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是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一体两面,对其关系的不同理解形塑了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两种知识传统——"国家认同"和"认同政治"。强化同一性的国家认同传统彰显了政治认同相较于文化认同的高层次地位和主导作用,推崇差异性的认同政治传统则突出了文化认同的相对主义立场及其优先性。这两种知识传统虽思想主张各异,但都秉持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二元分立的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的缺陷在于:既无法准确把握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本质,同时对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关系认识不足。在其现实性上,对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理解必须扬弃这一分析框架所固有的个体视域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在视域融合中实现民族共同体认同追寻意义和确立归属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思想与时代》同人对民族国家伦理认同的建构处在维斯特伐利亚体系之后的近代国际体系情境中,其希望建构的"民族国家共同体"是在政治民族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双重主导之下的,内含着国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两个层面,是"历史—文化共同体"与"法律—政治共同体"的统一。《思想与时代》同人对于国族认同的建构以"中华民族(或中国民族)"概念为基础,主要通过对中华民族经历的历史事实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法律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来阐释国族同一性,建构"历史—文化共同体",以期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抗战,追求民族自决。《思想与时代》同人对于国家认同的建构则对外争主权,对内讲民权,着重建构的是一种"法律—政治共同体",以期求得民族国家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3.
民族主义发源于中世纪末期的西欧,通常被理解为一种思想情感、意识形态和政治运动,它是伴随着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构建而兴起的。民族国家是"民族"与"国家"两个要素的有机结合体,是建立在特定民族群体基础上的主权国家。早期民族国家的缔造者需要借助民族主义这一观念来摧毁基督教的普世主义和封建割据的地方主义,进而动员广大民众认同和支持民族国家这一新型政治共同体,而新兴民族国家的建立又反过来加深强化了民众头脑中的民族主义观念。可以说,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的构建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政治学的概念建构有外来引入、传统赓续、田野提炼与官方文本扩展四种路径,而对后者互通的可能性问题鲜有讨论。一方面,政治与政治学之间难以概念互通。其中,在适用条件上,政治概念的非历史性遭遇政治学概念的高度情境性;在意涵性质上,政治概念要求语义唯一性,而政治学概念是多义性解释;在目的指向上,政治概念是证成国家权力合法性,而政治学概念是理解与解释政治现象。另一方面,两类概念可以有条件实现互通,包括共享价值前提与情境条件;政治概念的语义处于政治学概念多重语义的核心位置;二者内蕴共同的政治理想与目标。由此,二者互通路径是,概念及其特定语义在运用于官方文本之前,需要政治学对概念所有语义进行充分的理论阐释与经验论证,一旦成为政治概念,需要政治学进一步廓清其适用范围、操作化测量与评估限度。  相似文献   

5.
"牵连"风险是同盟政治的特有现象,会使结盟国家付出高昂的代价并损害其国家利益,但它并非不可避免,而是可以通过采取一些措施来加以管控和规避。现有文献提出了两种相互竞争的理论,即"纠缠"理论和"行动自由"理论,来对同盟政治中的"牵连"风险问题进行解释。本文将首先对"牵连"及与之相关的另一个概念"纠缠"进行定义和厘清;然后分别论述"纠缠"理论和"行动自由"理论,对其进行比较并指出其不足;最后以美韩军事同盟为案例进行理论验证。本文认为,同盟中强势的一方更为担忧受牵连,弱势的一方更为担心被抛弃,规避"牵连"风险的措施对它们在效果上也存在差异。探讨同盟政治中的"牵连"风险问题,对于理解同盟政治和大国结盟外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工人没有祖国"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是针对资产阶级责备共产党人要取消祖国、取消民族的置疑作出的正面回应.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分析这个命题,至少可以从资本扩张、工人解放、政治国家和未来社会四个不同视角来揭示其真理性.理解"工人没有祖国"应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出发.马克思提出"工人没有祖国",不是否认民族与国家,而是为了推进无产阶级争取自身的政治权利与政治解放.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西方关于"民族"的概念有很大差异。前资本主义时代的"民族"可以叫做"文化民族",近代以来伴随"民族国家"崛起而形成的"民族"可以叫做"政治民族"。任何现代国家不论姓"资"姓"社",建设过程中都有一个由传统"文化民族"向现代"政治民族"过渡的必经过程,国家应采取种种措施去建构作为"国族"的"政治民族",而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正确地去建构"国族"。民族问题"去政冶化"、"第二代民族政策"的主张者以否定民族集体权利、建立同质化的"公民"或"国族"的构想是违背"民族平等"这一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的,是违反中国国情和当前世界潮流的,如实施必将造成严重后果。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不能采取"同化"或"融合"的方式,而应当按文化多元、政治一体的思维去"整合"建构社会主义属性的政治民族——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8.
