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农民增收、消除我国二元结构、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虽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已取得很大的成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还很艰巨,要完成这一任务,要抓住主要矛盾,统筹城乡就业,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加大对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加快现代高效农业和二、三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2.
东营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形势受主客观多方面因素影响,面临多种困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源型城市,东营市各级政府必须紧紧抓住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通过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发展中小企业、推进城市化进程、发展产业集群、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做好权益保障工作等多种措施促进就业,以实现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的最终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 ,对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产生了“挤出效应”,成为导致当前我国就业压力严重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说 ,加快以扩大就业为前提的城市化进程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为此 ,应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 ;尽快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放宽农民就业限制 ;适当加快吸纳劳动人口较多的中等城市的发展 ;大力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 ,努力增加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运用国外有关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化、发展乡镇企业、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素质等途径来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有效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 ,成功实现有效转移和持续发展的根本。当前转移培训已在剩余劳动力中逐渐开展并日趋受到重视 ,但也存在培训体制不顺、统筹协调不力 ,培训工作开展不平衡 ,培训条件和质量普遍较差等问题 ,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关键在于做好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培训基地、启动培训需求、提高培训质量等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目前我国农村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原因,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巨大,任何单一途径都不能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借鉴刘易斯与托达罗两个不同的劳动力转移理论,我国梯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选择是扩张大中城市就业容量,促进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扩张小城镇就业容量,促进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依托扩张农业内部就业容量,促进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影响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有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劳动力市场发育缓慢、城镇化发展滞后,等等.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相似文献   

9.
实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程.云南经济要发展,农村是关键;农村经济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又是核心.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和西部大开发的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将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增长,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实现农村小康的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心环节是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论文结合阜阳等欠发达地区实际,全面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照工业化发展的逻辑 ,农民大规模地工人化应在失业人口显现之前完成 ,然而由于中国的特殊性 ,农民工人化过程与失业显现同时出现 ,给中国现代化发展与社会稳定带来了挑战 ,也使问题的解决变得尤为困难。那么 ,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特定情况下 ,只有通过政府、社会以及农民自身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才能切实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文章在回顾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的基础上 ,对中国农村劳动力现状做了分析 ,并就现实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 ,就需要制定引导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战略 ,多方寻求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努力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 ,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 ,营造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制度环境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13.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需要制定引导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战略,多方寻求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努力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营造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制度环境,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本文从黑龙江省劳动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出发,进而分析其制约因素,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改进计算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劳均耕地法,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了估算。进而运用城乡人口比重预测法对我国未来2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未来20年内我国大概需要向城市转移3至4亿的农村劳动力,每年要转移1 800万左右。但目前我国所提供的就业岗位远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就业的需求,因此,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就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制度、经济、农业生产力水平、劳动力素质、劳动力供求失衡及情感等因素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广大农村纵深发展吸收和以城市化(尤其是大城市化)为重要转移方向,扩大国际劳务输出,全面合理规划,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一个农业大州,农村劳动力中富余劳动力约占40%,人地矛盾比较突出。怎样通过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来消化如此规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不仅关系到全州290多万农民的命运,更关系到是否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04年以来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已在大理州全面展开,但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当前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主渠道存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力的主渠道,不仅应以实现就业转移为主要目标,还应担负转移50%以上剩余流量。城镇化目前不具有这样的功能,故不是现时的主渠道。我国农业的现实仍相当落后。在农业和城镇化的关系上,要坚持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观,把求真务实的着力点首先放在目前的求农业自强之真,务农民富裕之实,达农村小康之的上,而不是操之过急地去谋求虽也关乎"三农",但其成败终究要取决于农业发展的城镇化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