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马克思有句名言:“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8页)对此,有些论者在理解上往往只注意到“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句,而忽视了马克思所强调的“在其现实性上”这一重要规定,因而导致了脱离人的实践活动静止地看待人的本质、人性的现象,从而也就无法正确说明人的本质、人性的变化发展及其原因。本文试图结合对马克思这个定义的粗浅理解,对这一问题谈点看法。一、人性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性,是人之为人的各种属性的总和,它包含着丰富而又具体的内容。人的本质,就其与人性的关系方面来看,它是对人性的概括与抽象。这是我们对马克思给人的本质所下的定  相似文献   

2.
论人的虚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甄武 《东岳论丛》2007,(5):141-145
人性是人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并与动物相互区别开来的那些属性。人性是具体的,是一个不断面向未来生成开放的体系。数字化革命催生出虚拟实践,致使人的虚拟性得以充分彰显,成为人性中最耀眼的部分。虚拟性是指人所普遍具有的在超越现实的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它从超越现实性的角度表现人的本质。人是虚拟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存在物。虚拟性和现实性构成了人性的两极,缺少哪一极,都不是完整的人。从两极的角度看人性,不仅开启了人们对人性问题研究的新视阈,而且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邢玉红 《理论界》2007,42(2):26-27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新视点。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必须确立历史与价值相统一的思想方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理解不能脱离马克思人学理论框架。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本质和人性的全面展开,主要包括: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和潜能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劳动的属人性与非属人性是指劳动内在地包含着相互冲突、相互削减的两极力量。具体来讲,劳动既有促进人以人的方式存在的一面,也有将人变成以非人的方式存在的一面,是属人性与非属人性的并存和统一体。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劳动是人的感性的对象性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人的本质。这使得在劳动过程中劳动的属人性得到展现。但同时,劳动的非属人性也会在劳动中展现出来。于是,劳动的属人性和非属人性之间就会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矛盾运动关系。二者之间的矛盾运动形成一种推动人朝着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劳动中秉持劳动精神,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劳动创造力,超越物性和动物性,消解非属人性,以人的方式存在,获得属人的幸福。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一段话:“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著名论断,到处笼统地引用。在引用时,还常常被理解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或者:“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由此而推出:阶级社会中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阶级关系,因此,没有人类共性,人的本质、人性等于阶级性。这,似乎成了我国学术界的一种传统看法。从过去发表的许多文章看来,如何正确地理解上述马克思的这段话,是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关键。为此,本文试图探讨一下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真谛。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中,人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物,而是基于自身生命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所从事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生成的历史存在物。人正是由于在自身需要的驱使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里和所从事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获得人之为人的真正本质,成为具体的、历史的人。这样,马克思就从具体人性的视角规定了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传统人性论思想的特点与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人性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社会性、道德性与乐观性等方面,即社会关系性的人性本质理论,道德性的人性特质规定,人性善的乐观性信念。它们对中国文化与社会治理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社会关系性的人的本质理论导致了社会本位、整体主义的文化价值趋向。第二,德性主义的人性论使中国文化成为一种道德本位的德性主义文化。第三,乐观性的人性论信仰,使文化与社会控制仅有劝善激励机制而缺乏防恶约束机制,因而容易形成人治而忽视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
《理论界》2015,(11)
"理性"和后天社会性,其中任何一个,都难以从根本上把人类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亦即都难以说明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在于二者的统一。这既是马克思的社会关系说和劳动本质论在逻辑上的必然结论,也是摆脱卡西尔的符号本质论之困境的可选之路。"理性"是指只在人类独特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作为人类创造活动之必要条件的人的一种独特功能。后天社会性是指由人类理性参与所创造并反哺锻炼个体理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文明机制。后天社会性不同于动物的先天社会性。缺少理性,人类社会就与其他动物社会无异;离开人类的后天社会性,个体的理性就无法得到培育锻炼。  相似文献   

