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似水流年     
这时光过得飞快,确有悄然若流水、失之似飞箭的感觉。面对飞流而逝的岁月,不得不让人倍感时光的宝贵,想起“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名言。  相似文献   

2.
当很多人疲于被时间追赶时,他却乐此不疲地追赶时间。这是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关东元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在一间明亮简约的办公室,关东元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几分钟前,关东元还在召开一个会议,我们约定的采访时间一到.他即如期而至。记者略表惊讶,关东元说:“我每天的日程都按分钟计算.毛主席说过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人生短暂.不应浪费每一分钟。”  相似文献   

3.
<正>在地球亿万斯年的生成、变化历史上,迄今为止的人类百万余年的发展历史,只不过是短短的一瞬,而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的历史则更短。即使如此,如果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原始农业算起,于今业已万年有余。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人类以自己不懈的追求精神,生生不息地在创造、在前进。旧石器、新石器、青铜器、铁器……随着生产工具的渐次更新,生产力不断地发展,社会不停地进步。人类从洪荒远古一步一步地走向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4.
《可乐》2006,(2)
人活着很累,那是因为人太闲了,闲得总喜欢打听上帝的事。比如老担心着死。总觉得一年年韶华流逝,要多可怕有多可怕。一个人躺在被窝里时总想着上帝到底绘了我多少的年岁?越想越紧张,最后自己吓了自己大半夜,第二天白天头昏脑胀,又要停下半天的工作补觉。所以,该睡的时候没睡,不该睡的时候睡了,睡着的时候,上帝的钟表照样没停着。比如女人一遍遍地问男人:结婚后还这样爱我吗?你说呀!问这话时标准答案其实早有了:爱!爱!爱你一万年!女人几十遍上百遍地问,男人就几十遍上百遍地回答,一遍回答错了,女人就不放心了,又是几十遍上百遍地问,非问得纤毫不差,才睡得着觉。一万年,呵呵,一万年以前上帝可正着劲发大水淹全  相似文献   

5.
<正>现在,有一种浮躁,叫作"等不了"。受"等不了"心理的影响,一些人做什么事都静不下心来,都安不下神来,所谓心上长草,说的就是这样的人。急功近利的心态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使一些人做事没耐性,难以持之以恒,更难以把每一件事做到最好、做到极致。"等不了",如果作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倒是值得提倡的。如果是一种浮躁,却对做事、做成事,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令人担忧的是,在经济转型期  相似文献   

6.
我讲文选课,从来主张读原著。因为一篇好的作品,其价值必在自身,如果离开了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之类的程式介绍,便不能欣赏的作品,很难说是一篇好的作品。譬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开首便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于是引起教学者们的纷纷猜测。有人根据写作日期的“一九二七年七月”,认定这是一种时代的苦闷,因此作品发映了时代精神;有人却考证说,当时作者  相似文献   

7.
积极向上的淑世精神是人心的法则 ,是历史的蕲向 ;规律、信仰、仁爱、美丽 ,从来都是文学创作的终极关怀 ,也是文学史对具体作家、作品扬弃的标准。那些催人奋进、发人思考、形质兼美的作品 ,无疑是文学史上最有价值的作品。咏物词的创新也应该自觉贴近时代和历史的要求 ,以积极的淑世精神作为开掘题材内涵和抒情言志的核心。清初咏物名家曹贞吉和朱彝尊的创作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8.
《只争朝夕》是美国小说家和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的代表性作品。借助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代际理论对贝娄的小说《只争朝夕》进行解读,从后象征文化的失效、互象征文化的误导和前象征文化的缺失三个方面分析,认为《只争朝夕》体现了小说家贝娄对代际关系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9.
Moss  管锥 《可乐》2007,(9)
几天前,我与单位的几个同事到一家餐馆吃饭。点菜是件容易的事,因为我什么菜都吃,但点多少菜却不那么容易。经过一番讨论后,我们所点的菜仍比我们能吃的多出一倍。可以说,这是中国饮食的一个谜。在美国,事情要简单得多。你想吃什么,就点什么,想吃多少,就点多少。只是结账时会比较麻烦。  相似文献   

10.
《燕丹子》以行刺秦王为题材,意在展现一群仁人志士的精神力量,当燕国国势迫急之际,他们为信义而轻生死.这一主题,渗透了公羊学“以直报怨”思想的影响.历代评论,对作品主题多有误解.  相似文献   

