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醒世姻缘传》是17世纪中叶用山东方言写成的一部长篇白话小说,该书艺术地再现了明末清初之际山东民俗文化的具体形态,特别是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山东一带在诞生礼俗、婚姻礼俗等方面众多的谐音民俗事象。如以"笊篱"谐音"早离",寓意"早点离开"(死亡);以"羊"谐音"祥",寓意"吉祥"等等。这种谐音民俗以谐音象征的方式隐喻了人们的愿望和诉求,体现出民间对语言的魔力崇拜。  相似文献   

2.
古瓷器饰以吉祥图案兴起于宋代,历经元、明两代,至清代更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它是我国古代先民们源于生活、源于美好愿望创造出来的一种民俗美术形式与陶瓷艺术的完美结合。这种民俗的美术形式常常通过谐音、象征的手法将所寓意的朴素、美好的愿望表达出来,是当时的社会历史、时  相似文献   

3.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民族文化的象征,也是人们精神文化的灵魂.随着西方民俗文化的传入,中国传统民俗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变迁.本文则从中西民俗的差异与对比、中国民俗的变迁与革新等角度对"俗随时变"等论题进行深入地反思.  相似文献   

4.
谐音表义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提示了利用谐音表义形式反映汉民族求吉利、避凶邪、重含蓄、忌直言等文化内涵,分析了谐音表义方式的内部差异,强调谐音在汉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亚军 《阴山学刊》2006,19(4):5-11
中国有悠久的折柳送别传统,对于这一民俗形成缘由解释较为纷繁,一般认为以"柳"谐"留",是谐音现象.从民俗学、文化学角度,依据大量的文献材料,追溯"折柳"民俗的起源,分析折柳送别现象的生成机理与演变脉络,梳理民俗事项与诗歌吟唱的内在联系,足资证明柳民俗蕴涵着树神崇拜、生殖信仰观念.  相似文献   

6.
《蜃楼志》一书对广东民俗进行了大量的描写,生动地表现出广东地区的社会风貌。民俗信仰是一种精神民俗,反映了民众对于神灵的崇拜。在《蜃楼志》中出现了许多关于民俗信仰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关于祖先崇拜、神灵崇拜和占卦看相的描写上。从叙事功能来看,《蜃楼志》中关于民俗信仰的描写,更好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凸显出了人物的形象特点。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来看,《蜃楼志》中的民俗信仰描写反映出了广东文化的特色。通过《蜃楼志》中的民俗信仰描写,广东地区重祭祀、崇鬼神的信仰文化被生动地反映了出来。  相似文献   

7.
谐音现象蕴涵的文化信息--谐音现象的文化解读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谐音修辞现象与我国的文化传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社会文化语言学角度透析谐音现象,我们发现传统的谐音现象蕴涵如下信息汉语是典型的音素-音节语言,方言复杂;而方言谐音也折射出各地丰富多彩的习俗;传统的谐音经常和年节等习俗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趋吉避凶是民族心理;汉民族具有善联想重具象的思维特点和含蓄的性格.改革开放后的谐音现象,除了保留传统谐音用语所蕴涵的信息外,新的谐音用语主要蕴涵了以下信息经济成为我国的工作重心,是人民最关心的问题;人们的性色观念变得更开放更自然,社会更人性化;电脑和网络的出现是科学史的重大进步,也给谐音带来一次革命;国民的思想解放而自由.  相似文献   

8.
白琼烨 《理论界》2006,(1):159-160
本文从言语系统和非言语系统两大方面入手,选取日常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一些事物,对其中所蕴涵的象征民俗义进行比较。旨在揭示各词汇的文化内涵,为跨文化交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区域—民俗中的陕北音乐文化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年版)一书,作者李宝杰以"区域—民俗—音乐"为视角,将音乐文化视为与区域、民俗两个要素无法分割的有机体。只有注重三者间的影响机制,才能对陕北音乐文化的属性、特征、由来、未来走向等作出准确判断。作者借助大量个案考察与样本分析,把握艺术体系中的个案和民俗系统整体之间的关联,发现陕北音乐文化的区域分布特征、文化建构机理及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应重视和做好民俗的保护和研究,组织专家学者或研究人员调查访谈整理取证,论证分辨民俗,找出大庆标志性民俗事象.  相似文献   

11.
人生民俗贯穿了一条血亲之爱的命脉,由它而结构起家族、亲族关系,因它而推衍出血亲伦理及其悲剧,也因它的信仰特质而形成“阴”“阳”互构转换的人生认识与超越机能。文艺对这些民俗文化特质的把握,有助于深刻透视民俗文化的精邃,把握家国同构的象征内涵和血亲伦理悲剧的审美内蕴,增强文艺民俗作品审美批判的力度,并促使作品的叙述手法因象征转换的民俗文化内涵而自然变换,从而构成文艺民俗独特而有力的叙事功能。上篇人生民俗的转换特质以人生礼仪为主、兼及社会民俗和信仰民俗的人生民俗,具有“通过”转换的特质,它为文艺与民俗…  相似文献   

