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拉山峰沉浴在红雾中。头顶小花帽的维吾尔族小巴郎迎着太阳歌唱:塔里木河,我心中的歌……这首歌是唱给汉族医生丁金玉叔叔的。那是一个星花盛开着的夜晚。下户村的维吾尔族村民巴吾东匆匆来找丁金玉。他满头大汗,结结巴巴对丁金玉说:“丁医生,快救救我的孩子吧!”丁金玉背起药箱,追着巴吾东一路快跑,来到村里。当他赶到巴吾东家时,孩子已气息奄奄了。丁金玉迅速诊断后发现,孩子患了急性肺炎,此刻,呼吸道里卡了一口痰,造成呼吸困难,生命有危险。抢救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立刻消除喉咙里的痰液。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族》2012,(5):62
2009年,在省政府分管领导的带领下,浙江组成由省政府研究室、省农办、省民宗委、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部门参加的专题调研组,开展了关于加快全省少数民族和民族乡(镇)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调研。通过调研,使大家切身体会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  相似文献   

3.
刘智,字介廉,回族,南京人.我国清代著名的伊斯兰教学者.他出身于经学世家,自幼诵习《古兰经》,青年时期熟读儒家典籍,并广泛涉猎佛道经义与西方有关书刊.后来又专攻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深入钻研伊斯兰教教义并游学国内穆斯林地区,求师问道,交流思想,搜求遗经,增广见闻.在深厚的学养基础上,他冥思苦想,会通诸家,闭门译著,写下了很多闸扬伊斯兰教教义的著述.他的译著数量多、范围广,流传下来的主要有《天方典礼》、《天方性理》和《天方至圣实录》.“天方”是我国古代对阿拉伯半岛的通称,系伊斯兰教兴起之地.这三“天方”书,系统介绍了伊斯兰教的宗教哲学、教义及穆罕默德兴教的实践过程.她们既是姊妹篇,又是系列书.三部大作象一座丰碑.矗立在中国伊斯兰教史上,为中国伊斯兰教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前人评论说:“刘智著书三种,其中心之著,为糅诸经而总著一经,谓之经,伊斯兰大义于是乎显.”又说:“中国之伊斯兰教义,在以往千年中,从事译著者,只以刘智为云霄羽毛.”这是在大约半个世纪前,汉族学者对他的评论.这种评论,恰当地表彰了刘智及其译著在我国伊斯兰教史和思想史上的地位,对我们今天学习和研究刘智译著,宏扬伊斯兰学术,促进与阿拉伯世界的文化交流,当是一种鼓午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论述了学生竹笛演奏中的审美意识、相关内涵及特征要素,其后提出了提高学生竹笛演奏审美意识的三个有效途径,希望以此实现竹笛演奏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戏曲儿童剧在新时代戏剧版图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一席之地。无论是对于形成更完备的戏剧生态,还是对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善当代儿童艺术教育的整体布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戏的回信中说,“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戏曲儿童剧的导演就肩负着繁荣发展戏曲儿童剧的新使命。他需要从思维、定位、选剧、改编、择式、交流等方面来全面提升剧目创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老特和他的三部﹃大史﹄文\本刊记者黎曦﹃老特﹄创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两个﹃第一次﹄第一次由一个少数民族主编出一部︽中国当代文学史︾第一次将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一个体系写进中国当代文学史一位藏族诗人面对《中国当代文学史》“有一种感觉:56个民族都平等了。...  相似文献   

7.
转型期,壮族民间文化变迁经历了高度政治化、国家引导下的恢复发展和国家、市场、社会三者博弈中变迁三个阶段.国家、壮族民间社会和市场三者间的互动性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壮族民间文化的变迁过程,三者的互动关系不同,壮族民间文化的实践方式和存在状态亦不同.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壮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在国家和市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的同时,回归壮族民间社会在壮族民间文化中的基础和载体地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一个警察和他的三次“死亡”文/张无论直面或回避,什么时候“死亡”永远都不会是个轻松的话题,在和平年代里,最不能回避这个黑色字眼的大概要数警察。这在我接触缉毒勇士、公安战线二级英模李兴忠后,感受尤为深刻了。李兴忠是滇南山区一个普通景颇族农民的儿子。穷...  相似文献   

9.
1953年春,湖北长阳资丘镇临湘溪村清江边上的一个偏僻小村,罗忠秀呱呱坠地。由于生下来左手就没有手指,这个贫寒农家的女孩注定要面对一个坎坷的人生。1959年冬,罗忠秀的父母外出参加“大炼钢铁”,将6岁的她寄养到一个老人家中,老人家孩子太多,照顾不过来,结果罗忠秀的左脚被严重冻伤。因无钱医治,不到半年,她的脚后跟肌腱烂断,肌肉萎缩,左脚严重变形,彻底残废。  相似文献   

10.
该文评介美国杰弗里·巴洛从事壮族历史文化研究的代表著、观点、方法及影响,旨在提供壮族研究的他者视野和西方观点,也望打破中西学者各说各话的独白场面,促进国内同行参与国际对话.  相似文献   

