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在我国近代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直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潮,一直阴魂不散,曾出现过三次高潮. 第一次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高潮,发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曾有着伟大的历史功绩,这已被历史所证实.但是,也无可否认,在新文化运动中,采取了新文化与传统文化完全对立的态度,在批判封建礼教的同时,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1929年.胡适为《基督教年鉴》写的《中国今日的文化冲突》一文中,反映和代表了这一思潮的观念.在文中首次使用了“全盘西化”这个提法,他认为:“我们必须承认我国情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他说:“我们  相似文献   

2.
周保巍 《浙江学刊》2007,2(3):70-77
建立在“普适价值”基础上的“文明”诉求是苏格兰启蒙运动所展现的民族主义的核心内核。正是在以“进步”理念为核心的“推测史”框架内,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以“历史叙事”为手段,通过把苏格兰的传统和历史标识为“野蛮的”,把“英格兰”的传统和历史标识为“文明的”,从而得以在彻底颠覆“苏格兰性”的基础上确立起对“英格兰性和不列颠性”的认同。正是在“民族认同”实现新、旧转换这一特定历史时刻,苏格兰启蒙运动方得以展开。  相似文献   

3.
程长宁 《唐都学刊》2006,22(6):143-146
中国戏曲艺术60多年来的改革发展,是无产阶级对戏曲艺术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其改革发展深受毛泽东“推陈出新”文艺思想的影响。在文化艺术方面,毛泽东“以苏为鉴”,提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是一种彻底的辩证法思想。“推陈出新”既包含着客观普遍性、历史的具体真实性,又包含着生动直观性,把民族历史与民族传统的哲学、美学相统一了起来。今天,我们仍要不断地赋予中国戏曲艺术以现代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胡适思想三题李翔海一、全盘西化与实用主义胡适究竟在什么意义上赞成中国文化走“全盘西化”的道路?这是一个让人感到不无疑惑的问题。一方面,他明确申言“我是赞成全盘西化的”,但他同时又声称,这只不过是“取其上者得其中”。与此相应,即使到了晚年,他也依然不忘...  相似文献   

5.
黄红生 《探求》2000,(5):27-29
二百年前的中国,维护传统的惯性排斥了现代化。鸦片战争之后,借炮舰输入的西学不断冲击传统的中学。中学与西学的较量,演绎出“中体中用”、“中体西用”、“全盘西化”、“西体中用”等一系列现代化思想。深入地研究这些思想的逻辑演变,不仅可以为现代化研究提供启示,而且可以理性地理解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当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合理性。 一、现代化思想的历史嬗变 以农为本的传统中国,囿于一家一户的自然生产形式,致使生产技术和经验的传授局限于家庭中的子承父业。这种传子不传女的狭隘技术传播方式一方面助长了长幼之序、男尊女…  相似文献   

6.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历史。与此同时,中国人民也开始了寻求真理、寻找救国道路的艰辛曲折历程。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的半个世纪里,伴随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西学东渐规模的逐步扩大,围绕着“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历史主题,中国涌现出一大批探索救国道路的先进知识分子。在他们中间,有舞文弄墨的文人学者,有投资近代工商业、惨淡经营的民族资本家,有饱读诗书、通过科举正途而跻身于朝士行列的政府官员、驻外使节,也有厕身于…  相似文献   

7.
世界各国人民总是力图把人类政治文明的共性与本国的民族特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选择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勇于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基本要义是:创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政治文明制度模式,致力于建设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制度核心的民主国家,致力于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法治国家,探索“自下而上”与“由内而外”并举的独特的政治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起,中国开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深渊。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下,国家坏到了极点,社会黑暗到了极点,人民痛苦到了极点。“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伟大的中国人民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求得中国的独立和富强,进行了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找救国的道路,在黑暗中进行了艰难、痛苦的摸索。为了“为症下药”,他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9.
关于民盟有没有走过中间道路和如何评价中间道路的问题,目前在史学界尚有争论。有些同志认为民盟没有走过中间道路,并对中间道路采取基本否定的态度。实际上,民盟有没有走过中间道路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倒不如说是历史事实问题,应该让事实来说话。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评价中间道路的历史作用,并从民盟追求中间道路到放弃中间道路,不断进步的历程中,把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特点,从而加深对中国革命特殊性的认识。一、民盟与中间道路一九四一年春,抗日战争进入艰苦的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皖南事变以后,不但对中国共产党实行军事进攻和政治压迫,对其它各党派也加紧实行“消灭异己”的政策。这时,中国人民救国会、农工民主党、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派、中国青年党、国家社会党及一些民主人士为谋共同的生存,  相似文献   

10.
杨剑锋 《社科纵横》2009,24(10):104-106,115
陈三立、陈寅恪父子对严重的民族文化危机有着清醒而又极其痛苦的认识。陈寅恪秉承陈三立以传承、保存中华文化为己任的历史重负,处处维护中华本位的传统文化,对全盘西化之思潮持抵制态度。同时,陈三立的气节也对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著名观点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父子二人共同承担起中国文化“托命人”的历史重担。  相似文献   

11.
道路的选择关系国家兴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如何选择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是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崭新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从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关于现代化的基本理论和观点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理论支撑;从实践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分阶段、有步骤地统筹推进的结果;从价值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而实现了对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功开创,超越了传统现代化模式,创造了人类文明崭新形态,具有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处于什么地位,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究竟起了何种程度的作用?至今世界各国学者有在分歧。国外有些人无视、贬低甚至否定中国抗战对打败日本法西斯所起的重要作用。在一些二战史著作中,有的称中国战争为“被遗忘了的战场”,有的著作断言,如果“中国停止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也不会发生改变”;还有著作把中国坚持抗战到胜利,说成是外国援助的结果。显然这些观点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是对客观历史事实的歪曲。中国抗日战争既为中华民族的存亡而战,同时也为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而战,它是…  相似文献   

