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2003,(15):56-56
日常生活中,不少消费者购物时往往只注重商品本身的质量、品牌、样式和价格,却疏于索要发票,即使要了发票,对内容认真审核者也寥寥无几。另外,一些不法商家出于偷税、漏税等动机,借故不开发票,或以其他单据代替正规发票,有的即使在消费者的要求下开了发票,也不详细填写商品型号、产地等具体内容。其结果,得便宜的是商家,吃亏的则是消费者。  相似文献   

2.
1998年以来,中国经济毫无疑问发生了较大变化.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供不应求变为供大于求。当前市场上的商品销售出现两种现象:一是价格昂贵,消费者买不起,例如商品房,只能积压和滞销。二是东西太便宜,29英寸的电视只卖二、三千元,一台早先一两千元的微波炉降价至七八百元,简直是亏本廉价销售。这两种现象对厂家商家和消费者都不利。那么为什么出现这两种现象呢?从深处分析,都与“拔高经济”有关。  相似文献   

3.
成长的印记     
程玮德  Cindy图 《可乐》2011,(7):76-76
德国有一个咖啡连锁店,咖啡卖得便宜,还卖各种物美价廉的生活用品。我是这个连锁店忠诚的客户。一天,儿子跟我说,不许再买这个牌子的咖啡,我觉得很奇怪。说起来,儿子和这个家族的孩子还是同学。开家长会时,妈妈们见了面,也都是客客气气的。  相似文献   

4.
邻居     
县工商局刘局长生气地对着哭哭啼啼的外甥问:“什么?他挂‘老党员米店’的牌子?这种牌子也可以乱挂吗?”“可不是么,他这牌子一挂,外地车一停,就进他店里买米去了,我那店里已10天没卖一袋米了。”局长外甥二癞子说。“你回去吧。”局长对外甥  相似文献   

5.
买情绪     
星期天,我在大街上溜达。突然我发现,一家新开的药店后面排起了长龙,而且还竖了块牌子:专门出售情绪。什么什么?情绪也可以卖?好奇心驱使着我,一定要去看个究竟!  相似文献   

6.
子凡 《社区》2005,(3):50-51
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新一轮的消费热潮又开始了。瞄准了消费者口袋的商家自然也不甘落后,各种促销活动层出不穷,花样百出。而广大的消费者在这时更需要擦亮眼睛,认清可能存在的消费陷阱,以免受骗上当,影响了过节的“好心情”。满一百,到底返了多少?如今的百货零售业竞争可谓是空前激烈,什么消费返点、会员卡、限时抢购、而其中“购物返券”最受商家青睐,也最让消费者摸不着头脑,“挨宰于无形”。参加过多次“商场购物战”的陈小姐说,购物返券就像个连环套。往往在犹豫是否买某样东西时,想到能返还那么多券,就觉得很合算,可券到手后,却常常发…  相似文献   

7.
近来人们谈论得最多的经济问题是使企业(包括工商企业)陷于困境的“市场疲软”问题。市场上很多种牌子的商品找不到销路,除了产业结构和商品结构不合理外,还有一个必须引起人们重视的原因是,生产这些产品的厂家和一些商店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企业要从困境中走出来,就必须尊重和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要保障消费者权益,买卖双方都必须弄明白消费者有哪些权益以及这些权益受到了哪些侵犯和怎样保障消费者权益。 一、消费者的权益及常见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消费者的权益从时间顺序看,表现为准备购买阶段、购买阶段和消费阶段所享有的权益。 第一,消费者享有获得真实的商品信息的权利,有权要求管理部门惩处经营者的欺骗宣传。在消费者已  相似文献   

8.
如果商家想要主推一批600元的连衣裙,最好的办法是什么?一位资深经理曾一针见血地说:在这条连衣裙旁边放一条标价为1800元的相近款式连衣裙.两者价格一对比,顾客纷纷埋单,屡试不爽. “便宜至上”的价格取向从来都是顾客的“心头好”,如果连衣裙本身不便宜怎么办?那就创造出便宜的感觉来.“感官逻辑”的营销顾问丹·希尔曾说过,成功的商店利用高价物品来创造“混合着愤怒与幸福的复杂感受”.  相似文献   

