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永年 《领导文萃》2014,(21):34-36
<正>美国要保护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和战略利益,就要更多地关注亚洲,这完全可以理解。但美国所宣布的"重返亚洲"显然并不是这样简单。真正的挑战来自美国自身的衰落从战略上说,这次"重返亚洲"很显然是针对中国的。当然,这也不是冷战之后美国要"重返亚洲"的第一次。在小布什任总统期间,美国外交在新保守主义的主导下,也曾经赤裸裸地把中国作为"敌人",试图通过亚洲"小北约"来围堵中国的崛起。不过,那次"重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重返亚洲"急剧地改变着亚洲国家间的关系。无论是中美两国关系,还是中美两国各自和亚洲各国的关系,都呈现出一种要陷入国际关系史上所说的"修昔底德陷阱"的趋势,即中美两国之间的恶性战略竞争。这个悲剧注定不可避免吗?也不见得。美国"重返亚洲",改变了一些和中国有主权利益纠纷的亚洲国家对美国的期望值,使得这些国家和中国的关系遽然恶化,或大或小的冲突似乎变  相似文献   

3.
罗援 《领导文萃》2012,(21):47-48
我们都说南海处于"多事之秋",那么"南中国海之冬"这股寒流从何而来呢?我认为还是美国重返亚太带来的。目前对于美国重返亚太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美国是为了凸显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并非针对中国。二是认为美国就是为了包围中国、制衡中国。我个人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论美国是否有能力包围中国,其意图肯定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初,国际政治经济中已有大量迹象表明,一个以美国"重返亚洲"为远因,以中东乱局为导火索,以欧洲为起点的"后全球化时代"很可能在2016年就要开始。全球化时代意味着无论是国际经济秩序还是各国政府的政策范式,都积极促进资本、技术、劳动力等流动。"后全球化时代"则意味着以促进自由贸易为特征的国际经济秩序和各国政府的政策范式向限制这些流动的方向转变。为应对中国的崛起,美国于5年前开始实行"重返亚洲"的  相似文献   

5.
正从很多迹象看,东亚正走上一条通往冲突乃至战争的危险道路。无论是域外大国还是区域内较小国家,大都把中国的崛起视为"威胁"。于是,各方都打着"和平"的大旗来对付中国。美国大张旗鼓地"重返亚洲",说是为了通过"平衡中国"而维持区域和平。日本想通过"国家正常化"来抗衡中国力量,并在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亚洲观"的深层含义,只有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才能真正得到理解。任何一个明眼人都会看出,美国自从"重返亚洲"以来,故伎重演,一直试图采用"以亚洲人来制亚洲人"战术制衡中国的崛起以延续自己在亚洲的主导地位。事实上,美国人也确实有很多抓手可用。亚洲国家之间历史碰撞遗留下来的种种恩恩怨怨,以及当前因中国的迅速崛起而产生的许  相似文献   

7.
岳巍 《领导文萃》2012,(8):7-22
2011年,对于中国的周边地区来说,确是多事之秋,美国高调"重返"与强势"崛起"的中国的正面相撞,南海问题争端激化,美国强化与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的安全关系,以及美国抛出TPP倡议,如此等等,使得人们对于中国周边环境,甚至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局势格外关注。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在美国政府的公开表述中,"战后美日和解""美国民主成功改造日本""美日贡献世界和平"等话语屡见不鲜。对美国而言,日本有着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要回答为何奥巴马容许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为何美国从不太担心日本军国主义复辟,日本突破战后体制对美国外交究竟意味着什么,笔者认为,须先厘清战后美国的两个主义:尼克松主义和威尔逊主义。无论是福  相似文献   

9.
<正>前几年,美国的智库界开了一次讨论会,乔治城大学中国通沈大卫作为主办者提出,目前的亚洲已在兴起,亚洲的秩序对美国的利益至为重要。若亚洲成为中国的势力范围,对美国极为不利;若亚洲的各国自行其是,则亚洲很难有一个稳定的秩序。他认为,"中美共管亚洲"未尝不是可以考虑的好选择。但台湾问题乃是"中美共管亚洲"的最大障碍,只要美国继续支持台湾,阻挠中国的统一,北京就不可能信任美国,也不可能接受"中美共管  相似文献   

10.
雷墨 《领导文萃》2014,(24):109-112
正奥巴马的外交滑铁卢奥巴马2009年上台之初,雄心勃勃地提出要"重启"美俄关系,但乌克兰危机让美俄关系跌入后冷战时代的谷底。从目前情况看,真正能"重启"美俄关系的只会是奥巴马的继任者,如果后者愿意的话。重返亚太是奥巴马政府的主打"外交产品",但各种主客观原因正在使其变成烂尾工程。5月28日在西点军校有关美国外交的演讲中,奥巴马甚至没有提及重返亚太或亚太再平衡。奥巴马亚太战略的核心是对华战略,但在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中,给予美国对华外交正  相似文献   