11.
马士钧 《新少年》2015,(4):30-31
有一回,大嘴兔子变成了一只脑虫,就是那种生活在人的大脑里的虫子,人的肉眼看不见,她来无影去无踪。一天,她吆喝一声:"外国脑!"一下子就远涉重洋,钻进了一个外国人的大脑里。大嘴兔子——不,现在应该叫她"大嘴脑虫"了!大嘴脑虫在外国人的大脑里跑来跑去,着实畅快了一阵子。但是,她很快就发现,这里没有多少灵感的火花。她急了,溜出脑壳,发现这是一间大大的屋子,坐着一群孩  相似文献   

12.
余华新作《第七天》以第一人称(死者)的冷眼旁观叙事跨越了生与死的界限,对主人公死后七天生活进行了淋漓尽致的铺陈,通过把生前与死后两个世界一体化、一致化,映射现实,针砭时弊,显示了作家直面现实的写作姿态和关注人伦关系的伦理意识。作家冷静、客观、中立的叙事特点和对主观心理、虚拟世界的关注与表现,体现了余华强势控制的"作家姿态";但他在写作中又多少显得有点局促不安、绵软无力、被动而受迫。我们将这种独特的现象称为"主观作家的被动写作"这是余华与作品《第七天》相互关系中暗含的悖论所在,也是余华小说的特殊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3.
在湖北省谷城县城关镇老街社区,有一位年逾不惑的居委会主任,她叫车家荣。自1984年任老街居委会主任以来,车家荣以社区为家,急社区所急,帮居民所需,近二十年来,为了社区居民能够安居乐业,谁也说不清她走进过多少群众的家门,帮扶过多少贫困群众;谁也说不清为了群众的事,她操了多少心!人们只知道,她痴心为群众解忧愁奔波在社区的身影烙在群众的脑海里。去年除夕夜,车家荣一家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吃顿团年饭。听着外面噼里啪啦地响起了鞭炮声,车家荣对家人说:“今天的消防安全还没检查完呢!”说着就放下手中的碗筷披衣出门,挨家挨户逐条街查看线…  相似文献   

14.
<正>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我的作品从来没有给他寄过,姨前年来,问我是不是写过一个中篇,说父亲听别人说过,曾去县上几个书店、邮局跑了半天去买,但没有买到。我听了很伤感,以后写了东西,就寄他一份,他每每又寄还给我,上边用笔批了密密麻麻的字。给我的信上说,他很想来一趟,因为小女儿已经满地跑了,害怕离我们太久,将来会生疏的。但是,一年过去了,他却未来,只是每一月寄一张小女儿的照片,叮咛好好  相似文献   

15.
佳音 《百姓生活》2013,(3):54-55
早在抗战前,就曾有美国人托人找刘铭传的曾孙刘肃曾,说愿出一笔相当可观的金钱购买虢盘,并答应事成后帮刘氏全家迁居美国。日本人也扬言愿把浴缸大小的虢季子白盘填满黄金,能装多少就出价多少。但是,这件珍贵文物,从来没有离开中国的土地半步。  相似文献   

16.
战场咏叹     
没有胜利者当年威灵顿大败拿破仑于滑铁卢。获胜后,他视察战场,登高一望,只见尸横遍野,敌人被杀几千人,己方亦战死几千人,惨不忍睹。他叹道:"胜利是除了失败而外最大的悲剧。"这一声叹,还未一针见血。从某种意义上说,战争从来就没有胜利者,这才是最大的悲剧。  相似文献   

17.
每一天,我们都要说一声“老师好”;今天我们更要说一声:“老师,您好!”每一天,一个个队礼敬给您;今天,我们更要恭恭敬敬地向您行礼,“老师,您辛苦了!”看,我们已经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窗台上一尘不染,几盆鲜花含苞待放,室内的空  相似文献   

18.
王岚 《社区》2004,(20):30-30
我自豪,我是一名社区干部。辖区内有多少个居民院,有多少栋楼,有多少个单元,有多少户,我都知道。我了解辖区内有多少个家庭,有多少人,特别是这几年陆续有多少名职工下岗,有多少人还未找到工作。他们的生活遇到困难,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们建立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建立下岗失业人员“职业档案”,办理再就业优惠证,他们有什  相似文献   

19.
野麦子 《可乐》2008,(1):52-52
老大不小的我,相亲多次,现在还在光棍队伍里混。第一次,那哥们儿挺有钱。没处几天,李姐就对我说:"妹妹,咱可不能找大款。男人有钱就变坏。这话虽然有点绝对,谁能保证他不会变坏呢?夫妻可是一辈子的事,多少钱能买来无价的青春呢?咱总不能和钱过一辈子。"  相似文献   

20.
文章撷取现代小说中的名家名作,分析归纳了民俗文化对小说的民族风格、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环境描写、主题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指出了民俗事象在作品中的职权范围,既不能疏忽也不得超越其位,不然就会削弱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