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人文教育作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处于困境之中.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人文教育理论创新滞后,高等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和产业化因素,以及人文教育被科学范式化等.本文提出加强大学人文教育的新思路:更新大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在道德教育中培植人文精神,在科学教育中输导人文精神,在审美教育中培养健全人格,并着力营造适合人文精神发展的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2.
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及对力学专业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 ,认为 2 1世纪大学教育应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为主导思想 ,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培养应以专业教育为主战场 ,熏陶学生的个性与道德修养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并对国内外一流力学专业的培养方向、专业名称、课程设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大学精神作为一种独特的气质,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对大学行为进行约束和体现的价值及其规范体系。大学精神所包括的诸如自由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批判精神、独立精神和创新精神等诸多相互联系的方面。而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之所在。是构成大学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大学精神推动了大学的人文教育,大学的人文教育弘扬了大学精神,而人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正是高校历史教学的主旨。  相似文献   

4.
探究了人文教育对大学文化品位建设的影响,分析了现代大学文化中由于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的缺失带来的问题以及人文教育在大学文化品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加强人文教育、弘扬人文精神、建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教育融合机制、推动大学文化品位建设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5.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高校可以融通的关键是如何总结已经取得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如何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通这个系统工程中寻找一个提升的切入口。这个提升的切入口在专业教育,只有在专业教育中充分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通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6.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 ,人文教育作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处于困境之中。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人文教育理论创新滞后 ,高等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和产业化因素 ,以及人文教育被科学范式化等。本文提出加强大学人文教育的新思路 :更新大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在道德教育中培植人文精神 ,在科学教育中输导人文精神 ,在审美教育中培养健全人格 ,并着力营造适合人文精神发展的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7.
时代精神与大学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的存在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影响最深远的文化 ,大学理念就是大学的精神 ,是引导学生的灵魂。独立和创新是大学理念的恒常追求。在大学理念的实践展开中 ,应切实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在全球化背景下 ,大学教育应该自觉适应时代要求 ,重建大学的人文精神。中国今天的大学教育 ,必须把现代人格的塑造作为首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大学教育不可忽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化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成果,是道德的底蕴和依托,是人对自身的反思与价值的思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的核心内容,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学科教育、社会实践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起了重要作用。由于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倾向,致使我国当代大学生存在缺乏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现象。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一是要加大人文课比例;二是促进“两课”与其他人文课程的互相渗透;三是开展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9.
工程专业教育视野内人文精神特质的发掘及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并不存在二律背反的关系,工程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技能中同样含有丰富的价值理性,同样是培养工科大学生学生人文精神的载体。在工程专业教育视野内进行人文精神特质的发掘,培养学生形成与工程师职业相契合的工程人文精神,对于提高当前工科类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完善工程教育的理念和模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进行以上理性思考的同时,还进行了相关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具有基础的地位。人文教育不只是入文知识的传授,其实质是人文精神的塑造,因而人文教育寓于科学教育、道德教育、艺术教育之中。针对当代大学教育及大学生的特点,探索了当代大学人文教育的思路:重建大学教育理念、改革专业设置、改革教育方式、加强情感教育和给大学生以精神空间。  相似文献   

11.
努力拓宽高校理工科学生人文教育的新视野,加强对理工科学生的人文教育,既是时代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本文通过对理工科学生人文教育迫切性的认识,结合实际,以与时俱进的思想,提出了加强理工科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开展正确的人文科学研究,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否则将会产生错误的形而上学倾向,如在性质与特点方面,把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与人文科学本身进行简单等同;在思维方式与话语体系方面,把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进行机械的对立;在研究径路方面,把抽象的理论理性与具体的社会实践进行粗暴的割裂.如是,不仅导致人文科学基础理论的自我消解,而且削弱甚至否定人文科学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医学教育体制、经济体制等原因,我国医学人文精神的实践水准较低。医学人文的现状急需医学人文教育的支持。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医学目的的必要条件。通过医学人文教育,可使医学人文内在化。  相似文献   

14.
从大学语文的定位及其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两大方面,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大学语文在高校的人文教育中的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把传授语文知识和培养人文素养相结合,深化教材、教学手段、考试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就能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人文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人文教学既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本课程自身发展的需要。有效开展人文教学应从以人文性知识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 ,准确把握基础理论中人文知识的描述 ,案例选择的人性化 ,利用人文知识的渗透培养学生创新及沟通能力 ,教师人格力量的运用等几个方面切入 ,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非文科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应首先从教育理念上进行检讨,确立把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以及自然科学课程中所潜在的人文内涵纳入视野的“大人文观”,把人文知识的内化与人文素质外化视为统一的教育过程,把非文科类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以及提升受教育者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素质和能力作为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7.
社会学兼具科学与人文双重属性,但国内社会学理论研究相当程度地存在着重视科学功能而忽视人文功能的倾向。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迫切需要挖掘社会学理论的人文功能。基于社会化理论与传统修身理论的融合性,中国传统社会理论的借鉴与导入,可以有力地推动中国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既能够开拓人文教育的资源、视野与途径,强化社会学理论的人文功能,也可以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更新,强化学科自身的思想内涵,促进社会学科学功能的实现。肇基于此,有可能构建融合"知识之学"与"智慧之学",协调"生态之学"与"心态之学"的社会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时代大学发展中的实践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时代,大学在实践过程中要面对许多棘手的两难问题,如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冲突,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对立,以及学术自由的空间日益紧缩等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大学体育和价值取向、教育目的与培养方式、知识的价值、研究方式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由于应试教育长期的存在,在中学进行人文教育是一项很困难的事情。要想切实有效地贯彻实施,就要求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论做指导,确立、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并时刻坚守。因而,坚守正确的教育理念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事情,是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探讨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与人文关怀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有效途径,但不可回避的是教师与学生在空间上永久准分离状态的存在、现代社会快节奏和知识更新加快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以及开放教育中教师如何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适应全新的教育模式等问题,因此必须以人文精神全面关注学生、并将人文关怀落实到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环节之中,使其有效地弥补网络环境下开放教育的种种局限,才能使开放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