12.
曾经长久兴盛的民俗游戏随着现代生活空间与方式的变化发展,离人们渐行渐远,但是作为一种本元文化,早已成为城市文化中的一个部分,在过去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疏忽了民俗游戏赖以存在的场所,成为民俗游戏日渐衰微的主要原因之一,当今城市社区公园的蓬勃兴起给民俗游戏的再生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就民俗游戏在杜区公园中再生的意义和方式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在民俗游戏与社区文化的结合中提供点滴启示.  相似文献   

13.
走进民俗的象征世界——民俗符号论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着民俗文化的象征体系.民俗符号的基本结构及其各种各样的符号系统,是形成民俗文化传承的要素.因而,探索俗民生活中传送并接收民俗信息的基本规律,便成为当代民俗学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民俗符号的构成入手,着眼于言语系统的民俗符号与非言语系统的民俗符号的两大视野,对民间口头文艺的民俗语言编码特征,神话语言的思维特征,做了民俗符号的阐释.对听觉的、视觉的和其它感觉系统的声响、标志、纹饰、图像、色彩及实物象征等等符号的指符,进行了结构性的解析.初步构筑了当代民俗符号学的底层框架.  相似文献   

14.
民俗,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其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有的极具生命力。本文拟通过对我国中原广大地区几种民俗的历史源渊和流传情况的考察,来探讨古代民俗的流传和影响,以及古俗和今俗的关系。 一 小儿衣物不夜露 小儿衣物不夜露之俗,是一种极为普遍的习俗,我国从北到南广大农村几乎都严格遵守这一习俗,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汉族居住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小孩的衣服、鞋帽、被褥,甚至包括手帕在内,夜里一定要收回,绝对不许露放于室外。虽然从科学和医学的角度  相似文献   

15.
客家是汉族在南方的一个支系,是由唐代安史之乱后南迁汉人与赣闽粤之交的闽越土著和先期迁入该地的武陵蛮经过长期融合而形成的。客家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判定客家的要素是方言、民俗、经济特点和人文性格,从这些方面来观察,南宋时代在汀州确已形成一种特殊的方言和民俗,因而可以判断客家民系形成于南宋,客家民系形成时期的中心舞台在闽西的汀州。客家文化中可以找到很多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因子,如捡骨葬、买水浴尸、女劳男逸、客家山歌等,就是比较明显可溯源于南方少数民族文化渊源的文化事象。  相似文献   

16.
数字语音迷信是一种没有科学依据,依靠联想、心理暗示或附会,崇信或忌讳语音的数字及其组合的社会现象。本文对比分析了汉族与其他民族、其他国家数字语音迷信及其成因的异同,概括了汉族数字语音迷信的特点,阐述了数字语音迷信的传播修辞价值,尤其是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营销价值,指出中外数字语音迷信在奇偶数、具体数字及其含义、运用领域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汉语数字迷信多是谐音数字组合。数字语音迷信具有重要的营销价值。  相似文献   

17.
礼乐是中华传统文明的象征。蒙元征服中原后,既接受礼乐文化,又以其固有的礼俗与之颉颃。元代的汉族知识分子则坚持“循经通变”、“用夏变夷”的原则,以礼乐文化同化异族,进一步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8.
元代汉族、蒙古族、契丹族、女真族、高句丽、渤海、回鹘、党项、畏吾儿等多族共居,文化上各族相互涵化,多元文化并存且共同发展,带来了元代经济、科技、民俗、婚俗、文化、文学等方面的特质,受北方草原文化和西域商业文化的影响,有元一代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时期鲜明的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广告是一种文化现象,广告创意必须在广告环境所处的某一文化语境的背景下进行,必须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因此,深入研究广告创意的文化视界,认识广告创意中的民俗与流行、传统与现代的运用及影响日益成为广告创意的必需。而珍重民俗,呼应流行,秉承传统,链接现代,正是确立崭新的广告创意文化之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益众 《理论界》2009,(8):1-1
长久以来,有关我国满族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满学、民族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学界反复耕耘的一块学术"热土".这块"热土"近来拂过一股清新之风,由辽宁大学江帆教授所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满族生态与民俗文化>一书.以一种不同以往的学术视角,打破了学科疆界,整合了民俗学、人类学、生态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满族共同体与族群原生文化、满族民俗建构的生态性本原、满族的认知与象征系统、满族的民间信仰与精神世界构筑、满族的口承叙事与社会记忆、满族民俗的功能、满族的文化适应与文化变迁等满族文化建构与民族生态进行了多维审视与系统剖析,赋予了满族文化研究这块学术"热土"以新的耕耘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