9.
肖汇 《社区》2009,(15):16-17
目前,大规模的促销活动已成商家经营常态,他们为了达到销售目的,使出了各种花样手段,其中不乏“买一赠一”、“积分消费赠商品”、买女装送饰品、买童装送玩具等促销手法。许多消费者觉得有利可图,也就纷纷慷慨解囊。但是,消费者在积极消费的同时,可能都不会注意到赠品的“身世”,一些“三无”产品、已过保质期的产品就这样通过合法的途径走入了千家万户。以下是有关媒体对各地商家赠品的调查,揭开了一些赠品的“身世”。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与作文》2007,(2):34-40
行文前打个比方,暂且A是消费者,B是假冒伪劣商品,结果A买了B,在B商家热心周到的售后服务掩盖下,A用后竞浑然不知,更像小品《卖拐》里的范伟一样,拄着拐,还一步一回头地说着“谢谢啊”。  相似文献   

11.
15年前,一个名叫沈建华的浙江小伙子来到上海淘金,几年时间里,他先后撑过船、刷过漆、还帮人卖过建材,可是却始终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为了节约开支,沈建华每天都要去菜场买菜,久而久之,他发现了一个让人很难觉察到的现象:菜摊上的豆腐并不长期固定着某一个或几个品牌,似乎总是有许多新品牌诞生,但似乎又没有一个品牌能做长。沈建华问菜摊老板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位菜摊老板告诉他说,虽然是一个大上海,但是没有什么人愿意做豆腐卖,因为豆腐太便宜  相似文献   

12.
卖瓜     
瓜甜村有一个吝(lìn)啬(sè)鬼,专爱占别人的便宜。很多人都讨厌他。有一天,吝啬鬼路过一个西瓜摊,卖瓜的见吝啬鬼来了,有意要整他一下。于是高喊:“卖瓜喽(lou),大西瓜,甜得舍不得卖!”叫喊声一下子就吸引了许多人。吝啬鬼也挤到摊(tān)位前,挑来拣去,最后,挑了两只最大的西  相似文献   

13.
吝啬鬼买马     
从前,有个大财主,既狠毒又吝啬。他家的长工不管买什么用具,他都嫌贵,轻则骂,重则打,吓得长工们一听买东西,心里就发慌。这一年春耕前,财主家想添置几匹马。财主想,买这么一批牲口得花不少钱,一定要自己去。这一天,他起了个大早赶到集市,在人群中钻来钻去,东张西望好半天,没买到既便宜又好使的马。忽然,有个人赶着几匹高头大马走了过来,财主欣喜若狂地上前问“:多少钱一匹?”“第一匹卖10元钱。”卖主干脆利索地说。“什么,你说什么?一匹马只卖10元?”财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个劲地追问,因为当时的马一匹至少要卖200元呢。卖主依然干…  相似文献   

14.
消费者信任对于online to offline(O2O)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从消费者、商家及产品、O2O网站平台及交易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O2O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的主要因素;然后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分析建立了O2O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测度模型,并采集数据对消费者信任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分析表明,目前消费者对O2O电子商务的总体信任度水平偏低。该研究模型和量化测度结果可为商家在O2O电子商务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5.
《社区》2007,(16)
商家惯用什么手段"忽悠"消费者?"概念误导"、"虚设原价"、"虚假促销""服务缩水"、"特价诱饵"等5大常用手段,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节日期间购买家电产品时一定注意防避。  相似文献   

16.
运用韩礼德关于功能语法的观点分析了广告英语中实现人际意义的三种手段:语气、人称和情态。分析发现,这几种方式以其特有的功能在维护商家利益、拉近商家与消费者距离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常世强 《社区》2011,(27):38-39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因此,一些商家便打着养生保健的旗号大肆进行商品宣传推广就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枕头来说也是如此,什么茶叶枕、菊花枕、夏凉枕、磁疗枕、药包枕等,本来功能简单的枕头,也具备了抗风湿、降血压、安胎、美容等养生保健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疯狂的头盔     
正"这头盔怎么卖啊?""50元一个,剩下就200多个,没货了。""太贵了,昨天都还才30一个呢。""没办法,你看淘宝上这个牌子都120、130一个了,现在每分钟一个价,昨天批发还才26元呢,我巴不得昨天没卖掉的再囤几天,你看这边工业区大大小小的车,全是来找货的。"在国内最大的头盔生产基地之一——乐清市城东街道新塘工业区,大大小小的面包车、货车络绎不绝,这样类似的"疯  相似文献   

19.
你知道吗     
《社区》2008,(20)
赠品质量有问题商家照样有责商场赠品出了问题,商家要负责吗?消协解释:赠品质量有问题,商家照样有更换、修理的责任。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提供的奖品(包括因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  相似文献   

20.
运用韩礼德关于功能语法的观点分析了广告英语中实现人际意义的三种手段:语气、人称和情态。分析发现,这几种方式以其特有的功能在维护商家利益、拉近商家与消费者距离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