"突厥斯坦"本为波斯语,意为"突厥人的国家"或"突厥人居住的区域",其中"突厥人"指的是北方草原上操突厥语言的游牧民。这一语言学、地理学概念后来却被西方殖民者政治化了,从而炮制所谓的"东突"概念,鼓吹建立"东突厥斯坦国",旨在把新疆从中国分离出去。其实,1914年泛突厥主义传入新疆以前,不管回鹘文文献还是察合台文献,都不曾使用"东突厥斯坦"一词。尽管回鹘人常把自己的语言称作"突厥语",但作为统治民族的回鹘人,从未把本民族与其他突厥语诸族混为一谈,分野十分清楚。"东突"只不过是一个原本并不存在的伪命题,是殖民主义在新疆植下的毒草。  相似文献   

9.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处于从传统王朝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时期;与此同时,各界人士传统的天下观逐渐转向现代民族国家观。知识精英与政治精英利用西方现代政治概念和理论,重塑中国传统的"天下""民族""国家"等观念,提出"中华民族"概念和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思想。这一思想转变先后经历了传统社会"天下观"消解和朝贡体系解体,到"中华民族"概念和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初步形成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人民政协制度"概念的提出是人民政协理论的一个最大创新,理解人民政协制度的重大意义,需要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即国家制度体系中来认识。这一制度是国家机构的实体性制度,由此可以进一步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涵,更好处理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人民政协制度本身也是一个制度体系,专门协商机构制度是其主干。  相似文献   

11.
伪满洲国建立之后,日本殖民主义者大肆宣传,日本民族不仅是中国东北的"原有民族",而且是最"优秀的民族"、"天生的指导者",为日本帝国主义操纵和控制伪满洲国制造理论依据。日本为达到控制伪满洲国的目的,由"关东军司令官兼帝国驻满大使"对伪满洲国实施"内部统辖",并且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权,包括伪皇帝身边都安插着日本人主要官吏,对伪满洲国施行全面统治。同时,日本民族在伪满洲国还享有政治、经济等各种特权,凌驾于其他民族之上,是伪满洲国的高等民族,"地地道道的满洲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在亚里士多德关于矛盾律的表述中,核心概念乃是"是",而不是"存在"。矛盾律的正确表达应该是"一事物不能既是又不是",而不是"一事物不能既存在又不存在"。在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译本的相关论述中,"存在"这一术语的采用给我们理解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带来许多难以理解的问题;究竟是"是"还是"存在",不仅涉及对矛盾律本身的理解,而且涉及对亚里士多德有关思想的理解,同样牵涉到对西方哲学中being这个核心概念的理解。研究西方哲学,应该以"是",而不是以"存在"来翻译being,并且把这贯彻始终;而且这不仅仅是一个翻译的问题,而是如何理解西方哲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民族经济学"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需要解决外部"不接受,不承认"和内部"不连贯,不成形"两大难题.具体说来,在外部,一是掌握着规制权的官方管理层并不认为有一个"民族经济学",二是控制着话语权的主流经济学也不承认有一个"民族经济学";在内部,研究、教学机构力量薄弱,虽然"术有专工"但亦"业有旁骛",在理论和学术上对"‘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的贡献尚不显著或尚未显露.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着重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等多个层面界定民族国家的内涵与外延,他们的"民族国家"概念有明确规定性,仅指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形式,不适用其他社会形态的政治共同体。"阶级国家"对"民族国家"概念的取代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分析的一个新起点。  相似文献   

15.
