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荫棠治藏政策失败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5年入藏查办藏事的清廷钦差大臣张荫棠政绩卓著,颇得民心,在清朝往藏官员中实属凤毛麟角。他在藏期间大张旗鼓,弹劾有泰等贪官污吏,实行新政,以保我边围,驱逐外寇为己任,加强了对清王朝对西藏地方的管理和统治。他的治藏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正因为如此,“张荫棠治藏”至今为人称道。但是,张荫棠的改革措施实际上并未能实施,他本人在藏仅半年,即被清廷调离西藏,其事业遂尔中辍,未得善终。其原因何在呢?这里,我想就此作一探讨,不妥之处,尚祈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2.
文化认同研究对国家社会秩序的哲学关怀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思维启示。在文化认同理论视域下,儒家文化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演进中文化认同的向导。在清末西藏边疆危机严重的情势下,张荫棠劝导的"藏俗改良"是以创新的儒家文化为向导加强中华文化认同、巩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对清王朝国家认同的一个典型个案。在新的时代,重新审视历史的过程和意义,将有助于我们在西藏更好地开展加强"四个认同",以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近代清政府对外国人西藏活动的管制政策是其对西藏行使主权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政策经历了明令禁止、有限解禁、弛禁三个阶段。第二次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入藏的外国人实施驱逐政策。《天津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开始对入藏外国人的管制出现了松动的迹象,但仍对其进行劝阻和防范。《烟台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放弃了禁止外国人入西藏活动的政策。但在实际操作层面,清地方官员对该政策进行了变通。清政府在兑现外国人入藏承诺的同时,也试图防范列强对西藏的觊觎,这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对中国西藏的渗透。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作为反法西斯重要盟国的中英两方理应在西藏问题上"和谐"处理,但令人寒心的是,具体藏务执行者英国驻锡金政务官古德反而趁中国抗日,步步紧逼西藏亲汉派和国民政府,损害中国对西藏的管控。古德久居要职十年,因用人机制和传统的差异,国民政府方面几无与古德争锋始终的对手。当然古德的胜出绝非侥幸,其藏务工作思维和方式讲究敏捷、全面、精致,深谙公关社交艺术,将"情感攻势"发挥到极致。古德为此成为中国抗战时期英国侵藏非常重要的急先锋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九世班禅返藏问题上,黄慕松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入藏解决西藏问题期间,黄慕松力主九世班禅暂缓返藏,以为与噶厦的会谈创造条件,与此同时,其又与噶厦就此一问题进行了沟通,以尝试协商解决。在入藏之行未能解决西藏问题后,出于借重班禅力量解决藏事的考量,黄慕松开始积极筹备班禅返藏的各项事宜,并推动确立了和平宗旨下,派专使和卫队护送班禅返藏的政策。随后,秉承此一政策,黄慕松开始力促班禅返藏,但由于英国的干涉和噶厦的反对,加之国民政府缺乏应对的实力,黄慕松的努力未能奏效。  相似文献   

6.
过去我们比较忽略从地方社会"自下而上"的角度来考察哲孟雄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国家认同问题。基于亚东海关档案资料和清代藏事奏牍,观察中英谈判的细节和条约文本形成的过程,可以清晰地看到清末哲孟雄强烈的中国国家认同,西藏地方政府在中国国家认同立场上坚决抵制英国人进入西藏游历、贸易的努力。总理衙门采纳了西藏地方政府的正确意见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英国侵略西藏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在英印总督寇松的支持下,狂热的殖民主义者荣赫鹏率领军队恣意进攻中国西藏拉萨,这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而且扰乱了英国政府的亚洲战略布局。最终,荣赫鹏退出了拉萨,其涉藏职业生涯也宣告终结。但是其侵藏影响巨大:首先,英国人对清政府防务西藏的能力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助长了英国政府尤其是英印政府对西藏的觊觎之心;其次,在荣赫鹏进攻拉萨过程中,迅速成长了一批奉荣赫鹏思想为圭臬的侵藏急进分子,这批人成为此后几十年英国侵藏的骨干力量。值得注意的是,荣赫鹏离开西藏后针对英国政府的批评行了辩解与"反思",这些充斥着帝国主义强盗逻辑和殖民主义理论的"反思",被有意无意地视作了英国之后处理印藏事务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8.
Tibet与"西藏"相互间有何区别?"大西藏"实质如何?这些问题不能不令人关注。西藏行政区域本已确定,西康作为地理的概念也很清楚,但在"大西藏"下却成为问题,引发了国人关于康藏青藏界划问题和"康"地性质的讨论。英国有意以地理名词Tibet混淆行政区域名词"西藏",提出一个囊括整个青藏高原在内的"大西藏",有意将Tibet称为"Thibet",并进而划分西藏为"外藏",西康为"内藏"。显然,作为行政区域名词的"西藏"应译为Histsang,与青海之Ch’ing-hai、西康之Hsikang对应。  相似文献   

9.
近代英俄在亚洲的争夺与"西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俄殖民主义者在争夺亚洲的同时侵略中国西藏.英国殖民主义者是侵藏的元凶,它策划"西藏独立"、"外藏自治",否认中国对西藏拥有主权.沙俄殖民主义者与英国争夺西藏,妄图把沙俄的疆界扩张到中国长城脚下,并获得东亚的霸权."西藏问题"是英俄殖民主义者一手制造的.  相似文献   

10.
1904年7月英国人荣赫鹏进攻拉萨,十三世达赖喇嘛被迫离开出走,其留有的西藏政治真空给了英国人以可乘之机,他们开始笼络九世班禅喇嘛,最终1905年11月九世班禅离境赴印。造成九世班禅出关离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身为驻藏大臣的有泰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有泰在班禅赴印、在印、返藏的整个事件上的处理应变迟钝、手段空幻、姿态懦弱,令人深省。  相似文献   