9.
也谈人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本质有需要、劳动、社会关系、自由等多方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并依次递进。由人的需要(原初本质)引起人的劳动(动力本质),人们在劳动中结成各种社会关系(核心本质),并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生产劳动去追求自由(目的本质)、获得自由,从而结成严密、完整、不可分割的人的本质的多样性辩证统一体。  相似文献   

10.
网络人性何以存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网络人性的研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网络人性必须坚持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基本观点。网络人性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数字化网络化这种实践活动本身。数字化网络化的虚拟性形成了人性的虚拟性,数字化网络化的广泛性空间、快捷、大容量和隐蔽等特点形成了人性的膨胀性。  相似文献   

11.
王利民 《理论界》2009,(9):77-78
民法作为人法,是关于人的事实,也是关于人性的事实;人性是人的本质,也是社会关系的本质;民法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基本法,人性构成其核心价值,它应当以人性为根据并具有人性的规定性;不论是民法的制定还是民法的适用,都应当有人性的标准,而对民法的遵守则需要有人性满足的根据与理由.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审视人的本质的双重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把人理解为“感性的活动” ,所以 ,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自然在两个维度上伸展开来 :从应然维度看 ,人之为人的根据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它反映人的能动性、超越性 ;从实然维度分析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它与人的受动性和被制约性相一致。如果说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那么这一过程的内在机制就是人的应然本质和实然本质的相互转化 ,彼此趋近 ,直至同一。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劳动是人的本质"以及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劳动的与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两者并不矛盾,劳动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社会关系在劳动中展开,社会关系可以看作是劳动的社会形式,同时人的本质只能在关系中形成,不能从单个人来看,要从对象化的活动中理解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劳动与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两者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4.
胡沫  东建广 《河北学刊》2007,27(1):78-81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生命线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人在个体精神和思想政治素质领域所表现出来的人性,就是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人性在经济学意义上的跃迁,成为人全面发展的欲求,最终成为主体的自我生成能力,达到自我教育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5.
人性与文明     
尽管人是复杂的混合体,但人之所以为人不在于其动物性,而在于人性,即人的本质是人性。文明是人性的产物,它与人性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提升。文明对人有不可避免的压抑作用,文明的压抑作用是人性发展的重要过程。文明与人性在本质上是和谐的。  相似文献   

16.
建筑空间的本质,是从自然环境中限定出来的一个供人从事各种活动的领域,它必须要有有机自然的属性,从而使人、建筑、自然融为一体,使建筑空间环境具备人性。具有深厚文化渊源的徽州,其传统民居村落的选址、空间组合、平面布置、室内装饰等,无不体现了丰富的表情语言。这种语言相解于人的心灵深处并体现出多彩的生活趣味,是人性至理的环境化表现。  相似文献   

17.
制度与人的发展关系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制度形塑人的交往活动,规范人的社会关系,直接赋予人的本质规定和决定人的思想观念。制度建设与创新又需要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和妥协精神,以及提高人们探索和掌握制度创新的规律性,理解和挖掘文化建设的制度内涵的能力。我国社会转型的良性运行将是一个制度创新和人的发展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文学是人学。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建构具体的人性及其灵魂,始终是小说艺术创造的基本问题。“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更确切地说,文学是社会人学,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表现之学。不论是遵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原则,抑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人与自然也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二者在人类社会活动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最终相互生成。当我们讨论生态问题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讨论的是社会属性的人与被人类活动打上了社会关系烙印的第二自然的关系,而不是人类中心主义或非人类中心主义所认为的"自然是人的一部分"或"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外在"主奴式"包含关系。脱离人与自然的内在生成联系以及人与人的现实整体社会关系,孤立而空洞地争论"人的主体优先"和"自然价值至上"的人与自然问题,将永远无法找到妥善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冲突的正确出路。  相似文献   

20.
胡乔木同志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中指出,近几年来,有一些同志在谈论人性问题时,不是遵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从一定的社会关系出发来说明人、人性、人的本质",而是"从抽象的人、人性、人的本质等等出发来说明社会",错误地把"抽象的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笔者拟对"抽象人性论"这种非科学抽象的不正确之处,谈几点不成熟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