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科学著作翻译出版史,考察科学研究能力体系(SRAS)的构造机理和运行机制。提出SRAS构架,以科学话语权(SDP)为机制构建基于SRAS的SDP层次结构,创制科学信息本体结构(OSSI)。通过解析OSSI,由科学信息生成模块(SICM)获得科学信息表述模型(MSIRS),由科学信息发布模块(SIIM)获得科学信息传播载体模型(MSIDV)。在知识内核和记录载体获得先行确定的情况下,SICM的活动主体将是MSIRS,在受众结构和标志结构已获得先行确定的情况下,则其活动主体将是MSIDV。由此,可以得到0SSI的一种活动机制——面向科学信息传播的科学信息本体结构(MOSSIODSI)。考察推动人类发展的3次大规模科学著作翻译运动的历史和成果,明确了以其语言为主轴的科学传播方向,及其传播路径结构、传播形式结构和传播工具结构,证明在3次大规模科学著作翻译运动中,OSSI确实存在,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面向科学信息标志的科学信息本体结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6世纪以来科学期刊的创立过程为样本,建构了面向科学信息标志的科学信息本体结构模型.该模型的功能单元为科学信息生成模块(SICM)、科学信息驱动模块(SIDM)和科学信息发布模块(SIIM).其能够自洽的机理在于科学优先权起点效应,而联系机制是科学信息本体结构.  相似文献   

3.
科学革命与科学共同体中的科学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恩注意到科学革命的过程伴随着科学传播模式的深刻变革。他认为科学革命不仅产生了一种新的知识和获得这种知识的新方法,而且也产生了提倡、记录和传播这种知识的新的机构—科学共同体,使科学家的研究活动越来越依赖于众多的科学传播媒介,如专业期刊、各类会议以及私下的电话、通信等。因此,科恩特别强调科学共同体在科学传播过程中起到的“信息网”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经典学术著作的表述结构考察自然科学研究学术著作的科学信息构形模板(SICT)的形式,归纳出基于科学存在原型结构(PSSE)的科学理论著述文体(STWS)结构框架和SICT论证框架结构(ASF)。文章认为,SICT为科学研究成果报告提供了一种规范;科学理论著述文体(STWS)是SICT中的表述结构(Ps)和表述形式(PF)在联立基础上的外化形式;SICT的外化以PSSE为其规范;基于SICT,STWS的物化形式是SRSW;SICT为科学研究学术著作(SRSW)提供了论证规范和形式结构,ASF为SRSW的阐释论述提供了基准框架。  相似文献   

5.
基于新闻事业史和科学传播角度的原始期刊文献调研和考证方法,对<新青年>媒介形态作全面研究,为五四时期科学传播史研究提供典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新青年>首先改用白话文和采用新式标点符号;首次实行轮值主编制度;通过赠送、交换、代派销售、登载广告等多种方式经营管理,成功地使发行量达到15 000份以上;曾出版"新青年丛书"、专号或专号出单行本、合订本重印等形式,实现再传播增值或扩大传播范围.结论认为:<新青年>一扫晚清以来中文期刊传播科学多由传教士把持或国人自办期刊影响很小的局面,创造了中国近代期刊作用于社会和与时代俱进的一个奇迹.它还以其期刊类型、办刊理念、编辑模式和传播策略,影响一批新型的国人自办期刊,推进了文化的转型,引领了国人自办期刊的新方向,也使期刊载体的内涵、外延及其社会功用得到空前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从时空尺度上观察,科学文明的发展在客观上存在跨地域传播的历史轨迹,而且这种跨地域传播引发了在学习和吸收已有科学文明及在社会形态改造之后产生了全新的科学文明,由此获得了科学文明跨地域传播的历史轨迹;从技术尺度考察这种跨地域传播历史轨迹,发现了存在基于科学信息本体结构的科学传播结构,这种结构能为科学信息本体结构的存在性考察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7.
考证利用科学话语外溢现象构筑基于科学话语结构的国际贸易规则,抢占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战略制高点,压缩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空间的真实性。认为基于科学话语结构的国际贸易规则的作用机理是科学话语外溢现象。以"中国制造"为案例,探索基于科学话语结构的国际贸易规则的作用形式、危害形式和作用规则;分析基于科学话语结构的国际贸易规则存在结构性缺陷,认为其创制依据是有违科学伦理的科学失范行为,由于科学话语结构不能充当科学准则体系,其贸易裁判具有非道德性,因此并非牢不可破。  相似文献   