13.
孙宜芳 《探求》2024,(1):21-30
习近平关于“赶考”重要论述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治基因、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学说的理论支撑、中国共产党人的“赶考”情结、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逻辑基础上生成的,蕴含着“赶考”远未结束、确保长期执政、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内涵,走好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由之路、坚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路径,以及坚定的历史自信、团结奋斗、守正创新、彻底的革命精神的实践品格,为中国共产党在“赶考”路上不断创造新的更大成就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关键指引。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是一个一心为国、立志改革、从爱国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光辉典范。在纪念周恩来诞辰95周年之际,我们学习周恩来、宣传周恩来,认真研讨周恩来从爱国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成长道路,对于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传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别是对于培育肩负新的历史重任的一代青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 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出生在江苏淮安县。12岁时,他随伯父到辽东,1913年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小学毕业,进入天津南开学校。他的童年少年时代,是中国社会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也是中国人民及其先进分子英勇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及其走狗——清朝政府,把中国社会推向前进的革命变革时代。民族危亡,山河破碎的严酷现实,中国仁人志士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使周恩来幼小的心灵中,就滋长着爱国主义的思想萌芽。在东关模范学校里,有一次,魏校长向学生提出一个“读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攻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一九八五年八月一日)中指出,在大学“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使学生了解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是怎样根据历史发展的必然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也就是说,把原来的中共党史课改为中国革命史课.  相似文献   

16.
王静 《南亚研究》2022,(4):114-128+157-158
在美国国际开发署、和平队等传统援助相继遭遇“援助无效”和“彻底失败”等指摘之后,2002年“千年挑战计划”的推出一度为美国对外援助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然而,站在受援国立场,美国的国际主义动机更多被解读为“现代帝国主义工具”、“大国诱饵”以及“政治陷阱”。发展中国家对“千年挑战计划”20年的接受史几乎也是一部拒绝史,历史上多次发生突然终止、项目退款和中途退出等“重大变化”和“折中”。美国尼泊尔版“千年挑战计划”的本质是美国通过投放“战略诱饵”加强对尼泊尔进行内部控制的战略工具。美国尼泊尔版“千年挑战计划”落地的重要原因和背景在于尼泊尔大会党以及印度教民族主义力量持续不断增长,而尼泊尔的共产主义运动处于理论混乱和力量衰减之中。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哲学思想方面,邓小平理论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其主要特点有如下几方面; 一、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 邓小平同志坚定地站在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上观察国内外的现实生话,反对和排除从概念、原则出发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干扰,撕开各种错误思想的“革命外衣”,正本清源,深刻地揭示了我国所处的特殊的历史阶段,为我们找到了一条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但这一原理曾被无情地颠倒和践踏,给我们的民族带来过灾难。邓小平同志1975年在极端  相似文献   

18.
“特有道路”问题一直是德国史学界过去争论的焦点。该理论形成于 1 9世纪初 ,到一战时达到顶峰。二战后 ,“特有道路”由积极概念转为消极概念 ,被当成是所谓“德国灾祸”的历史温床。战后的几十年中 ,关于“特有道路”的分歧继续存在。自由派从社会结构理论出发 ,论证了结构不稳定和非均衡性发展造成“德国灾祸”的逻辑过程。而保守派则在历史主义史学传统的基础上 ,吸收了自由派的某些合理因素 ,否定“特有道路”与“德国灾祸”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9.
<正>“自中外通市以来,肇衅之端,半由教案而起”。因此,教案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到1900年义和团运动,长达半个多世纪,教案连年不断,波澜壮阔的反教会斗争此伏彼起,成为整个近代中国历史上极为广泛的、争取民族独立的群众性运动和重要的历史事件。近代中国教案的特点是:第一,持续的时间长。自鸦片战争后,直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反洋教的斗争从未终止过;第二,广泛的群众性。教案引起了当时中国社会所有阶级、阶层的关注;第三,波及的地域广。几乎波及全国各省以及一些穷乡辟壤和编远的地区;第四,教案的次数多。“从鸦片战争到义和团运动期间,由于传教士引起的大小教案共达四百余起”;第五,涉及到世界许多国家。教案的发生,直接涉及到当时世界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法、英、美、德、日、俄等国。由于教案的这些特点,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也就构成了一个既是社会的,也是外交上的重大问题。因而,“教案”或称“反洋教斗争”无论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是在世界近代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代中国教案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反洋教运动,在近代中国历史上,也是起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和有着深远影响的。然而,多年来,我国学术界涉足这一领域,系统研究的却是寥若晨星;对它进行探讨的广度和深度,更是远为不够的。近几年,史学界对教案的研究和探讨,开始逐渐受到重视,有的地区还成立了专门的教案史研究会,并且开展了一些学术讨论活动,有的研究部门出版了关于近代中国教案的专史。1987年9月,由中国义和团学会等单位,专门组织召开了“十九世纪中国教案——义和团学术讨论会”。这一新的开端,将为今后深入开展近代中国教案史的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关于当前教案史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不断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90年历史始终遵循的一条主线.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拉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幕.在实践层面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复兴道路.在理论层面上,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不断创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活力之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