英文 ethnic group一词传入中国并以“族群”、“民族”等中文概念广为流行 ,但是这一词语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是如何应用以及应用于哪些群体却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美国等西方国家学界与官方应用 ethnic group的实证为例 ,论述和分析了西方国家应用这一词语的确指对象及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矛盾。同时分析了 ethnic group作为西方“族际政治”话语的社会背景和作用。以期说明在引进这一概念和应用于本土实践时需要全面认识其含义 ,从而实现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吸收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1.数字图书馆相关概念及特征 1.1数字图书馆的相关概念 "数字图书馆"是从英文"Digtal Library"一词翻译过来的."Library"有两个基本解释,一个是"图书馆",一个是"库"."Digital Library"的英文本意更强调的是"资料库",而不是图书馆.在英文字典中,缺乏一个共同的规范和界定基础,这是由于数字图书馆所涉及的领域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因此,目前的文献中经常交替使用"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等概念,这表明它们的意义接近,可以互相替换.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试验和建设的电子图书馆原型也经常冠以"数字图书馆"或"虚拟图书馆"的名称.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角度上看,"中国"一词本身就含有地理区域、民族类别及文化体系等多重涵义,日本学者正是从这种文化角度来解读"中国"一词的内涵。这种解读既可以让我们审视日本文化的深层结构,又可以让我们重新认识到日本在接受中国文化时,自身也一直在追求与中国相对等的文化地位。日本对传入的中国文化是一种有选择性的接受,并且在汲收的同时,根据自身的需要,以自己的特有方式加以"过滤",将其本土化,这无疑反映了中日文明交流中的独特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介绍党的十九大报告英文版对"少数民族"及相关中文概念的翻译做切入,通过考察分析希腊文"■θνο■"在西方古代后期犹太教、基督教等文献中的内涵及其流变,厘清古希伯来文"■θνο■"、拉丁文"gente"和"natio"以及希腊文"■θνο■"所表述的对象,并进一步讨论由希腊文"■θνο■"转化而来的现代英语"ethnic"和"ethnic group"等词汇的内涵。文章认为,现代英文"ethnic"与"ethnic group"等词汇的内涵深受西方古代后期文献如犹太教《旧约》、基督教《新约》之中的希腊文"■θνο■"的影响,它虽具有多种意涵并时有贬义性,但总体却是中性的。该词所表述的对象是可大可小的"族裔群体"或非国家层面的"民族共同体",这也意味着与古希腊文"■θνο■"相关的现代英文"ethnic"、"ethnic group"及"ethnic minority"所表达的内涵同中文"56个民族"层次的"民族"内涵相一致。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英文版将"少数民族"翻译为"ethnic minority"、"各民族"翻译为"different ethnic groups"等是正确地用英语表述了这些中文概念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族体概念主要用于描述和解释人类的群体性生存和发展,西方族体概念主要包括"nation"、"nationality"、"ethnic group"等,这些概念内涵的纷争演变与民族国家这一政治组织结构密切相关。当民族国家成为最基本政治形态后,族体概念着重体现为是否能够组建民族国家的身份资格问题;在全球化加速推进、民族国家体系受到冲击时,族体概念则突出表现为民族认同与整合路径的选择。西方族体概念的语义流变与演进历程是根据本国历史文化特点而进行的理论创制,也是维护共同体稳定与发展的理论选择。当前,我国也面临着国家整合与民族认同的历史性课题,我们在选用族体概念时不能照搬西方的理论模式,要凸显本土意识和学术自觉,构建符合中国发展要求的理论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是民族成员与政治系统之间多层面的交互关系。由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民族政治社会化在民族政治体系与国家政治体系两个层面同时进行。少数民族成员双重身份认同的形成,蕴藏着民族成员渴望参与国家公共生活的兴趣和欲望,这为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提供了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少数民族通过多样化的渠道实现政治系统信息内化,并通过管理民族事务、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建构政治行为能力。这一过程集中体现了民族自治权与国家公民权的统一,也是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在民族政治体系中形成和发展的关键保证,是理解民族"族员"与政治"公民"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