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王金玲 《理论界》2013,(6):18-19
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的经济社会获得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抚今追昔,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核心的历史转变是开辟中国改革开放发展道路的关键之举。这次历史转变以粉碎"四人帮"集团为发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为核心,以党的十二大胜利召开为完成,是一次历时较长、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转变。这次转变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辟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3.
4.
我国三十年来改革开放的巨大成绩,是在成功实现从“国家革命的逻辑”向“社会发展的逻辑”的历史转折中取得的。我国改革从一开始就具有的必然性使得它能够很快地切入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中,从科技进步与制度创新两个方面为“发展生产力”与“解放生产力”提供了社会空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能否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上得到成功推进,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发展与深度推进的关键环节,必将成为新一轮解放思想与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又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特定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必然结果.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并分析二者统一的过程和基础,是我们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特点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也是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巨大成功实践所充分证明了的强国之路。本文对当代中国改革的历史特点作了如下透析: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是在总设计师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是紧紧地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的;是在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统一的条件下进行的;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地、稳妥地进行的;是正处在挑战和机遇同时存在的国际国内背景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个方面的内在理论逻辑:一是树立创新的马克思主义观,坚持把"老祖宗不能丢"与"说新话"结合起来,二是树立科学的国情观,把立足国情与放眼世界结合起来,三是树立具体的结合观,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四是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发展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马克思主义.正是这四重逻辑的内在统一,才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百年来党带领人民成功推进民族复兴伟业历史经验的演绎构成了其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者及其政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使命驱动构成了其理论逻辑;而使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先进本色并实现长远发展的行动牵引又构成了其实践逻辑。新时代,科学把握党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8,(2):24-29
马克思主义成为近现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并不是历史巧合,更不是政治强制,而是源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需要,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革命现实、西方资本主义理论的失败,呼唤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引。而马克思主义在革命立场、革命方式、革命依靠力量上契合了中国革命的理论需要;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性质、人性关怀、暴力革命理论和自我解放理论、主观能动性等,又给予了中国革命极大的鼓舞和支持,为中国革命带来了质的变化,指引中国革命不断取得新的胜利。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我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具有客观的、现实的内在相关性,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这是历史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与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哲学,是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从总体和主流上看,30年来的中国哲学,是以理论的方式表征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哲学,是正在建设的具有中国特色、气派和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1.
行政改革的难度缘于行政自身受各种政治考虑的影响。考察各种普通的行政现象可以发现,出于政治稳定、体制吸纳、内部激励和力量对比等等政治需要,行政改革经常举步维艰、迂回反复。各种复杂行政改革事项相互纠缠在一起,使每一项改革都止步不前、难有进展。改革特权可以成为一条破解行政改革难题的探索,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形成外部监督机制、优化政府规模和职能、精简政府机构和人员、改进行政和社会文化,从而真正实现行政改革,同时促进政治改革取得进展,并不断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2.
据《财经时报》报道,滕州市1988年被列为山东省辖的县级市,但实际上一直由地级市枣庄代管。枣庄市“代管”的结果是严重影响到滕州的经济发展,以财政收入为例,1979年前,滕州的财政收入等于山东邹城、兖州两县的财政收入总和。自从划入枣庄市后,现在的财政收入仅是邹城市的1/2。为此,滕州许多干部群众联名给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上书,要求脱离枣庄市,使滕州名副其实地由省直辖。滕州和枣庄之间的矛盾只是我国地级市行政管理体制所体现出来的弊病的一个缩影。政区地理研究是历史地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国现行行政区划制度中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可谓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本着“有用于世”的美好愿望,本期特邀葛剑雄、唐晓峰、侯甬坚、满志敏、郭声波、李晓杰六位学者,对中国行政区划的历史与改革问题展开讨论,输竭尽诚,期望对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有所裨画。本期刊出第一部分,主要偏重于历史回顾;稍后我们还有关于此议题的另一部分,着眼点在今后改革思路之思考,请学界同好继续关注。  相似文献   

13.
自主国家的发展逻辑——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一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社会管理、推动经济增长、政治建设以及对外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的自主性特征十分明显,其中蕴涵着托管社会、经济自拔、政治自律、外交自主等发展逻辑.这种国家类型以及发展逻辑为3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和持续进步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地域文化中,江南文化无疑是独树一帜的。由于经济地理等方面的原因,江南文化是以质有而趣灵的诗性存在方式、以自然为中心的诗性观念进入中国人的精神版图的,江南学人也以自然通达、博学清言的形象有别于北方学者。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江南地区长期处于政治化外,学术主体强烈的批判个性、学术题材的多元化发展,逐渐成为江南学术话语的重要特征。由于诗性智慧的非对象化的特点,江南学术文化思想的内核是不消言说、只能静观的,这集中体现在其后的自然天道、玄学、南禅、心学、诗学等江南思想资源中;由于诗性智慧的整体思维的特点,江南学术文化思想与日常人生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表现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完成人生的升华;由于江南学术文化自身组成结构的松散,有利于兼收并蓄其他文明成果,为此呈现出日渐繁盛的发展态势。江南学术文化有着内在的发展逻辑,其中自然诗性、善于怀疑发见、兼收并蓄的学术传统与精神是一以贯之的。它与注重人伦秩序、代表着黄河流域的诸夏文化一起,以南北文化并立交融的姿态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启蒙意味着历史意识的觉醒,而历史领域之发现正是人的自由所以可能的前提,自由与历史在启蒙视域中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启蒙思想家坚信历史有章可循,并以不同的理论方式为历史寻找规律,尽管立场迥异,但他们都持历史进步的信念.而历史进步论以及"历史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在20世纪遭到批判,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仍是我们重新理解、反思启蒙的重要思想坐标.  相似文献   

16.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和实践,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不仅继承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如在农村改革、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等方面,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有许多超越。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是一个复杂、多层次的概念 ,具有相当丰富的内涵。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 ,往往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 ,对全球化的认识 ,既需要现实层面的考察 ,更需要宏观视域的把握。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一把科学解读全球化的理论钥匙。  相似文献   

18.
张屹峰 《学术探索》2004,(11):101-105
苏联党和政府在改革过程中提出了“公开性”原则 ,成为苏联改革理论的重要内容。在“公开性”原则的指导下 ,苏联社会出现了空前的“公开化”运动。“公开性”原则及“公开化”运动 ,对苏联改革乃至苏联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论断,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最终必然导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化;其现实依据是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需求逐步凸显。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体现了主客体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一转化要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聚焦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从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