11.
王海兵是将中国纪录片带入西方世界的第一人,他的《藏北人家》代表我国的纪录片最早走出亚洲走向世界。通过他的片子,让西方世界再一次认识了来自东方文明古国的电视纪录片。从业30年来,他的作品获全国以上奖励60多项,在国际上获得诸多奖项,为中国电视纪录片争得了荣誉,在不断学习、实践、创作、推进中国纪录片发展的过程中,在他看来:"我们只是在探路,是一个铺路人。"  相似文献   

12.
站在先进文化的高度引导学生社团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的产生和发展, 分析学生社团的主要作用和特点, 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 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站在先进文化的高度来引导学生社团建设,地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3.
周光兵 《中国民族》2007,(10):21-23
苗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相传起源于5000多年前居住于黄河中下游的“九黎”部落,后迁徙至长江中下游,形成三苗(古族名)部落。史称“南蛮”的氏族或部落里就有苗族的先民,传说与黄帝、炎帝有和有战的蚩尤,就是苗族人尊奉的祖先。自汉以来,苗族人由于战争、饥饿、疾病以及生育繁密、农田丢荒等原因不断迁徙,造成了苗族人分布广泛,方言、服饰、头饰和习俗也存在巨大差异。 大约两三百年以前,为了逃避频发的洪涝灾害,居住在湖南花垣一带的苗族同胞中,龙、冯、石姓的一部分人长途跋涉,辗转迁徙到了大山深处的宣恩县高罗乡一个叫小茅坡营的地方。如今小茅坡营村,仍是湖北省境内苗文化保留最完整、最原始的唯一一处苗族聚居地。但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这个曾经的世外桃源,也在不经意中发生着改变。除了习俗,最为明显的地方就是从日常生活中逐步消失的苗语———如今,寨子里能熟练用苗语交流的人已屈指可数,曾鼎盛一时、并使用汉苗双语进行教学的小茅坡营民族小学,也只剩下1位老师和7名学前班的孩子……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批准湖北省设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并撤销恩施地区和来凤、鹤峰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批准广西壮族自治区设立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和富川瑶族自治县,批准贵州省设立玉屏侗族自治县。  相似文献   

15.
看过近六十部电视剧、电视艺术片后,结合过去在电影艺术创作中的感受,感到有三个经常遇到的、非常值得重视并予以解决的问题。第一,尊重少数民族习俗,理解少数民族心理素质和思想感情。这是一个非常微妙而复杂的问题,稍不注意就可能触动少数民族的自尊,影响到民族之间的关系。只有正确地理解少数民族的心理素质和思想感情,才能自觉地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过去一些影视艺术创作中,往往从猎奇出发,摄取某些“落后”面,无意中形成对少数民族的轻视和嘲弄。这是个教训。今后最好能回避这些消极内容,积极地通过影视艺术形象,表现兄弟民族之间的互敬互助,少数民族的美德,以提高其健康的心理素质,增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情  相似文献   

16.
在大西北,我走了38个哨所之后,深切地感到,只有到过这里,才知道什么是艰苦什么是奉献。当我即将落笔的时候,我想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向战斗在西北边疆的武警官兵,致以崇高的敬礼!  相似文献   

17.
金秋季节,文化部、国家民委,在首都举行了一次闪烁着特殊光彩的乌兰牧骑式演出队文艺会演。会演以它多姿的艺术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赞誉。来自十五个省、自治区的十六个演出队,四百多位专业及部分业余文艺工作者,是战斗在边远地区、农村、工矿第一线的文艺大军的代表。演出的十六台节目,是他们历年来积累的千百台中的一部分。演员和上演节目的数量虽有限,但也可以窥见这支文艺队伍的整个思想风貌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李康学 《民族论坛》2003,(11):40-41
2000年8月,一个偶然机会,我曾深入到桑植县的人工恒温隧洞中,对桑植大鲵保护区内王国兴创办的娃娃鱼养殖基地做过采访报道。3年后,又值8月,我受人之邀,再次踏上了去此地采访的路程。我们一行3人,乘车在桑植县芙蓉桥乡下车,步行约20分钟过河,便进入了保护区中心。极目所望,风景仍然诱人:溪沟中一道数丈高石坝拦腰截住了溪流,登上坝去,一汪平湖展如明镜,湖水清澈,绿如碧玉。从坝上乘一小舟,往前数百米,转弯处即遥见一座大山耸立湖的尽头。大山脚下,有一个天然大山洞,湖中之水,从洞中哗哗流出,山洞唤作文泉洞。紧傍洞旁百余米处,修有一栋4层高…  相似文献   

19.
吴迪 《中国民族》2014,(3):47-49
目前,我国总计有68万个行政村、9亿多农民、500万名包括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在内的"村官"。"村官"虽然是最基层的干部,但却是贯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带领广大农民开创美好生活的强大力量,更是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之间实现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他们是国家行政体系的最基层,其重要性却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20.
谢玲玲  李丹 《民族论坛》2011,(1X):46-49
<正>湖南的深秋,风和日丽,桂花飘香。《民族论坛·财富版》杂志社总策划晓亮先生一行驱车前往长沙青竹湖湘绣有限公司采访。半路里杀出个吴耀存湘绣,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