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高校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教育和社会服务功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实行三馆一体化建设,构建综合文化传播平台,是深化档案管理、开拓档案工作新领域、构建新型高校档案馆的需要。打造一支多学科、高学历、创新型的高素质的高校文博工作人才梯队,深入挖掘校史资源、博物馆资源,以档案编研工作推动档案馆、校史馆和博物馆的一体化建设,寻求新的校园历史文化传播方式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浅谈高校博物馆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博物馆作为特殊的博物馆类群,是学校学术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对外交流的窗口,在教学、科研等领域均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在高校博物馆的发展演变及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博物馆的特色及功能,并对如何利用高校内部资源,开发博物馆潜力、打造品牌意识、建立数字博物馆,使其服务立足校园的同时,服务社会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校科技类博物馆拥有自身的特色, 在社会的科技传播体系中可以发挥突出的传播优势。认为, 高校科技类博物馆需要借鉴“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学理论, 以理解和满足公众需求为中心, 以服务社会为己任, 通过在传播理念和传播实践上进行创新, 把自身创建为优质的科普资源, 突破参与社会科技传播实践的瓶颈, 从而为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发挥更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校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面向社会,充分利用其丰富的高校馆藏资源及人才优势,有效发挥其科学文化、思想道德教育、海外交往等功能,以更有力地推进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高校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国内的中小学生、普通群众、海内外校友和外国人士;高校博物馆的服务功能主题主要有宣扬爱国主义、普及科学知识、传播民族文化、介绍本校历史等;高校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功能的方式主要有陈列展览、专题讲座、网络教育、媒体推介等;影响高校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功能的因素主要有资金因素、人员因素、设施因素、观念因素等.  相似文献   

5.
主题数字博物馆在历史文化传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博物馆已成为保护和传播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但基于实物的数字博物馆受传播主体制约,在资源组织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本文在数字博物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应用模式——主题数字博物馆,主题数字博物馆拓宽了数字博物馆的资源整合和教育传播功能,在文化宣传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文中以"定窑文化"主题数字博物馆为例,具体介绍了定窑文化主题数字博物馆的建设思路、内容组成以及实现途径。主要观点将为促进数字博物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采集录制了大量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多媒体基本语料,这是重要的语言资源。从语料效用来看,形态和种类完整齐备,音质、画质和流畅度良好,文本转写正确率高;不过也存在内容全面性欠缺、数量充分性不足等缺憾。"语保工程"将于2019年底结束。当下,应开展基本语料补缺工作,探索多媒体语料有效利用途径,对资源库进行数据挖掘,完善和开辟面向用户的应用功能,为语言学教学与研究、语言社群和大众语言学习、知识传播,提供多样化的语言产品和切实的语言服务,以充分发挥国家语言资源工程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7.
区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的珍贵资源,是当地的宝贵财富。加强区域文化的传播,是保护传统区域文化的有效途径。如何保护区域文化的独立性、完整性、连续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而作为公共文化教育机构的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播传统区域文化的重要场所,是增进民众与区域文化之间关联与情感的桥梁,因此对传播所在地的区域文化应当发挥积极作用。"临川文化"光华耀眼,对中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抚州市博物馆通过举办"临川文化"基本陈列展激发了广大民众对临川文化的关注与兴趣,有效地传播了临川文化的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在城市文化发展战略中具有担当城市历史记忆、体现城市人文精神、展示城市生态文明的时代功能。可以从点面结合规划、加强县级博物馆建设、融集社会资源、依靠社会力量等方面入手,加快发展连云港市的博物馆事业,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场所。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校博物馆对外开放面临诸多困境,资金保障体系薄弱、管理理念因循守旧、人才队伍渐趋凋零、社会服务滞后等均制约其对外开放的水平,影响高校博物馆育人功能的发挥。为解决难题,高校博物馆应建立"学校主导,政府支持"的资金保障机制,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质量,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根据旅游认知理论,从游客需求角度分析博物馆文化旅游服务的特殊性,并总结出北京博物馆文化旅游服务存在三个方面问题:一是供给信息内容单一,游客游前资源认知度偏低;二是游中解说服务的生动性和有效性较弱,体验功能有待完善;三是社会环境载体乏力,游客游后信息传播自觉性不明显.最后根据博物馆文化旅游和首都特点提出对策建议:一是加强主体旅游服务意识,注重新媒体的应用,加强游前信息宣传,利用区域优势,实现“搭车式宣传”;二是加强游中体验化设计,从体验需求入手,体会文化魅力;三是加强社会环境氛围塑造,主要包括大众传媒渠道和特殊传媒渠道来提升环境建设,为游客自觉性文化传播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