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着眼于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并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品质和历史优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实质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国内外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实践主题,科学回答时代之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研判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全面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把握和应对“两个大局”的理论结晶,蕴含着深刻的理论创新逻辑。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探索救国、兴国和强国历程形成的执政文化,是中国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它有力地阐释了中国革命、建设与发展的核心要义。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继承红色文化理论与实践、历史与时代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科学回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更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文章在对红色文化进行概念辨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红色文化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间的逻辑关联,指出了应该从红色文化的历史性、实践的整体性与共生性等角度,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而为正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一定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我国文化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自身特定的生成基础、核心要义和时代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思想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逻辑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具有党对文化建设全面领导的政治性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文性情怀、“第二个结合”的科学性规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全球性视野等核心要义。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学指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动力。  相似文献   

4.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科学理论有其严密的生成逻辑理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的继承发展是其理论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智慧的超越升华是其文化逻辑;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思想的承接开拓是其历史逻辑;习近平个人成长发展历程中对生态文明的不懈探索是其实践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其社会逻辑。深入学习和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成的逻辑理路将有助于更系统地认识和理解这一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价值意蕴,也为推进当代中国生态治理和破解全球生态危机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5.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在不懈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形成的宝贵思想结晶和时代精华,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成为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南。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历史成就,立足新时代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认清中国文化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生成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时代逻辑。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内容上的科学性、立场上的人民性、本质上的实践性和体系上的开放性。就其原创性贡献而言,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极端重要地位,突出文化对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的重要作用;提出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党的文化领导权;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的使命任务,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严谨的理论逻辑,是完整而深刻的学理体系。其丰富的理论思想系统性地回答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理论问题,彰显深刻的时代价值。基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国际关系出现新变化等现实背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理论逻辑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根植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根基,秉承于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进行创新,吸收借鉴了人类先进文明成果;在时代价值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并且为全球经济发展困境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结晶,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文化思想秉持大历史观,有其内在的生成逻辑:立足历史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大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创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坚持“两个结合”,最终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是传承历史的必然选择、是立足当下的必然要求、是展望未来的精神保证,要通过尊重文明多样性、文明平等性、文明包容性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必须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8.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外交思想科学指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生动实践,其发展完善的历史逻辑值得深入研究与总结。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向度上,习近平外交思想汲取中华文化智慧与文明成果,鲜明展现推动全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向度上,习近平外交思想在新时代由社会主义大国向社会主义强国迈进的外交征程中,既为扎实办好中国的事情营造有利外部环境,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朝着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向迈进。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与人类社会发展史向度上,习近平外交思想充分彰显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开拓性意义与推动全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的世界性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视野而言,"大历史观"是看待问题的基本方法,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80年反侵略反压迫的现实所需、中国共产党近100年艰苦创业的实践总结、改革开放40多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诉求、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必然构成了习近平关于崇尚英雄重要论述的出场语境。从理论视野而言,习近平关于崇尚英雄重要论述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所在,阐明了英雄之于时代、英雄之于群众、英雄之于条件的理论问题。从实践视野而言,习近平关于崇尚英雄重要论述的核心论域与"四个伟大"存在天然的联系,即砥砺爱国情怀以推进伟大事业,彰显民族气节以进行伟大斗争,弘扬英雄气概以建设伟大工程,坚定必胜信念以实现伟大梦想。历史视野、理论视野、实践视野构成了理解习近平关于崇尚英雄重要论述的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重大成果,具有原创性意蕴。从生成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与拓展,渊源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中华文明的宝贵资源,在引领全球文明发展中拓宽了思想视野,并随着实践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从结构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紧紧围绕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时代课题,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建设的本体、价值、主体和方法,是一个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从原创性贡献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1.
张叶 《九江学院学报》2021,40(1):5-8,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逐步形成了习近平人民中心观,成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南.习近平人民中心观的形成有其逻辑必然性,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其形成的理论逻辑;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借鉴和创新是其生成的历史逻辑;对新时代实践问题的积极回应是其生成的现实逻...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新时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风险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应着重从理论、历史、价值和实践等四个维度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习近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从理论维度看,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风险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从历史维度看,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从价值维度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实践维度看,是新时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了一套科学系统、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构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链路,从理论上清晰地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明确了“七个坚持冶的主要内涵,从实践路径维度辩证地、科学地回答了“怎么办”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实现了战略与战术、任务与方法、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4.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发展的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体现了中国以"和平"和"发展"为核心要义的外交理念,凸显了中国政府对世界和平的重视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宗旨,是中国地缘政治经济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思想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智慧及价值理念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文化中"以天下为先"的思想及和谐共处的价值观,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创新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世界全球化和多极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使传统的全球治理难以为继,世界需要新的治理理念和治理秩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国际视野,符合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它是中国从国际规则的接受者向制定者和维护者身份转变的结果,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际局势的准确研判和宏观把握。我们应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通过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此同时,充分发挥该思想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推动中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治理,向世界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进而推动新的国际秩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建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话语具有丰富的逻辑意蕴,与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话语需求紧密相连,是中国共产党推动事业发展的题中之义。高度重视理论传播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党推动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新时代加强理论传播,必然需要因应时代的理论传播话语。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话语以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探讨其话语建构的逻辑原则,从话语主体、内容、媒介、受众、传播效果等要素解析话语建构的逻辑运行机制,结合具体实际不断加强其学理性研究和实践性探索,可以提升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效能,在话语实践中进一步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思想力量。  相似文献   

16.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凸显了人民性这一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从历史观的维度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作为价值观的体现,人民是利益主体和价值评价主体,以人民为中心要求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深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世界范围来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破了“以物为本”的西方发展逻辑,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担负起为人类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使命和担当。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构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意义重大。建构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家园,首先要"定站位",即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从生成逻辑来看,是对传统的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继承与超越;从实践逻辑来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要义;从历史逻辑来看,是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凸显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方面。其次要"明理路",即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构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方向目标和基本思路。最后要"显价值",即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构内在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主旨价值,凝聚全社会力量推动改革发展的动力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价值。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的核心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和精髓。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思想产生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享发展的时代、追逐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其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新实践,以马克思人民主体理论为理论源泉,汲取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继承和创新了党的历代领导集体的人民群众主体思想。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践行群众路线、发挥群众主体力量;坚持共享发展,反映人民群众主体价值诉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新境界,有利于构筑新时代党建思想核心价值体系,为推动社会公平正义、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矛盾提供了重要的行动指导,同时能够凝聚强大力量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哲学与哲学家,都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确定“教育梦”是实现“强国梦”的基石,注重顶层设计与改革试点的实践探索,关注民族精神文化的觉醒以及人类“德性”与“正义”的实现,彰显出民族复兴的深刻历史主题,富含着在世界教育舞台上展示中国气派的自信,是回应时代需求、解决时代问题强有力的声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包含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解决教育问题复杂矛盾的辩证思维;尊重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个性的价值标准。其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实践逻辑、辩证逻辑统一于人的自由发展与终极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在教育改革实践中的时代之思,为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批判武器。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智慧方案.高校应当把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相关论述结合起来,与加强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从提高政治站位的战略维度、落实重大部署的方法维度、抓住关键环节的实践维度、掌握科学方法的理论维度四个方面着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青年大学生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