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载一生的主要贡献,是在其思想成熟期完成了其理学体系的建构,最终实现了"为往圣继绝学"的抱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无论是在古代的儒学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体系中,张载的理学思想都享有崇高地位.因此,有必要对张载的思想遗产、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分别加以论析.  相似文献   

2.
<正>张载有一句传世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他个人的抱负,也是儒家学者的共同理想。这么崇高的目标,恐怕不容易达成。我们更关心的是:他如何找到这样的目标?他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做过什么努力?张载是陕西人,陕西古为关中之地,而他的学派也称为"关学"。他  相似文献   

3.
张载是宋明儒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在继承儒家自强不息精神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民胞物予情怀和天人合一精神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不仅体现了张载传承儒学道统的决心和信心,而且包含了士大夫深沉的忧患意识,以及由此引发的对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的不断追求和实践,并且这种追求和实践融入了中国士大夫无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于今天仍然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古人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求学术、求真理,对万千读书人而言,应是最基本的追求。但是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学术界却似乎陷入一个怪圈:教授忙着拿项目,学生忙着抄论文,学术造假的传闻连连不断,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却比较罕见。  相似文献   

5.
儒学伦理传统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天人合一"的和谐观,"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道德实践和道德修养,"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道德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道德使命四个方面简单阐述了儒学伦理传统的核心价值,并认为儒学伦理传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源泉和根基。惟其如此,我们才可能建构对内足以形成一种凝聚力,对外足以形成一种吸引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6.
久闻其名,一直误以为是先生,得以谋面,软语柔嗓的她,却原来温婉娴雅、女人味十足!再一深交,才领略其高山大海之胸襟……她是文人,作家,一个上世纪90年代初就上了中国作协名册的女作家。如今,她给自己又加封一个头衔——文化建设者。她把宋代张载的宏图大略铭刻在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她追求着,实践着,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7.
秉持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大抱负。一场报告一个"意外"这是一次马拉松式的采写。记得第一次见他,是在新世纪的第一个五月。那天阳光格外灿烂,在张家港高级中学刚落成的阶梯式礼堂内,参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讲习班"的一批中小学教师,一个个打扮得  相似文献   

8.
王世荣先生是一位历经坎坷仍不忘初心,在学术研究道路上坚定而执着地向前跋涉的学者。他新近出版的《文明大走向——文化时代与思想政治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是一部历经三十多年思考、探索、锤炼而成的皇皇巨著,是一部苦心孤诣、呕心沥血之作。读王先生的书,常常想起他的为人和他艰难曲折的人生。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精神、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豪情壮志,都在这部巨著的字里行间得到了生动地体现。王先生的这部书诠释了一个集诗人激情与哲人沉思为一身的当代知识分子的使命和担当。通读他的这部著作,感到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延绵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该首推以孔孟为标志的儒家学说体系,那么,“和谐”则是整个儒家学说的基本格调和主旨所在。宋代著名理学家张载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相似文献   

10.
张载的哲学思想具有原创性,通过文献分析与比较论证,对张载独特的诠释学思想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张载的诠释思想集中体现为“心解”二字,“心解”具体表现为“濯去旧见以求新意”的诠释目的,张载以“濯旧求新”的模式实现对孔孟之说的传承,他从观书和求理两个角度强调了求新的必要性,“开昏蒙”是求新的直接目的,朱熹对张载这一诠释目的十分推崇,多次阐释这一思想;张载以“心解则求义自明”为诠释原则,他认为心有“天心”“地心”之别,其中“人心”是张载心论的主体,具有德性之心与知觉之心的二重含义,“心解”中的“解”是“心”的知觉能力,合“德生之知”与“见闻之知”才能“求义自明”,通过“德性之知”收摄“见闻之知”形成“自诚明”,强调宏阔的“天人合一”宇宙意识,建构细密的“致知穷理”的知识理性;以“心解”为基础,共同指向张载“为往圣继绝学”的治学理念与人生抱负,可见他的“心解”诠释学既是一种认知性的理论,又是一种指向个体自我修身的实践理论,其从继承性、创造性、延展性方面提升了孔孟以来的儒家文化,更是在身心实践上对圣贤意志的体贴与发扬。  相似文献   

11.
释爨及西爨白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古籍文献及碑碣资料,对历史上南中大姓的主要代表爨氏家族的历史源流作了全新的考证,并对云南地方史和民族史中颇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提出新的看法,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逻辑哲学伦》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著作,内容包罗万象,是基于现代逻辑方法进行论述的,包括他对"死亡"概念的阐述与分析。利用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尝试对"死亡"概念的诠释,并得出以下结论:(1)"死亡"的对立面就是"生活,生存的状态"。"死亡"意味着个体生活世界在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里面终止,而整个"逻辑可能世界"并不因此而改变,只是消长;(2)"死亡"和"生活世界"属于不同的世界,人不能体验"死亡";(3)"生活世界"在个体那里是无限的;(4)对于"死亡的灵魂"与"在世的生活世界"的理解只能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来理解,但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对“隘、狭、窄”三个词,从西周到元明清的历史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和原因进行考察,并结合它们在现代汉语方言区中的分布,讨论了这三个词的历时替换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文化研究"日益成为一门"显学",而备受青睐的"意识形态"研究好像退出了文学研究的历史舞台。本文试图在阐明"文化研究"、"意识形态"概念内涵,辨析二者差异、互补关系的基础上揭橥"意识形态"在现时语境下的"改头换面"。  相似文献   

15.
"势"是一个重要的中国古代哲学与美学范畴,人们对它的解释多种多样.势的主要含义可以理解为"力",即艺术感染力."势"具体表现为体势、气势、理势等.体势指结构之力,气势指生命之力,理势指逻辑之力,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思辨等方法,对体育概念、体育功能以及体育"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论述与判别.通过转变视角,得出体育价值由"显"入"微"的价值演变与体育"供给"对"需求"的本质超越.虽说体育"供给"在逻辑思辨与历史实践中完成了对体育"需求"的超越,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有效避免或减少不可控因素的发生,不仅需要掌握较为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也需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体育、参与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17.
18.
"日"是《周易》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周易》卦象中乾、离、震、艮为日。"日"、"实"同义,乾、坤、艮为实。"实"、"是"同义,"是"象征"帝"与"王命"。  相似文献   

19.
"前""后"对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有学者认为现代汉语中的时间词“后”不能指过去,因此时间词“前”“后”在语义上是不对称的。其实,“后”可以指过去,时间词“前”“后”在语义上是对称的。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前”“后”对称的语义基础,以指导我们的语言运用。  相似文献   

20.
古书中"堕"和"坠"当"落、落下"讲是同义词,二者都有使动用法,但"堕"的使动用法比"坠"普遍,这对"堕胎"与"坠胎"的出现以及二者使用上的普遍与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堕胎"开始出现于魏晋文献,"坠胎"较为可靠的起源当在明朝,且使用的频率远不及"堕胎"普遍.<现代汉语词典>不收"坠胎",当是出于规范化的要求.今天,尤其是网络上普遍使用"坠胎",从历史渊源上看并没有错,然而从规范化的角度看,这是不合规范的.我们应该自觉地为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与健康而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