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永青 《理论界》2009,(1):121-122
在对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中的情感要素的张扬和对近代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积极回应中,梁漱溟提出了"尚情"的理想人格."尚情"即崇尚真情、情理,讲究真情实感,坚持"主观的情感"而不是"客观的道理".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在物质生活上的知足常乐;在社会生活中的"尚情无我";在精神生活中的行"仁"求"安".梁漱溟的"尚情"说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当时国人在人生要义等问题上的困扰,帮助他们树立了自主独立、积极进取的人生信念,同时它对于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似乎因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而遭到否定和抛弃。这在理论上是极其片面的,实践上也是无所补益的。本文试对“知行合一”说作个重评,以就教于哲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3.
对“资本”范畴的再认识──兼评“社会主义资本”说马德 进入90年代后.尤其是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规划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界非常活跃,大家努力探索改革和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其中对"资本"、"剩余价值"等范畴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再认识又被...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性问题》一书是论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专著,它的出版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有意义的。这里,我不拟对这一著作进行全面评论,只就其中所提到的两个观点谈些个人想法。该书在讲到集体所有制的性质和特征时说:“关于集体所有制是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初级形式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很肯定的。”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低级形式,这是斯大林的论断。在苏联,城市没有集体所有制企业;农村的集体农庄不能扩大生产规模,不能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最基本的农用生产工具如拖拉机、汽车等,都不能购  相似文献   

5.
把世界看成由一种或若干种元素所构成,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在中国和西方都曾经存在过。它们就是古代中国的“五行”学说和古希腊的“四根”学说。不管它们是在何种场合、以何种目的被提出来的,实际上都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世界本质的看法,因而都具有哲学上的“本体论”意义。本体论的价值不仅在于给定一个世界本原和本性是什么的结论,它同时还包含着那个结论如何得来的理由和途径。因此可以说,考察本体论,必然要顾及它的“论本体”,亦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然而在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出现之前,包括论证推理在内的人类思维…  相似文献   

6.
由江畅博士、戴茂堂博士联袂完成的《西方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版),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近现代西方价值观念及其对我国影响的现状和前景研究”的最终成果。该著作在国内首次分层探讨了中、西价值观念在学理上具有的基本内核,全面揭示了西方价值观念对当代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正负效应,认真分析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现代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然而,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方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面对中西文化价值观念日益深刻的冲突,想着力探讨的是: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究竟应该持有什么…  相似文献   

7.
从“合纵连横”到“远交近攻”──评战国中期秦国的军事与外交刘根良战国中期,各国之间出现了猛烈的合纵连横战争,时间长达五、六十年之久。从史料记载看,关东六国较多的采用合纵战略,而秦国以连横为主,历来有一种看法,认为秦搞连横,后来打败了六国,连横术似乎比...  相似文献   

8.
《东岳论丛》2016,(9):82-93
中华民族是饱经历史沧桑的、生生不息的命运共同体。近代哲人习惯于以生命肌体的角度去体认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把她看成具有顽强生命力、具有充沛文化血脉的社会有机体。他们还把民族复兴看成是"再生"、"复活",看成再现朝气蓬勃的生命气象,看成生命体的重新自我修复,并以人生意象"少年中国"、"青春中国",动物意象"东方睡狮"、"凤凰涅槃",植物意象"老树新芽"等,比喻古老中国的"旧邦新命"、中华民族的涅槃重生。  相似文献   

9.
常用的哲学教材和一些论著,把从实践到认识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混同在一起,未加明确区分。甚至有这样的论断:“从实践到认识,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我认为,这种混同是不对的。从静态上看,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世界的物质活动,而感性认识则是人们对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一个是人们的物质活动,一个是人们的意识成果;一个是客观范畴的东西,一个是主观范畴的东西。很明显,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是不能等同的。另一方面,认识也不能完全等同  相似文献   

10.
老子美学抱朴说在“名”的批判性的反思过程中展示了对人之为人的始源性本质的内省。“名”在“无名”的“为道”视域内升华为生命固有的“大朴之真”。静观说则从审美方法上提供了可能性和必然性思路。“知”在“不知”的扬弃中实现了从单纯的工具理性递升为价值理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的文化热中,由大文化与小文化衍生的“大传统与小传统”是个值得引起人们思考的题目。何谓大小传统?在我以为,无非是官方和民间的或显或隐的正统和非正统的文化承传。葛兆光先生所著的《中国思想史》所开辟的正是这一道路。他认为思想史有两种:一种是由官府和文人共同撰写的思想史,称之为“经典思想史”;另一种是民间的,亦即老百姓的思想史。这种思想史人们日用而不知,因之葛先生称之为“一般思想史”。这种思想史的理论依据是“在人们生活的实际世界中,还有一种近乎于平均值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作为底色和基石存在。这种一…  相似文献   

