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于成 《东方论坛》2020,(2):68-77
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的延伸”这一代表媒介生态学关于人与技术关系的命题,突出了技术的能动性/结构作用,可以从四个角度来理解:硬性决定论、软性决定论、控制论和技术现象学。以直面技术本身的现象学,来处理人与媒介的关系问题之技术现象学取径,是一种值得媒介研究者关注的视角。媒介研究需要把媒介本身拉回到媒介研究的中心焦点,以媒介形式、历史性、文化嵌入以及具身等方面作为突破口,撬开“媒介黑盒子”。  相似文献   

2.
手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第五种大众传媒,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手机具有与其他传播媒体不同的特点,手机媒体以其独有的媒介特质对整个传媒产业格局乃至整个世界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本研究从手机媒体的概念、手机媒体文化、手机媒体对社会的影响、手机媒体研究的反思与展望等四个方面对中国国内关于手机媒体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相对客观、系统地梳理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大众传播媒介是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领域,其自身的发展壮大和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媒体管理体制。本文从分析我国现时代的媒介环境入手,即通过对媒体属性和传媒产业功能的界定以及对我国传媒所处的政治、经济和国际环境的分析,指出应从进一步明确政府媒体管理的指导思想、深化媒体管理体制的改革、积极推进政府媒体管理的法制化等三方面积极推进政府媒体管理改革;特别强调在媒体管理体制改革中要进行媒体的内部管理机制改革、调整媒体的规划布局、深化媒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4.
近二十年是中国媒体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也恰好是最早的一批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开启城市历程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传播环境,尤其是城市传播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社会已经开始逐渐成为一个全面媒介化的社会。媒介化社会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不可忽略的时代背景。媒介的全方位延伸深刻地嵌入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日常生活,改变着他们城市适应的过程。媒介的影响力则渗透、延伸至整个过程中,从心理认知、思想观念、生活能力、现代性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对新生代农民工产生全方位的影响,进而改变了其城市适应的方式、状态与进程。  相似文献   

5.
“编辑”和“著作”概念及其辩证关系是编辑学研究的一个基础课题。在对“编辑和“著作”概念及特征进行审视和概括的基础上,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6.
媒介生态位与媒体的生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命个体的生机来自于"生境"中的"生态位",媒体的生机来自于"媒介生态位";"媒介生态位"中的媒介竞争主要表现为"媒介种群"内的媒体对该"媒介种群"的"媒介生态位"各位段的争夺;从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出发,在"媒介生态位"上定位,能够使各媒体之间真正实现错位竞争,并给媒介经营带来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7.
对“媒介融合”的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综述“媒介融合”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MediaConvergence”翻译、“媒介融合”的内涵及其传媒发展现状等方面对其提出了质疑。并对“媒体聚合”表现形式及其现实意义作了简要分析。认为:目前“媒介融合”并不存在,“媒体聚合”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8.
校园媒体既是新闻宣传的工具,又是学生良好的教育载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媒介生态环境的巨大变迁,媒介融合已成为传媒行业的一种发展趋势,并对校园媒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探析了校园媒体在新工具、新技术的影响下,在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功能方面,呈现出"立体化"特质:多种渠道融合传播、全媒体机构的出现、信息源与接收终端多样、内容选择精心定制、实践平台注重育人。这种特征,实际上是一种"工具"或者"技术"进步后,校园媒体实现的自我变迁。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语言识别与解读两个概念延伸到外语教学的实践中 ,通过有关的实验和测验 ,探讨了语言识别与解读能力在语言理解过程中的体现 ,并指出了提高语言理解能力的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英、汉语言中“光”概念隐喻性延伸的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深入考究了英、汉语料中以“光”概念作为源语域的隐喻概念的具体表达及其映射方式,剖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光”概念的隐喻延伸和范畴化过程。发现英、汉两种文化中“光”所隐喻映射的概念范畴是相似的,而这种相似性是基于人类对光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对光的普遍经验与人类普遍的认知及形成概念的能力相结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试论第四媒体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特网的发展孕育了第四媒体(网络媒体)的成长.网络媒体因其独特的优势,使传统媒体面临严峻的挑战,发行下降,广告分流,收入减少.因此,媒体自身要有积极的建设性态势,政策上也应创造一个更有利于其健康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在帝制中国的政治制度背后隐含着两种不同的"公"私"观和制度设计原理,一则肯定君权的绝对性,以是否满足君主个人意志以及皇家利益为"公"私"标准;一则以是否符合儒家式"天理"与"民心"价值观、是否符合较为抽象的国家共同体利益为"公"私"分野.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演变史,可谓两种"公"私"观相互摩擦、渗透的过程.尤其是儒家式"公"私"价值观对专制制度的濡染与重塑,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某种平衡、约束君权的机制,使得专制国家往往能够逸出"私"的原初目标而兼具公共性和自主性.  相似文献   

13.
在可拓集的基础上研究了可拓测度、可拓测度空间上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诗经>作为周王朝通行的乐歌总集,承载着周王朝的基本思想观念.通过对其中"天"、"德"观与宗族亲和观这两组重要观念的探讨可以看出,<诗经>在当时还承担着宣扬西周时代主题和统治意识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随机可拓集的正域、负域、零域及可拓域、稳定域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16.
建构新媒体艺术批评理论,需廓清艺术批评、媒介批评和艺术媒介批评几个重要概念,艺术批评通过阐释、评论和评价艺术品,传递和诠释艺术理念/观念,发掘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史价值。媒介批评就是对媒介及媒介活动进行批评,以评判作为方法,倾向于批判,以诠释作为取向的批评实践方法,对于建构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媒介批评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艺术媒介批评,不仅关注作为艺术表达/传达载体(手段)的艺术媒介,重视媒介在艺术创作中的价值和作用,尤其是艺术媒介之于艺术形态形成的基础性作用。新媒体艺术批评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媒介“五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17.
媒介融合已成为学术热点,但学界对于什么是媒介融合、媒介融合的层次划分等基本问题依然缺乏足够讨论。通过梳理国内外学界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文献发现,虽然融合一词是这一概念的核心,但媒介融合概念的界定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介一词,并且至少可以从技术、经济、组织以及制度四个维度来分析和理解其内涵和层次;同时,媒介融合不仅是一个涉及技术、经济、组织以及制度等多个构面和层次的概念,而且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全新"技术-经济范式"的内核。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中介应包括国家主体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所有内容。其特征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从哲学层面分析,它具有客观性和主体性;二是从功能层面分析,它具有承载性和传输性;三是从历史发展的纵向和现实存在的横向分析,它具有历史性和发展性、丰富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9.
政治媒体化是当今媒体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它揭示了新闻媒体与政治治理不可分割的关联,政治越来越受媒体的控制,媒体也演变为政坛的"斗秀场".美国学者Timothy Cook把制造新闻与政治治理的不可分割性称为"政治媒体化".在政治逻辑下,媒体的所谓客观性、独立和自由、媒介权力的实质等,都是值得怀疑的;在媒体逻辑中,大众传媒似乎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第四种权力".渠道畅通的政治表达是社会民主的重要标志,"多种声音,一个世界"的政治秩序已经形成.大众传媒可以创造出健康的舆论空间,为更合理的政治决策提供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