自张志和以来渔父词的传统写法不同,抒发悲悯情怀是这组作品抒情上的主要特色。从体裁看,《渔父》四首实为诗而非词。考诸苏轼贬黄州期间心态,本组作品采用类于词的长短句形式,实与作者当时不敢作诗的处境有关。同时,这组词又真实反映着苏轼居黄期间的思想与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8.
崔朝辅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3,(2)
一般观点认为,两汉以卦气为主要内容的象数易学始自孟喜,而孟喜之易学又源自一本名为《易家候阴阳灾变书》的易学著作,然而,关于这本引领两汉象数易学新潮流的重要典籍,相关著录却语焉不详.我们爬梳有关史料,经过合理的论证推理,认为这本书与《易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很可能就是《易纬》的前身. 相似文献
9.
董芬芬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34-39
儒墨两家都言必称《诗》《书》,但《诗》《书》在墨家更多是可以证成自家学说的历史、故事,墨家在援引的同时有意进行改编、拼接。墨家尧舜禅让的故事就是对《尧典》的改编。儒墨两家都讲禅让,儒家侧重于"死而禅",而墨家强调"生而让"。顾颉刚对儒家"唐虞禅"叙述的质疑,是因为不明儒墨两家禅让故事的区别,其认为《尧典》是墨家禅让说影响下的产物,也是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10.
王子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60-63
仪征,古称真州。真州,旧有八景,这八景,往往都是由山水、花木、古迹等等构成,清代仪征籍画家诸乃方作有真州八景图8幅,并题有8首词。与诸多的八景诗不同,《真州八景》词不是一般单纯的景物诗,而是一份形象化的太谷学派的政治宣言书。 相似文献
11.
12.
董治安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5
先秦古本《书》的流布已经较广。西汉伏生始传今文《书》二十八篇 ,逐渐形成欧阳氏与夏侯氏两个主干派别 ,并衍生诸多支脉 ,今文学达于极盛。东汉今文《书》由盛转衰 ,不再固守师法 ,而古文《书》学越来越多地为朝野所重视 ,地位趋于增高。马融、郑玄为杜林漆书作传作解 ,进一步促使古文《书》学显扬于世。两汉《书》学演化的主要意义在于 :一、今文二十八篇得以写定并传世 ;二、保存古《书》许多残文散句以及最早一批经注经解 ;三、《书》学的今、古文之辩和其他若干问题的论争均萌生于此时 相似文献
13.
张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46-149
《传道书》传达给读者的是两种矛盾的思想,一种是"一切都是虚空"的虚空思想;一种是追求人生享乐的世俗思想。在参透时间及宇宙的虚空之后,作者提出人生在世应享受上帝赐予的福祉,同时指引人们从努力中发现意义,从过程中超越虚空。作者把自己的深刻哲思摆在了听众的面前,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4.
15.
盛险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7(3)
本纪对于解读正史所反映的时代具有重要意义。《宋史》本纪记载皇帝气象具有三教共相的特征,反映了宋代多元一体的政治文化特质:帝诞气象的三教交融,拓展了皇权的文化基础;皇帝个体、群体素质及其家国政治气象的三教合一,表明君主集权政治的加强。三教共相作为宋代政治文化的展现形态,其中蕴含了宋代之所以为宋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李贵银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110-113
唐代集大成的书论家张怀瓘,对于唐代书论体系的建立厥功至伟。张怀瓘书论体系的建立主要受前代文学理论著作的影响,其中主要来自齐梁之际以体系完备著称于世的文学理论名著《文心雕龙》。对比《书断序》与《文心雕龙·序志》可发现,二者在创作动机、体系建构、评论方法、论述逻辑、语言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民族精神的复兴,2002年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抢救、保护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为宗旨的抢救工程。《徐州民间文化集》的出版,正是这一抢救工程的实绩。它向世人介绍了徐州大地上的风土人情、人文传统、民间艺术,从中我们看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也看到徐州人民对美好未来的理想追求。通读此书,感到此书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8.
19.
程刚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35-41
在《周易.井》卦的阐释史上,一般都将此卦作政治化、伦理化的解读。《井》卦在阐释者笔下一般具有以下四种象征意义:养而不穷、井有常德、中正高洁、举贤任能。苏轼在《苏氏易传》中对《井》卦的阐释极为独特,其围绕的一个中心就是在士人成为"弃井"之后,如何保持心性修养及独立人格;并且在苏轼以"井"为象的几首诗歌中,"井象"都具有《周易.井》卦的一些寓意。 相似文献
20.
王汉芳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21(5):8-10
个人是组成社会的分子,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社会和谐最终要落实和体现在个人及家庭身上。晚清名儒重臣曾国藩在教导子女的言谈身教中所包含的修身养性乃自我和谐之本、孝悌乃家庭和谐之道、谦敬真诚乃与他人交之良方、廉洁奉公和施行仁政乃社会和谐之源等有关自我、家庭与社会的"和谐"思想,对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