12.
鲁迅神话思想的发展可分三阶段。在日本留学时期,鲁迅提出"神思说",高度赞扬神话的想象力特质,对神话在激发主体情感、自由想象和变革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行肯定,认为神话思维是人类文明不断更新、前进的基本动力;在北京工作时期,由于理想受挫、学理限制等原因,鲁迅提出"解释说",认为神话是原始先民解释万物存在的产物,神话成为外在于主体的历史遗留物,主体精神与神话之间的一体性关系遗失了。这一转变是鲁迅由"做着好梦的青年"向"真的猛士"转变的缩影:归国后的寂寥与挫折让鲁迅从充满激情的诗人变成了冷峻的思想家。在此背景下,鲁迅撷取神话片段陆续创作了《故事新编》,神话由此成为鲁迅自我精神的呈现物。  相似文献   

13.
“天才说”:从王国维到叔本华夏中义“天才说”是王国维的“审美一艺术主体”论。王氏眼中的“天才”实有双重身份。首先,“天才”是审美力与艺术造型技能的人格表征,即只有“天才”才具备审美力与艺术技能。因为在他看来芸芸众生皆被人生欲念之不足而引起的苦痛所压倒...  相似文献   

14.
从“无明”到“明”──论审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评价是美学研究中的重要范畴。它是审美意向与审美指向交融贯通、协调共生后所产生的动态心理要素,属于审美体验中的协调范畴.而且它不仅实践活动、认识活动那样倒重于对外在对象的认识,而是侧重对于外在世界的满足自身程度的价值评价。这价值评价,就其内容来说,源出于爱,就其实现来说,则是一种生命的“大游戏、大慧悟、大解脱”。①审美评价的内容为什么会源出于爱,而不是任何的现实关怀呢?原因在于:审美体验是人之为人的全部可能性的散开,是人类自由的瞳孔,灵魂的音乐.它永远屹立在未来的地平线上。因此,审美体验一旦进…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哲学之间的对立,实质上是历史科学与精神科学的对立,而作为历史科学方法论的唯物辩证法与作为精神科学的黑格尔辩证法的对立,实质上是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是从"生产一般"的抽象出发,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去把握"资本"这个特殊对象的特殊逻辑。这不仅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作为马克思历史科学方法论的实践特征,也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前提。  相似文献   

16.
关于朱光潜评陶潜“静穆”说的讨论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持续至今,在中国文学和文艺学领域影响深远。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56年朱先生在《文艺报》发表文章对“静穆”说作出深刻反省后,“静穆”说的肯定论在大陆完全销声匿迹,论坛上形成否定论一统天下的局面。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肯定论再度浮出水面,与主宰论坛的否定论不时碰撞出丝丝火花,讨论顿生新的波澜,反映出世纪之交人们对陶渊明进一步的想像与阐释。这种对历史的重新审视与思考能否立足乃至进而取代主流意识形态,不仅取决于讨论一方的主观愿望,还取决于其论证是否人情入理和周详细密。今年是这场论争的七十周年和朱先生反省“静穆”说的五十周年,故关于“静穆”说的讨论尤为引人关注,为此,特就讨论中的有关焦点略作梳理,以吸引更多论者参与探索,将讨论深入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17.
梁漱溟被称为20世纪新儒学运动的开山鼻祖。他的东西文化比较理论的出台,在当时社会曾引发大规模的东西文化论战。其独特的文化视角一直影响着后人,尤其是他反理智的直觉主义,还被人尊称为中国的泰戈尔。 梁漱滨的文化哲学和人生哲学经历了两大转折,正如其后来的《人心与人生》一书中所说,“我常常说我一生思想转变大致可分三期,其第一期便是近代西洋这一路。以西洋功利派的人生思想后来折反到古印度人的出世思想是第二期。从印度出世思想车又转归到中国儒家思想,便是第三期”①。在梁漱溟思想的两度转折中,对他的人生观、文化理…  相似文献   

18.
19.
从认识史学到认识历史——中国古代史学观的理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本源自历史本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史学的发展,人们对过往历史的认识不能不依据史书所记载的历史,这是从客体到主体,再由主体到客体循环往复的辩证关系。中国史学以其时代的连续性、内容的丰富性、体裁的多样性,为人们从认识史学走向认识历史、认识文明的传承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老子化胡”说从两千年前左右产生至今,已经不是单凭史学考据就可以定论的伪说,而是异质文化之争的潜在史实。历史中的伪说可以变成史实,这就是“人文化成”的奇功。“老子化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凯旋,却未必是个体意义上的中国人的福音。从本质上说,“老子化胡”说所说的并非故去的旧事,而是常新的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