11.
面对中国迅速崛起,美国假借重返亚洲之名,厉行决战亚洲之实.它先是把军事重心由柏林移至关岛,竭力拼凑美日韩澳"亚太版北约",接着又拉拢越南和菲律宾,将南海变成东海之后又一冲突热点,继而另搞一套"亚太经济合作协定",妄图从经济上挖空中国墙角,左手政治军事战,右手经济金融战,重拳不断,狠招频出,紧锣密鼓,其战略用心之险恶,其战术组合之机巧,均堪称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2.
罗援 《领导文萃》2012,(17):25-27
我们都说南海处于"多事之秋",那么"南中国海之冬"这股寒流从何而来呢?我认为还是美国重返亚太带来的。我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部署做了一个归纳,简称为"五三二一战略布局"。"五"是指五大军事同盟。即美日、美韩、美菲、美泰、美澳。同时美国还有五大军事基地,首先是东北亚基地群,主要控制宗谷、津轻、对马三个海峡,封住中国北部门户;二是东南亚基地群,它主要控制马六甲海峡,封住中国南部门户;三是关岛基地群,它好比美国回缩的两个拳头,随时准备出击;四是澳新基地群,这一基地群尽管驻军有限,但作为美国信息战的中枢基地和  相似文献   

13.
徐向阳 《经营管理者》2009,(21):237-237
日本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国家,作为经济大国,日本试图改变政治侏儒的国际形象,追求所谓的"政治大国"或者说"普通国家"的目标。然而日本的现行宪法的规定被认为束缚了日本成为"政治大国"。日本近些年来的诸多动作,比如《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的通过,9.11之后的"反恐法案"等,其目的都是试图突破和平宪法的有关规定,最终实现修宪的目的,然而真正要达到修宪的目的又受到国内国际诸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日本、美国等到外界纷纷提出人民币要升值,甚至重提类似1985年的"广场协议",使人民币汇率面临升值的压力。本文认为,虽人民币汇率有一定升值压力,但未必像外界所认为的那样严重,在短期仍要保持稳定的汇率。  相似文献   

15.
赵杰 《领导文萃》2011,(6):23-26
“分析近期以来的一系列事件,可以发现美国重返亚洲的动作具有了一定的连贯性,更具体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向《中国新闻周刊》如此表示。  相似文献   

16.
"337调查"得名于1930年美国关税法第337节,是指美国针对进口贸易中不公平的竞争实践,主要是对知识产权侵害采取的一种措施,是美国企业阻止竞争对手进入美国市场的一种保护手段.如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日本,80~90年代的中国台湾和香港以及新加坡等亚洲新兴市场,都曾由于对美国贸易的迅速增长而逐渐引起美国限制进口并遭受保护知识产权反击的"337调查".  相似文献   

17.
《领导文萃》2012,(7):46-50
步步为营紧逼中国2011年11月中旬,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国务卿希拉里几乎同时到访亚洲。对此,美国《洛杉矶时报》称,奥巴马亚太之行的几乎每一站都发出了直接针对中国的信息。日本《东京新闻》认为,美国正谋划与中国展开主导权之争。  相似文献   

18.
许剑冬 《经营管理者》2009,(22):234-234
新上台的日本民主党政府推出以亚洲为核心的外交政策以及东亚共同体构想,动摇了战后以"日美基轴"为核心的日本外交。因反恐战争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美国的影响力空前削弱,日本适时提出对日美关系的重新审视显得顺理成章。日本近期对外政策的一系列变动,给日美关系带来了变数。  相似文献   

19.
章迪禹 《领导文萃》2012,(16):122-125
制衡不仅仅是大国逐鹿天下的工具,也经常成为弱小国家谋生的手段。不知从何时开始,"制衡"成了时政新闻的流行词汇。"美国重返亚太就是为了制衡中国"、"菲律宾在黄岩岛的所作所为是  相似文献   

20.
<正>只要中国能适度抑制"受害者"心态,在制度、理念方面向真正的"积极有为"迈进,并在尽量避免与美国正面冲撞的情况下构建本地区安全保障机制,实现权势和平转移的可能性始终是存在的。"弱者战略"利与弊距今17年前,美国的中国问题学者罗伯特·罗斯曾经用"安全至上"和"保持机动性"这两项标准来剖析中国的外交政策。罗斯认为,在主要利益尚局限于亚洲范围之际,以"弱者"面貌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