8.
从时空尺度上观察,科学文明的发展在客观上存在跨地域传播的历史轨迹,而且这种跨地域传播引发了在学习和吸收已有科学文明及在社会形态改造之后产生了全新的科学文明,由此获得了科学文明跨地域传播的历史轨迹;从技术尺度考察这种跨地域传播历史轨迹,发现了存在基于科学信息本体结构的科学传播结构,这种结构能为科学信息本体结构的存在性考察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9.
科学界在20世纪形成了新的性别构成图景,女性在科学研究领域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基于科学管道效应,以女性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考察科学管道效应的形成原因,揭示女性进入科学研究领域存在的障碍,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女性进入科学主流.  相似文献   

10.
媒体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一个充分自由的巨大平台,同时也为虚假科学信息的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特别是热点事件中虚假的科学信息容易借助网络快速传播并造成恶劣影响.我国目前有关媒体传播科学信息的法律法规散见于各大部门法之中,规制范围主要集中在网络传播领域,监管手段主要是事前的资格准入审批和事后法律责任的追究,忽视了对科学信息传播过程的规制.因此,在科学信息传播过程中应对媒体施以必要的法律原则,予以规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德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较早,在18世纪就发展得几近完美。教学、科研与学习相结合是德国现代大学制度发展的主旋律,也是其建设的永久性原则。进入21世纪,德国大学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千面一校”为“特色兴校”,但教学科研仍是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2.
从近代开始孕育的科学乌托邦主义思潮在几个世纪里蓬勃发展,但在20世纪遭遇到了乌托邦视域当中浪漫主义、科学敌托邦、反科学乌托邦和其他乌托邦的质疑,卢德主义和新卢德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等展开的科技社会批判,从精神分析学和文化心理学、科技理性与科技文化等角度展开的科技文明反思。从科学乌托邦主义几个世纪的多向建构到20世纪的多维解构,揭示了科学乌托邦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中日趋从具有批判性、前瞻性、超越性的社会理想转变成保守性、利益维护性的意识形态,从革命性的激进社会先导力量退化成渐趋保守改良的技术应对。这为当今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提供了许多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百年西方科学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及其与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相联系的角度 ,重点考察了 2 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四个主要问题——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 ,科学发现的模式 ,科学理论的评价 ,科学发展的模式等。考察结果表明 ,只有深刻地把握 2 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主要问题 ,才能真正理解西方科学哲学的嬗变 ,展望 2 1世纪科学哲学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14.
17世纪下半叶,英国成为继意大利之后的第二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作者以较详实的史料对英国成为科学活动中心的高等教育背景进行了考察和分析,从新的视角探讨了英国科学活动中心形成的原因。全文包括四部分,即:问题的提出,17世纪以前英国的高等教育,17世纪英国高等教育的变革,英国高等教育对科学活动中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16世纪上半叶哥白尼日心说的创立到17世纪下半叶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完成,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科学革命,它不仅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格局,而且也改变了科学自身的地位及其格局.这一时期的科学精神不仅包括科学的理性精神即科学的存疑、探索、创新和兼收并蓄的精神,而且包括科学的伦理精神即科学活动主体的理智德性与道德德性--崇德精神和坚持将科学造福人类的伟大目标--臻善精神.  相似文献   

16.
论科学哲学对西方经济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思想根源于经济实践,而经济思想的理论框架与论证方式的形成又离不开哲学方法论的支持.19世纪中叶以后,以逻辑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哲学从方法论上给西方经济学以深刻的影响,成为经济学理论建构中重要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的科学分类及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特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科学分类的进程大体上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第一次进行知识分类的是亚里士多德。近代前期(16—18世纪),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使基础自然科学分类初步完成;近代后期(18—19世纪),圣西门、黑格尔等曾对科学进行过分类。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进行了新的科学分类。到了现代,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点,卡尔纳普、邦格、凯德洛夫等对科学分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始和奠基的,20世纪初叶由列宁主义捍卫和开拓的,20世纪前中期由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的,1978年以来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丰富、发展和创新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160年的发展史,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中期恩格斯在批判旧科学观的基础上,总结了近代以前的科学史与科学观演变过程,概括了近代科学的总体水平、基本特点及其与社会各领域的多方面关系,鸟瞰了未来科学的发展趋势,阐述了科学观的一系列基本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观这个理论领域.20世纪科学事业和国际主流科学观念的发展雄辩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合理性与前瞻性.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期与 2 0世纪初的科学革命的关系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指导自然科学研究跨越“物理学危机”所造成的认识论障碍具有实际意义 ;另一方面 ,科学革命也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挑战。 2 0世纪初的科学革命告诉我们 ,自然科学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哲学 ,必须在正确的哲学指导下才能健康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从不断进化发展的科学中吸取养料 ,坚持与时俱进 ,才能保持其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