11.
英国人鄂康诺热衷于英国侵略西藏"事业",一直以来就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情报,图谋分裂中国西藏,是一位典型的"侵藏急先锋"。1905年12月,他成功地裹挟九世班禅访问印度,开创了英国人笼络西藏宗教领袖的恶例,这也是他涉藏职业生涯的"巅峰",然而鄂康诺的苦心经营并没有得到回报,鄂康诺此举既遭清政府反对,又不为英方新内阁认可,处境颇为尴尬。  相似文献   

12.
193 4年初 ,黄慕松受命赴藏代表中华民国政府成功地举行了第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册封与致祭典礼 ,并抓住机会宣传中央的对藏政策 ,商讨中央与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黄慕松使藏是南京国民政府恢复对藏行使主权的一个重要步骤 ,西藏地方政府对外公开宣布“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同意中央派员常驻拉萨。自此 ,英国也随即调整了对藏政策 ,中英在西藏的角逐趋于激烈  相似文献   

13.
英国发动的第二次侵藏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其背景主要有两方面:一,西藏对中英分别于1890年和1893年签订的《中英会议藏印条约》、《中英会议藏印条款》采取不承认态度,导致英国在条约中规定的利益无法实现;二,西藏与俄国亲近以反抗英国,而当时俄国是英国侵略西藏的主要竞争对手。因此,为了实现条约中的利益以及不让俄国在争夺西藏中占得上风,英国遂于1903年发动了第二次侵藏战争。  相似文献   

14.
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后,蒋致余跟随国民政府参谋本部次长黄慕松入藏致祭,后留任西藏四年。在藏期间,蒋致余致力于解决班禅返藏一事,并主持修建刘公亭、在拉萨禁革鸦片、开设国立小学、设立测候所、利用无线电台及时向中央政府报告西藏近况,与英帝国主义分裂行为进行了不懈斗争,为西藏地方的稳定及维护国家主权做出了自己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15.
美国战略情报局首次派员入藏历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染指中国西藏由来已久。冷战后时代 ,西藏问题成为中美关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敏感问题。二战期间 ,其情报机构战略情报局 (OSS -CIA前身 )在未经中国政府允许的情况下 ,首次派员秘密入藏 ,与达赖喇嘛直接交往 ,为美国插手西藏问题并利用这一问题干涉中国内政打开了直接通道。  相似文献   

16.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十年,为了对藏恢复管理权,积极开展对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国民政府建立不久,在西藏问题上强调与内地的"同一性",推行地方自治,随着宣慰等措施的失败,又把"同一性"过渡为"特殊性".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逐渐以国防问题和边疆问题取代民族问题.在对藏政策上,奉行和平主义原则,企图通过军事护送班禅回藏,从根本上解决西藏问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出于自身实力和英国的压力,又被迫放弃了这一政策.国民政府西藏政策的失败原因有三:定位上"同一性"与"特殊性"的矛盾为其一;治藏目标与手段上的矛盾为其二;国家实力不济为其三.三者之中国家实力不济是根本.护送班禅返藏中的"和平主义",与英、藏交涉中"妥协主义",中国传统边疆治理策略执行不力等都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英国外交部档案显示的九世班禅未经清廷同意便前赴英属印度访问一事,远非中国档案呈现得那么简单。从中英档案来看,九世班禅赴印与热衷于英国侵藏事业的鄂康诺的运作有极大关系。自十三世达赖出逃,鄂康诺便努力培养与九世班禅的联盟关系。中方档案多强调年少无知的九世班禅为英国侵藏急先锋鄂康诺所胁迫;英方档案则披露,九世班禅亦曾表明不愿受制于拉萨,有寻求外力之意。鄂康诺赚取了九世班禅的信任,并力主高度重视这张"王牌"的价值,以为英帝国赢得涉藏权益。班禅当时的外向之心似乎只是一时糊涂,然而,眼见清廷日暮途穷,加上受十三世达赖喇嘛与俄国早有接触的影响,九世班禅有寻找新靠山的想法亦未尝不存在。此次英方运作下的西藏宗教领袖不经中央政府允许便离境外向的先例,是英国标立笼络西藏政教上层新模式的一次尝试。无论九世班禅后来的思想如何变化,这段历史不容人为地回护或"修饰"。  相似文献   

18.
1940年代前期,为了查明敌伪涉藏情形、英国侵藏活动与噶厦在"外交局"等事件中的政治态度,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进行了多方调查。这些调查加深了国民政府对西藏局势的认识,促使国民政府采取了一些应对举措,并适时调整治藏政策,从而维护了中央对藏主权和治权,并使中央与西藏地方一度紧张的关系有了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9.
罗卜藏丹津事件是青海和硕特蒙古彻底结束对青海、西藏统治的转折点,对清代西北边疆的历史进程具有重大影响。关于罗卜藏丹津事件,学界主流观点认为罗卜藏丹津因清朝没有兑现册封汗王的承诺而发动对清朝的"叛乱",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本文对"叛乱"的相关史实及延信、年羹尧在其中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以来中共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进步而确立的基本理念、主要目标、总体部署及政策措施表述为党的治藏方略。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西藏工作的过程中形成了习近平的治藏方略,这一理论创新成果的形成具有自身的逻辑理路: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发展是其形成的历史逻辑;对毛泽东治藏方略及新时期以来的治藏方略的继承与发展是其理论逻辑;对西藏现实问题的科学回应与对西藏干部群众切身利益的关心是其现实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